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慕端
隨著目前醫(yī)療環(huán)境變化, 幾乎每位住院的患兒都要進行采血化驗, 且化驗的項目較前明顯增多, 采血量在5~10 ml的患兒較多, 而行四肢靜脈采血量往往不足, 尤其是小嬰兒及長期輸液的患兒。因此, 采用股靜脈穿刺采血在兒科非常普遍, 但大多數(shù)患兒在采血過程中因哭鬧、煩躁不安多無法配合[1-3]。如果整個過程中固定不妥, 不但使操作耗時, 且難一次穿刺成功, 同時易造成患兒組織損傷, 致使出現(xiàn)皮下出血、血腫或瘀斑。近年來, 經(jīng)過大量的臨床實踐, 在行股靜脈垂直穿刺采血時使用Y型固定法及夾煙式拔針法, 結果一次采足血量的幾率高, 并發(fā)癥少, 安全可靠, 效果滿意。
1. 1 一般資料 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270例行股靜脈垂直穿刺采血的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135例。對照組:男72例, 女63例, 年齡1~36個月,平均年齡(15.6±8.1)個月;觀察組:男69例, 女66例, 年齡1~35個月, 平均年齡(15.4±8.3)個月。兩組患兒在性別及年齡方面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采血方法
1. 2. 1 對照組 采用傳統(tǒng)固定法及拔針法行股靜脈垂直穿刺, 操作者面向患兒頭部, 站于患兒右側, 協(xié)助患兒取仰臥位于操作臺上, 助手站于患兒頭端, 用大毛巾或中單將患兒軀干及上肢用木乃伊式法包裹好, 雙上臂固定好軀干及上肢,左前臂固定患兒左腿, 并使雙大腿稍外展外旋, 小腿彎曲90°呈蛙狀, 穿刺側臀下墊一小枕, 充分暴露腹股溝區(qū)。用尿布遮蓋會陰部, 防止穿刺過程中排尿污染穿刺區(qū)。常規(guī)消毒腹股溝區(qū), 范圍為10 cm×10 cm, 然后用同樣方法消毒操作者左手食指(包括指甲溝), 操作者左手食指在腹股溝韌帶中部觸及股動脈搏動最明顯處, 右手持注射器與皮膚呈90°角在股動脈內側0.3 cm垂直刺入1~3 cm, 然后逐漸提針, 邊退邊回抽, 見抽出暗紅色血液, 提示已進入股靜脈, 立即停止提針, 固定, 抽取所需血量后拔針, 穿刺點用無菌棉球壓迫3~5 min。
1. 2. 2 觀察組 采用與對照組同樣體位及消毒方法、范圍,先翹起已消毒的左手食指, 將中指、無名指、小指三指并攏,與大拇指分開呈Y型固定穿刺側大腿, 用已消毒的左手食指在腹股溝韌帶中部觸及股動脈搏動最明顯處, 右手持注射器,同樣采用垂直方法刺入, 當抽足血量后松開左手中指合并食指用夾煙式方法夾住注射器針栓處拔出針頭, 右手松開后迅速用消毒棉球按壓穿刺點3~5 min, 直至不出血。
1. 3 觀察指標 記錄并比較兩組患兒采血一次成功率與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的差異。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采血一次成功率與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采血一次成功率與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n (%)]
在行股靜脈穿刺時, 如果沒有妥善的固定方法, 特別是當技術不夠嫻熟時, 容易因固定不善而難準確觸及股動脈搏動點導致穿刺失敗或損傷局部軟組織。同時, 采用傳統(tǒng)的拔針法, 在松開左手取棉球時因穿刺側大腿暫時失去固定易使右手脫針, 而造成對穿刺部位的再次損傷, 增加患兒的痛苦,易引起家長不滿甚至導致糾紛。而采用Y型固定法, 可以更好的固定患兒, 能準確觸及股動脈搏動點, 提高采血成功率。且采血后采用夾煙式拔針法, 在固定針頭的同時, 加強了對患兒肢體的固定, 能更好地避免二次損傷, 減少患兒痛苦,增加家長的滿意度。
本文對270例行股靜脈垂直穿刺采血的患兒進行相關研究, 效果滿意。研究結果表明, 觀察組采血一次成功率與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因此, Y型固定法及夾煙式拔針法在嬰幼兒股靜脈垂直穿刺采血中安全可靠,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但由于本研究病例較少, 相關評價指標也未全面提及, 未與其他固定法及拔針法進行全面而系統(tǒng)的比較, 今后有待進一步研究。
[1] 陳麗紅. 新生兒兩種靜脈采血法的效果評價. 臨床醫(yī)學工程,2013, 20(12): 1579-1580.
[2] 劉金霞. 小兒股靜脈穿刺定位方法的改進.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 10(24): 100-101.
[3] 朱志霞, 曾曉蘭. 兩種小兒股靜脈采血方法的對比研究. 檢驗醫(yī)學與臨床, 2012, 9(18): 2364-2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