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建平
五一前夕,一連幾天的高溫,把黑土地蒸得直冒汗。一天,歡勝鄉(xiāng)永利村的村民們正熱火朝天地搶春種,突然,一陣吵鬧聲響了起來。
“姓李的,憑啥在我家地里修水渠?”
“誰說是你家的?這明明是我家的!”
“嘴犟!看我給你扒了!”
“你扒一下試試!”
……
眼瞅著老郭家跟老李家要動手,在場的村民趕緊把他們拉開。這時,有人喊:“快,給劉警長打電話!”
劉學杰聞訊,一邊往大田這邊趕,一邊給鎮(zhèn)司法所打電話,讓他們趕緊派人來。這塊地的權(quán)屬,他們更能說明白。
當他趕到現(xiàn)場時,只見老李頭拿著一根兩米長的桿子,一邊往桿頭上綁釤刀,一邊大聲嚷嚷:“他要是敢扒水渠,我就捅了他?!倍贿h處的老郭頭的身旁則放著一把“刺五叉”。
經(jīng)過司法所的人丈量,老李家的水渠確實修在了老郭家的地里。于是,水渠當場就被扒了。至此,事情應該算是了結(jié)了,可沒過幾天,老李家又把水渠修到了老郭家的地里,兩家又鬧了起來。
“郭大哥,聽我一句勸,就這70米的水渠,幾捆稻子的事。我出400塊錢補償咱家的損失,行不行?春耕這么忙,咱這事就忍忍算了……”劉學杰又來做工作。這次,他搭上400元。
自從到村里“入職”并掛起“學杰警務(wù)室”的牌子,一年來為化解矛盾,他經(jīng)常搭錢搭物。
“村里的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針頭線腦的事情,都能打得不可開交。嗨,我還真來對了?!焙陀浾哒f起入村擔任“第一書記”后的感受,劉學杰坦言,挺操心。
去年3月,55歲的劉學杰剛剛“退居二線”時,也曾彷徨、猶豫過:在家養(yǎng)老?不甘;去企業(yè)打工?不妥。此時,正趕上縣委往各村選派“第一書記”,幫助村民解決民生、生產(chǎn)問題,化解社會矛盾。三十多年前當過下鄉(xiāng)知青的劉學杰心動了。經(jīng)過積極爭取,他來到歡勝鄉(xiāng)永利村。
永利村有八個自然屯,劉學杰一個屯一個屯、挨家挨戶地走,分發(fā)了三百多張名片。于是,全村人知道村里來了個“大蓋帽”,還是科級干部,“能辦事”。
“去年米廠收了我們的稻子,可錢沒收回來。劉警長,能不能幫我們要一要?其他幾個村的老百姓都去上訪了……”村民楊生給劉學杰遞來一塊“難啃的骨頭”。
“行!”劉學杰深入了解情況后,及時協(xié)調(diào)相關(guān)部門幫忙追債,被拖欠的糧款陸陸續(xù)續(xù)地追了回來。
去年8月,暴雨連連,呼蘭河水猛漲,洶涌的洪峰一次次逼近緊鄰永利村水田區(qū)的河堤。站在防洪堤上,看著不斷上漲的河水,劉學杰有些心焦:“這要是決了口,村民們一年的收成可就泡湯了!”
在抗洪一線,劉學杰和村民一起扛編織袋、搬運沙石,吃住在大壩上。汛情最危急的時候,他在一間不足三平方米的窩棚里住了七個晚上。
……
就這樣,通過一件件小事,永利村的村民們漸漸地熟悉了劉學杰。大家跟他也不見外——誰家老人生病了,劉學杰車接車送,安排就醫(yī);誰家孩子入學了,劉學杰跑前跑后,幫辦各種手續(xù)。
看著劉學杰的辛勞,很多村民心疼他。村民趙陽感慨:“這人太實在,大年初七就來村里住了……你看,辦公室里還有兩箱方便面……五十好幾的人了,身體還有病,在家待著多好,工資照發(fā)。來村里遭這罪,不是犯傻嗎?”
“我就是想多穿幾年警服。為啥?當警察30年,我抓了不少罪犯,有些人在牢里還惦記我的腦袋,放出風來說‘要收拾我。這身警服能保護我?。 ?/p>
幾句玩笑,劉學杰說得村民們心里熱乎乎的,更給他在大伙兒心中的形象增添了幾分英雄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