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陳建有(1972—),男,福建漳浦人,工程師,主要從事森林資源培育與經營管理工作。
件的限制,不能更好地將氣溫控制在草菇菌絲發(fā)菌、菌菇生長等各階段最佳范圍,以及科技水平不夠,未能更好地防雜菌等。為此,在以后的生產中應注意增大投入,深入了解新洲區(qū)的自然、生態(tài)條件,增大經濟林中套種新技術研究及推廣應用的力度。在實驗基礎上,全區(qū)范圍內大面積推廣果園套種食用菌,進行立體經營,具有更廣闊的發(fā)展前景,也能取得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經總結,初步具有以下幾個特點:(1)可以解除掉因品種單一,價格下跌而影響經營者種植的積極性的矛盾,能夠為農業(yè)、農村經濟和林業(yè)發(fā)展增加活力。(2)以果樹經營體系與食用菌經營體系相結合,可以合理高效利用光能、水等自然資源,提高了其利用率,實現了低投高效的目的。(3)改單一經營為合理套種,使果樹產業(yè)與食用菌產業(yè)一體化,生產上實現互利互惠,共同發(fā)展,提高了經濟效益,改善了環(huán)境的質量,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帶動林業(yè)產業(yè)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何鋼,趙思東.獼猴桃園山地青深理與覆蓋效益的研究[J].湖南林業(yè)科技,1996,23(4).
[2] 李文武,孫慶雷,宋力唯,等.果園覆蓋綜合效益研究[J].果林科學,1991,8(3):163~165.
[3] 中國林學會經濟林分會.中國經濟林現狀與對策[J].中國林業(yè)出版社,1996.
[4] 董智勇.中國生態(tài)林業(yè)理論與實施[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
[5] 張潔.獼猴桃栽培與利用[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4.
[6] 李志超.草菇栽培新法[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1999.的小樣方5個,小樣方在樣地內梅花形排列布設。在每個小樣方中分別調查灌木和草藤本的種類、數量、高度和蓋度等。林下植被生物多樣性計算方法:
物種Simpson指數D=N(N-1)/∑Ni(Ni-1),
Shannon-Wiener指數H=-∑Ni/Nlog2Ni/N,物種均勻度J:J=N(N/S-1)/∑Ni(Ni-1)。
式中Ni表示某個種的個體數目,N表示所有種個體樹木總和。樣地土壤采樣和測定:在每個樣地對角線的位置挖土壤剖面,分0~20cm和20~40cm層采集土樣用于土壤化學性質測定分析[7],用容重圈采集0~20cm和20~40cm的原狀土用于土壤物理性質測定分析[8]。
3結果與分析
3.1不同造林密度對大花序桉生長量的影響
人工林經營過程中,造林密度是影響人工林生長的一個重要因素[9]。從表1可知,隨著造林密度的增大,大花序桉的平均樹高、胸徑、冠幅、單株材積、單位面積蓄積量均下降,造林密度為1110株/hm2的林分,其平均樹高與密度為1335株/hm2、1665株/hm2和1995株/hm2的林分相比分別提高了70%、173%和271%;平均胸徑分別提高了76%、242%和378%;單株材積分別提高了243%、799%和1399%;單位蓄積量分別提高了33%、200%和335%。經方差分析,不同密度的大花序桉平均樹高、胸徑、單株材積和單位蓄積量存在顯著差異??梢?在造林初期,造林密度就對大花序桉的生長量和蓄積量產生較大影響,而且表現出造林密度增大而生長量和蓄積量減少的趨勢。
表1不同造林密度大花序桉生長情況比較
造林密度
/(株/hm2)樹高
/m胸徑
/cm冠幅
/m2單株材積
/(m3/株)蓄積量
/(m3/hm2)111012.211.34.5×4.70.061968.709133511.410.54.2×4.20.049866.483166510.49.13.8×3.90.034457.27619959.68.23.6×3.60.025851.471
注:FH=5.12,FD=3.97,FV=3.81,FX=6.02,F0.05(3,11)=3.59,F0.01(3,11)=6.22
3.2不同造林密度對大花序桉林分植物多樣性的影響
許多研究都表明,造林密度對人工林群落植物多樣性產生一定的影響[9]。從不同造林密度的大花序桉林分中植物種類、分布和多樣性指數測定分析來看(表2),低密度的大花序桉人工林中林下植物種類較多,分布也更為均勻,多樣性指數較高。以造林密度為1111株/hm2和1665株/hm2兩種大花序桉林分進行比較為例,造林密度為1111株/hm2大花序桉林分中,其林下植被有16種,密度為1665株/hm2大花序桉林分其林下植被只有11種,1111株/hm2大花序桉林分其林下植被均勻度較1665株/hm2林分提高了62%,simpson指數提高11.1%,shannon-wiener指數提高29.8%。說明適當降低密度可以促進大花序桉人工林中植被生長發(fā)育。其中的一個原因是由于林分中林木株數少,林內光照比較充裕,有利于林下陽性植物的繁育,促進其繁衍生息。
表2不同造林密度大花序桉人工林下植被多樣性
造林密度
/(株/hm2)林下植被層次豐富度均勻度
/%多樣性指數1111灌木982.10.7521.054草本775.60.5860.8341335灌木781.50.7030.984草本573.60.5470.7741665灌木673.20.6530.801草本572.00.5510.6531995灌木672.60.6370.767草本572.00.5370.534
3.3不同造林密度大花序桉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質分析
3.3.1不同造林密度大花序桉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質
土壤物理性質是對土壤結構的表現,主要體現土壤保水性和通透能力,其中土壤容重和孔隙度表征了土壤疏松程度,土壤含水量表示了土壤持水能力。從不同密度大花序桉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質測定數據來看(表3),隨著造林密度的增大,大花序桉人工林土壤容重增加,而孔隙度降低,如造林密度為1111株/hm2的林分0~20cm土壤層容重與造林密度分別為1335株/hm2、1665株/hm2和1995株/hm2的林分同一土層容重相比,分別降低了2.5%、8.1%和18.8%,而毛管孔隙度分別提高了5.7%、10.8%和12.9%,非毛管孔隙度分別提高了1.6%、7.3%和11.6%。說明在大花序桉人工造林中,造林密度加大對于土壤疏松透氣不利。從表3還可知,密度增大,引起土壤持水量降低,這可能是因為較大密度林分的土壤容重大、孔隙少,土壤粘性強、板結,因此持水能力就較低;而低密度林分土壤通透性好,更能吸儲水分,土壤持水性就更好一些。
3.3.2不同造林密度大花序桉人工林土壤化學性質
土壤化學性質是直接對土壤的肥力狀況的表征。從不同造林密度大花序桉人工林土壤化學性質測定結果看出(表4),隨造林密度增大,土壤有機質、速效鉀、水解性氮、全鉀、全氮和全磷等指標均表現出下降的趨勢,表明大花序桉人工造林隨密度加大,土壤肥力消耗增強,這是因為林木為生長需要從土壤中汲取養(yǎng)分,單位面積林木數量增多,單位面積的土壤被林木吸收的營養(yǎng)物質也就越多,土壤肥力消耗也就越大。
4結論與討論
通過不同造林密度大花序桉人工林生長量、林分內植物多樣性和土壤物理化學性質的測定分析,初步表明隨著造林密度的增大,大花序桉人工林平均樹高、胸徑、單株材積和單位蓄積量等生長量指標呈現下降的規(guī)律,林分內植物種類、均勻度和多樣性指數減少,土壤容重增加、持水能力減弱、通透性變差,土壤有機質、速效鉀等營養(yǎng)物質含量降低。造林密度對大花序桉人工林生長以及生態(tài)環(huán)境產生影響。
endprint
2014年5月綠色科技第5期表3不同造林密度大花序桉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質
造林密度/(株/hm2)層次/cm土壤容重/(g/cm3)毛管孔隙/%非毛管孔隙/%最大持水量/(g?kg)最小持水量/(g/kg)毛管持水量/(g/kg)11110~20 0.95742.5129.34503.26298.86351.0720~40 1.21138.1725.60485.35260.04339.0413350~200.98140.2228.89487.33290.14344.1620~401.26836.9123.66465.18246.33315.2216650~20 1.03538.3627.34475.07284.08334.3720~40 1.32434.1821.77444.20243.24298.4119950~201.12737.6626.30451.54278.43321.7620~401.40632.8718.62440.71238.87284.43
表4不同造林密度大花序桉人工林土壤化學性質
造林密度/(株/hm2)層次/cm速效鉀/(mg/kg)水解性氮/(mg/kg)全鉀/(g/kg)全氮/(g/kg)有機質/(g/kg)全磷/(g/kg)11110~20 35.37290.38412.1182.55028.5530.58220~40 32.23180.77310.9351.34122.8710.46213350~2033.52090.37111.4252.21327.9030.55420~4031.30580.13410.9071.21022.8840.45016650~20 33.33188.77611.4012.06327.2340.55020~40 30.15073.26110.3871.11620.3610.42019950~2031.46088.23111.2581.96827.0010.53120~4028.88771.09410.0241.00820.3070.407
近20年來,由于桉樹這個樹種生長快,一般6~8年就可采伐利用,經濟收益明顯,因此在桉樹適生區(qū)造林面積不斷擴大,但由于實際生產上主要應用少數幾個桉樹樹種如巨尾桉、尾巨桉進行造林,存在造林品種單一的問題,導致病蟲害發(fā)生。大花序桉木材硬度高、結構均勻、鋸板性能優(yōu)良,是一種重要的實木利用桉樹樹種[1],而且該樹種對土壤水肥條件的要求相對于其他桉樹樹種會更低一些,所以在桉樹經營區(qū)適度推廣大花序桉造林很有必要。從不同造林密度大花序桉人工林生長狀況、林內植物種類和分布情況和土壤肥力測定結果來看,該桉樹樹種造林以低密度較為適宜,在本試驗中,初步認為造林密度以1111株/hm2為宜。由于本試驗林年齡較小,隨著試驗林年齡增長,林分內林木間競爭加劇,不同密度林分之間生長量、林內植物分布格局以及土壤理化性質會有怎樣的變化尚有待于進一步的觀測研究。
參考文獻:
[1] 李昌榮,陳奎,周小金.大花序桉研究現狀與發(fā)展趨勢[J].桉樹科技,2012,29(2):40~46.
[2] 劉濤,龍永寧,張維耀,等.幾種桉樹在冷寒地區(qū)的旱期適應性研究[J].桉樹科技,2005,22(2):23~31.
[3] 翟新翠,項東云,陳健波,等.大花序桉種源/家系遺傳變異與早期選擇研究[J].廣西林業(yè)科學,2007,36(1):26~30.
[4] 唐再生.大花序桉芽器官離體組培快繁技術研究初報[J].廣西林業(yè)科學,2006,35(增1):22~33.
[5] 楊中寧,項東云,陳健波,等.大花序桉種源木材纖維特性變異研究[J].廣西林業(yè)科學,2011,40(1):8 ~11.
[6] 張岳,姚春麗,吳寧.大花序桉KP法制漿[J].中華紙業(yè),2006,27(6):76~79.
[7] 張萬儒.森林土壤定位研究方法[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1986.
[8] 國家標準局.森林土壤標準分析方法[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87.
[9] 孫時軒.造林學[M].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