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吉偉德
云南省河口縣有一個名為“中國—東盟河口國際旅游文化景觀長廊”的項目,這個2011年2月完工的項目被當?shù)刈u為“邊境明珠”,總投資額為兩億七千萬元。但在三年之后的2014年5月23日,該項目卻開始動工拆遷,拆遷補償費用保守估計要三億元左右。一拆一建之間,五億七千萬元的GDP就此增長。不過數(shù)據(jù)再光鮮也不過是低效化的延續(xù),如果一個地方的發(fā)展只是建立在拆與建的折騰之上,一個地方的經濟指標只是依附于短命工程的反復上,無疑將會成為地方財力和民生之痛。
2013年財政總收入一億八千萬元的河口縣,將會為三億元的拆遷成本埋單,拿什么來支付便成了當務之急。可以預料的是,公共財政的成本和負擔,最后依然會由民眾來背負。問題是,公共決策的失誤、規(guī)劃的隨意改動所造成的損失究竟應當由誰來承擔?當初力主該項目的“當?shù)刂饕I導”是誰,他們是否會為此付出代價?
近年來,拆而又建,拆舊建新的戲碼在各地不同程度地上演,類似的案例信手拈來:重慶一投資千萬元新修的殯儀館沒用過就廢棄,成都市投資數(shù)十億元三年兩次打造“非遺公園”,北京一體育館剛裝修一新就要被拆除,河南省新野縣投資千萬元的公園為了給五星級酒店項目“讓路”,尚未建好就被毀掉……
然而,與越來越多的短命工程相比,“問責”卻只是一句沒有得到落實的口頭禪,除了“決策失誤”和“形勢變化”等不痛不癢的借口之外,導致決策失誤的始作俑者卻安然無恙,甚至由此獲得提拔。
相比于舌尖上的浪費,“短命工程”式的耗損在性質上同樣嚴重。如果大吃大喝等“不落腰包的腐敗”都要受到黨紀政紀的處罰,何以“短命工程”式的勞民傷財行為卻可以輕易地獲得放行,甚至成為“法外之地”?改革和建設當然有可能失誤,也正是因為如此,程序正義才顯得如此重要而珍貴。再強大的“官念”都應當重視和尊重民意,然后再進行科學地論證與評價,這樣才能防止因為“個人意志”而造成嚴重損失。現(xiàn)實中,一些項目明顯違反程序要求而成為“個人喜好”,由此造成了損失就應當給予黨紀政紀處罰,甚或法律的制裁。若非如此,“短命工程”的現(xiàn)象就始終難以遏制。
短命的“文化長廊”能否有一顆“救心丸”?一方面要有科學的評價體系,對“短命工程”行為要有所鑒別和區(qū)別對待;另一方面,要明確并實施剛性的問責機制,對于人為因素造成的損失,不能聽之任之。
【原載2014年6月20日《燕趙都市報·時評》】
插圖 / 短命工程 / 劉道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