陳江華
【名詩回放】
少年行
唐·王 維
一身能擘兩雕弧,虜騎千重只似無。
偏坐金鞍調(diào)白羽,紛紛射殺五單于。
【作者名片】
王維(701年-761年),漢族,唐朝河?xùn)|蒲州(今山西省運城市)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詰,號摩詰居士,世稱“王右丞”,因篤信佛教,有“詩佛”之稱。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受禪宗影響很大,精通佛學(xué),精通詩、書、畫、音樂等,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蘇軾評價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難點注釋】
1.“少年行”是我國古代的一個詩詞題目,許多詩人如李白、王維、王昌齡、杜甫、杜牧等都曾寫過,著名的有王維的四首《少年行》?!吧倌晷小庇质且环N游戲及樂曲的名稱。
2.擘(bo):開弓。
3.雕?。河械耧棽世L的弓。
4.金鞍:鑲著金屬裝飾的馬鞍。
5.白羽:箭。以白色羽毛做箭羽,故云“白羽”。
6.五單于:原指漢宣帝時匈奴內(nèi)亂爭立的五個首領(lǐng)。漢宣帝時,匈奴內(nèi)亂,自相殘殺,諸王自立分為五單于。這里比喻騷擾邊境的少數(shù)民族諸王。
【同步翻譯】
少年英雄們武藝高強,一個人能同時拉開兩張硬弓,左右開弓??v然外族入侵的騎兵一層層地圍過來,他們卻只當(dāng)沒有這回事一樣。 他們側(cè)著身子坐在馬鞍上,調(diào)準(zhǔn)那白色羽毛的長箭,利箭射出,箭無虛發(fā),敵方的頭目紛紛落馬。
【精彩點擊】
詩中的少年們既有勇氣,又有技藝,雖然面臨強敵,卻毫不畏懼,而且瀟灑自如。
詩文的前兩句“一身能擘兩雕弧,虜騎千重只似無”,描畫出一幅氣沖斗牛、武藝高強的少年形象:力大無比,技高絕倫,可以兩手同時拉開兩張硬弓。敵陣前,少年英雄毫氣沖天,勇往直前,如入無人之境。第三句“偏坐金鞍調(diào)白羽”,描寫少年戰(zhàn)斗英姿,一個“偏”字,描摹出少年們武藝高強,舉重若輕的神態(tài)?!凹娂娚錃⑽鍐斡凇保栉鍐斡诩娂姳簧湎埋R鞍的畫面,再現(xiàn)了少年英雄所向無敵,殺得匈奴潰不成軍的輝煌戰(zhàn)果。
全詩借助四幅畫面,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威風(fēng)凜凜、馳騁沙場的少年英雄的形象,構(gòu)思巧妙,令人贊嘆不已。
【填空學(xué)詩】
弓背霞明劍照霜,秋風(fēng)走馬( )咸陽。
未收天下河湟地,不擬回頭( )故鄉(xiāng)。
——唐·令狐楚《少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