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碧君
逼來的春天(節(jié)選)
□馮驥才
湖面上到處浮動著大大小小的冰塊。這些冬的殘骸被解脫出來的湖水戲弄著,今兒推到湖這邊兒,明日又推到湖那邊兒。早來的候鳥常常一群群落在浮冰上,像乘載游船,欣賞著日漸變薄的冬意。這些浮冰不會馬上消失,有時還會給一場春寒凍結(jié)在一起,霸道地凌駕于湖上,重溫昔日威嚴的夢。然而,春天的湖水既自信又有耐性,有信心才有耐性。它在這浮冰四周,揚起小小的浪頭,好似許許多多溫和而透明的小舌頭,去舔弄著這些漸軟漸松漸小的冰塊……最后,整個湖中只剩下一塊肥皂大小的冰片片了,湖水反而不急于吞沒它,而是把它托舉在浪波之上,搖搖晃晃,一起一伏,展示著嚴冬最終的悲哀、無助和無可奈何……終于,它消失了。冬,頓時也消失于天地之間。
(選自《靈魂的巢》)
靈犀一點
讀著上面的文字,我們仿佛置身于湖邊,看原本堅硬霸道的冰面,終于臣服于春天的力量,匆匆收拾它的老弱殘兵,敗走得無影無蹤。作者寫碎冰被湖水“戲弄”,突出了碎冰的弱小以及湖水的調(diào)皮;寫湖水用溫和而透明的小舌頭,舔弄那些越來越小的冰塊,突出了湖水的自信、耐心、調(diào)皮……這些,不都寫出了景物具有“人性”的一面嗎?它們和人一樣有感情,有性格。顯然,作者將這些物人格化,寫活了景物的“神韻”,這得益于作者采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
■
我們在寫作文時,該如何運用擬人修辭手法呢?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1.認真體悟,發(fā)現(xiàn)“物性”與“人性”的相似。
世間景物具有的只是本身的特點,即“物性”,我們應(yīng)充分觀察其“物性”;所謂“體悟”是將“物性”與人的精神品質(zhì)相比照的過程。比如上面的片段中,寫湖水托舉著最后的冰塊,“展示著嚴冬最終的悲哀、無助和無可奈何”。作者能寫出這樣的擬人句,正是因為作者經(jīng)歷了先觀察“物性”,后體悟到“物性”與“人性”的相似點的過程。春日氣溫越來越高,浮冰消融成小片浮在水面,可見春天逼近勢不可當,冬天漸行漸遠,這情景使人易于與某種不甘退出歷史舞臺之人的狼狽相聯(lián)系起來。因此,我們可以看出,擬人修辭的運用,是建立在作者找準了“物性”與“人性”的一致性的基礎(chǔ)之上的。
2.寄托情感,實現(xiàn)“物性”與“人性”的融合。
景物本沒有什么精神特質(zhì),所謂的神韻都是作者賦予的。在運用擬人修辭時,作者對筆下的景物進行具體生動的描繪,既寫出其外部形態(tài)特征,又要讓讀者通過事物的“物性”自然聯(lián)想到人類的某種可貴的精神或品質(zhì),這樣筆下的景物就形神兼?zhèn)淞?,景物便具有了人的特點。達到“物性”與“人性”的融合,作者的情感滲透以及善于啟發(fā)讀者聯(lián)想是關(guān)鍵。比如上面的片段中,“它在這浮冰四周,揚起小小的浪頭,好似許許多多溫和而透明的小舌頭,去舔弄著這些漸軟漸松漸小的冰塊”這樣的擬人句,寫出了春天湖水中的浮冰最終都要融化的情勢,作者是借這種情景來表現(xiàn)新生事物的不斷壯大,對春天生機勃勃的贊美;我們也會聯(lián)想到敢于開拓、堅持不懈要闖出一片新天地的那種人。因此,作者寫這種情形,是在對景物的描述中,寄寓了情感的。
值得注意的是,采用擬人修辭,景物的“物性”與“人性”一定要在讀者合理想象、聯(lián)想的基礎(chǔ)上,能夠發(fā)現(xiàn)其相似性;其次是采用擬人修辭要有作者情感的滲透,褒貶好惡的情感要與景物所體現(xiàn)的“人性”相吻合。
■
白楊的魅力
□智 敏
白楊,你這北方最常見最普通的樹。你,不像泰戈爾詩中的榕樹那樣茂盛,你不像街邊的柳樹那樣裊娜多姿。你就是你,你有獨特的魅力。
狂風起,沙塵揚。你筆直的干仿佛勇士緊握的長槍,隨時迎戰(zhàn)來犯之敵;片片枝葉相互撞擊,發(fā)出“嘩嘩嘩”的聲音,似在為一場鏖戰(zhàn)吶喊助威;你穩(wěn)如磐石,宛若戍邊的戰(zhàn)士,受命不遷,頂天立地。風揚起沙塵,叫囂著,你淡青色樹皮上的眼睛睜得大大的,放射出懾人的光芒。風從你的眼神中讀出了不屈的氣勢,節(jié)節(jié)敗退,其奈你何?再看那街邊的柳樹,枝條凌亂就像丟盔棄甲的烏合之眾,狂風已過,還在瑟瑟發(fā)抖。此時,我望著風中的你,心生敬意,我要說你真的很強悍。
烈日當空。熾烈的日光照在你的葉片上,每一片葉子都發(fā)出耀眼的墨綠,好似仙女施了魔水,為你注入了無窮無盡的活力,你沐浴著陽光,恰似烈日下站定軍姿的勇士,有著黑紅的臉膛,挺直的身板。再看那邊的柳樹,則是垂頭喪氣耷拉腦袋,它痛苦地忍受著烈日的炙烤。此時,我望著烈日炎炎中的你,我要說你真的很剛毅。
暴雨如注,你依然筆直地挺立著。你緊合著的葉片舒展開來,雨水的沖刷,使你煥發(fā)新顏,葉片透出幽幽的綠意,與新生的綠葉相映生輝;或嫩嫩的、柔柔的,或蓊綠的、蒼翠的。此時,雨中的你,享受著自然的洗禮,我說,我已經(jīng)被你的魅力折服。
我愛你,白楊樹。我愛你的偉岸堅強,我愛你烈日下飽受煎熬而不屈的靈魂,我愛你雨中煥發(fā)生機的蒼翠……
平凡而偉大的白楊樹啊,茅盾先生贊賞你不平凡,如今,我被你獨有的魅力折服。
亮點簡評
本文描繪了白楊在狂風中、烈日下、暴雨中的不同情態(tài),揭示其強悍、剛毅、充滿生機的特點,彰顯其魅力所在。全文多處采用擬人修辭,使白楊的形象生動可感。作者還將白楊與柳樹對比,凸顯白楊的可敬。在語言表述上,字里行間蘊涵著敬佩之情,塑造了白楊偉岸、勇敢、活力盎然的形象。
■
1.樹很矮,花卻開得極璀璨,白瑩瑩的一片,連樹葉都幾乎被遮光了。像一列可以采摘的六角形星子,閃爍著清淺的眼波。這樣小小的一棵樹,我想,她是拼卻了怎樣的氣力才綻放出這樣的一樹春花呢?四下里很靜,連春風都被甜得膩住了。
(選自張曉風《魔季》)
2.太陽三點多就落山了,好像它答應(yīng)了要去照耀另一個更黑暗的世界,而把人間過早地推入暮色之中。白晝中被陽光鞭撻的寒流,在太陽消失后,竟做起了浪漫的事情。它們中的一部分,潛入千家萬戶的窗縫,在人們熟睡時,用月光星光做筆,蘸著清芬的霜花,在明凈的玻璃窗上,點染出一幅幅圖畫。
(選自遲子建《寒夜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