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耀云
(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馬畈鄉(xiāng)衛(wèi)生院,湖北黃岡435318)
溶血標本對肝功能檢驗準確性的影響
高耀云
(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馬畈鄉(xiāng)衛(wèi)生院,湖北黃岡435318)
目的:研究溶血標本影響肝功能準確性的相關情況。方法:分析來我院化驗58例健康者資料。在同一早晨抽取空腹靜脈血4毫升,分別注入兩支2毫升干燥試管。記為A試管以及B試管。A試管標本離心后直接測定,B試管經(jīng)相同離心方法操作分離溶血血清之后進行測定。比較兩試管測定的肝功能指標。結果:B試管溶血后ALT、AST、TP、ALB分別增高至(29.28±17.6) U/L,(30.22±18.4) U/L,(80.53±18.4) g/L,(51.38±15.7) g/L;血漿里γ -GT、T-Bil、D-Bil、AIP降低至(18.96±9.3) U/L,(8.87±5.6)umol/L,(3.41±1.9)umol/L,(83.62±25.4)U/L。與A試管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對肝功能進行檢驗的過程中,醫(yī)務人員在采集標本直到檢驗標本這段時間里,應嚴格按照程序操作其中所含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及步驟,以更加準確出具具有準確性以及真實性的結果。
溶血標本;肝功能檢驗;準確性
“肝功能檢驗”是通過生化試驗加以測定肝臟功能相關的代謝指標[1]。溶血因紅細胞在破裂時溢出了血紅蛋白,而紅細胞里外物質含量有很大的差異,紅細胞若發(fā)生破裂,細胞內(nèi)成分擴散至血清,對部分的生化結果產(chǎn)生一定影響。我院對溶血
這一因素影響肝功能檢驗的準確性研究,同時取得一些比較好的經(jīng)驗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擇2013年3月~2014年3月來我院體檢化驗,并且結果顯示為各項指標均健康的正常人計58例,其中男35例,女23例,年齡22~55歲,平均(28.5±3.4)歲。已排除對結果有影響的疾病患者。
1.2 儀器和試劑。使用邁瑞“BC- 33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儀器正常,對ALT和AST使用“酶學速率法”進行測定;T-BiL和D-BiL使用“釩酸鹽氧化法”進行測定。
1.3 標本采集。同一時間段向體檢者抽取4mL空腹靜脈血,各注入兩支相同的干燥試管各2mL。分別給其標記為A試管和B試管。對A試管標本進行5min離心后加以測定,對B試管標本使其在-40℃[2]溫度條件下(由于在體外時,低滲溶液和機械性強力振蕩以及突然低溫冷凍和過酸過堿都會導致溶血)放進冰箱30min后,加以凍結處理。最后再通過A試管法將已溶血的血清進行分離,測定出結果。
1.4 觀察的內(nèi)容。AST(谷草轉氨酶),ALT(谷丙轉氨酶)、ALB(白蛋白)、TP(總蛋白)、ALP(堿性磷酸酶)、γ -GT(γ -谷氨酰轉肽酶)、T-Bil(膽紅素)、D-Bil(總直接膽紅素)。
1.5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管血液測定結果比較。B試管產(chǎn)生溶血后血漿里的ALT、AST、TP、ALB分別增高至(29.28±17.6)U/L,(30.22±18.4) U/L,(80.53±18.4) g/L,(51.38±15.7)g/L;血漿里γ -GT、T-Bil、D-Bil、ALP分別降低至(18.96±9.3)U/L,(8.87±5.6)umol/L,(3.41±1.9)umol/L,(83.62±25.4) U/L。相比于A試管數(shù)據(jù),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發(fā)生溶血后肝功能生化指標變化比較。產(chǎn)生溶血后血漿里的谷草轉氨酶、谷丙轉氨酶、總蛋白、白蛋白濃度相應增高,血漿中γ -谷氨酰轉肽酶、堿性磷酸酶、膽紅素、總直接膽紅素濃度相應下降,相比于A試管,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結合醫(yī)院實際工作進行研究,造成溶血發(fā)生的原因可能和壓脈帶壓迫過大;采集標本的時候發(fā)生困難,因操作失誤造成針尖在血管里來回穿刺形成血腫;采血時因注射器和針頭連接不暢,使空氣混入進去;血液標本的保存行為不當;保存試管或者塑料制品出現(xiàn)質量問題。臨床上一般發(fā)生溶血嚴重的情況要重新取樣。溶血較輕時也應該對結果進行校正。溶血干擾臨床檢驗,主要包括血細胞的高濃度、血漿分析物的濃度增高。本研究血液標準之測定結果主要為:B試管溶血之后,血漿里ALT,AST等值發(fā)生增高。ALP、D-Bil等值發(fā)生降低。B試管和A試管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通過研究可知,可以通過提升有關工作人員的責任感,改進措施,要求其嫻熟掌握相關業(yè)務技能,嚴格執(zhí)行操作規(guī)程,多采用例如真空采血技術,這樣,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產(chǎn)生標本溶血。
表1 兩管血液標本肝功能生化指標測定結果的比較
注:B試管與A試管比較,*P<0.05
表2 發(fā)生溶血后肝功能生化指標變化比較
綜上所述,發(fā)生溶血的標本影響血清酶類活性的測定,最終影響肝功能檢驗。鑒于此,在檢驗過程中,醫(yī)學工作人員從采集標本到檢驗標本這段時間內(nèi),應嚴格執(zhí)行各項環(huán)節(jié)步驟,從而確保結果和報告務必準確、真實。
[1]孔艷玲.溶血對肝功能檢驗結果影響的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5(8):95-100.
[2] 穆昀.溶血標本對肝功能檢驗準確性的影響[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2 ,23( 6):821-822.
2014-06-17
R446.11
B
1002-2376(2014)11-00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