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蕓蕓
(華中師范大學 文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9)
作為新時期最重要的詩歌潮流,朦朧詩在今日已經(jīng)確立了在文學史上的地位。然而在其產(chǎn)生之初,卻經(jīng)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論爭。這場論爭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劉1979年在《星星》第10期上發(fā)表的《新的課題——從顧城同志的幾首詩談起》,他對“某些詩作中的思想感情以及表達那種思想感情的方式,也不勝駭異”,認為“要真想避免他們走上危險的小路,關(guān)鍵還是在于引導”, 以此來矯正詩歌中扭曲的部分。無獨有偶,在此后的論爭中,艾青、顧工等人也相繼對朦朧詩發(fā)難。這批在五六十年代被打為右派,經(jīng)歷了時代磨難的“歸來者”,他們和朦朧詩人一樣,歷經(jīng)了十年浩劫。但是到了新時期,兩代人在詩歌的創(chuàng)作道路上卻分道揚鑣,“歸來者的歌”與“朦朧詩”無論在詩情還是詩形上都表現(xiàn)出不同的選擇。
在這場論爭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艾青與朦朧詩人的分歧。作為中國現(xiàn)代詩歌藝術(shù)的積極探索者,20世紀象征主義詩歌的前驅(qū),艾青的政治敏感性并不是很強,甚至他內(nèi)心一向鄙視政治敏感的作家。那么這位具有良好的藝術(shù)修養(yǎng)的大家,面對具有探索精神的朦朧詩,為什么會發(fā)出質(zhì)疑之聲?兩代詩人在詩歌趣味方面的不同選擇有何深層動因。本文從艾青與朦朧詩人的論爭觀點出發(fā),試圖梳理雙方的分歧,發(fā)掘可能存在于論爭背后的其它原因。
1980年,艾青在《答<詩刊>問十九題》中首次提出對青年詩人的期望和要求:“希望寫好詩——讓人看得懂”,但并未結(jié)合具體作品進行論述,因而沒有真正引起朦朧詩人的注意。同年8月他在《詩刊》上發(fā)表了談論詩觀的文章《與青年詩人談詩》,并以北島的《生活》為例,對朦朧詩進行質(zhì)疑。后來在《答<詩探索>編者問》中,艾青又進一步質(zhì)問了青年詩人所寫的看不懂的詩歌。 在《從“朦朧詩”談起》中又反對將朦朧詩說成是詩歌發(fā)展的方向,批評朦朧詩人將“我”作為創(chuàng)作的核心,堅持認為詩歌應該讓人看的懂。
面對艾青的質(zhì)疑,先是“貴州詩人群”公開向艾青提出了挑戰(zhàn)。他們提出要拆掉艾青詩歌的“紀念堂”,以艾青詩歌的競爭者和必勝者的姿態(tài),要求艾青將“占據(jù)的地盤空出來”。針對《從“朦朧詩”談起》,李黎針鋒相對,他在《“朦朧詩”與“一代人”——兼與艾青同志商榷》一文中對艾青的質(zhì)疑進行反駁,提出研究朦朧詩應該“分析它的時代特征,思想淵源和美學基礎(chǔ)入手”。 指出任何詩歌創(chuàng)作都是主觀與客觀的結(jié)合,詩人的主觀性因素又是起到主要和決定性的作用,而之所以讀不懂,是因為傳統(tǒng)的美學傳統(tǒng)占統(tǒng)治,讀者形成了牢固的“定位期待”。
在這場論爭中,艾青的觀點總結(jié)起來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朦朧詩的發(fā)生問題:艾青指出我們不反對向外國學習,我們反對的是抄襲外國,不要引進那些外國已經(jīng)拋棄的“破爛”。其二、關(guān)于“自我”:艾青認為朦朧詩理論的核心,就是以“我”作為創(chuàng)作的中心,每個人手拿一面鏡子只照自己,每個人陶醉于自我欣賞,這種理論,排除了表現(xiàn)“自我”以外的東西,把“我”擴大到遮掩整個世界。其三、朦朧詩的“懂”與“不懂”:艾青認為詩歌首先得讓人看懂,要把難懂的詩與朦朧詩區(qū)分開。難懂的詩可以是好詩,但現(xiàn)在的朦朧詩卻連高級知識分子都看不懂。
關(guān)于朦朧詩的發(fā)生,艾青批評其學習了西方“被丟棄的破爛”,這當然指的是學習了西方的現(xiàn)代主義流派中的一些思想和藝術(shù)形式。對于西方而言,現(xiàn)代派的產(chǎn)生,和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有直接關(guān)系,一系列威脅著殘害著人和心靈的歷史事件使人喪失了傳統(tǒng)的信任和精神支柱,許多人找不到生存和社會的出路,然后就產(chǎn)生了“迷惘的一代”、“垮掉的一代”,荒誕、懷疑、非理性等成為其精神內(nèi)核,在文學形式上也表現(xiàn)出朦朧、錯雜、晦澀等多種形態(tài)。
朦朧詩的發(fā)生,的確是受到了外國文學的影響,文革時期的“黃皮書”、“灰皮書”對詩人起到了啟蒙的作用,但是在根本上朦朧詩卻是孕育于我國的社會現(xiàn)實之中的。自上世界二三十年代以來,戰(zhàn)爭文藝傳統(tǒng)長期盤踞文壇,造成文壇的僵化,到十七年時期達到頂峰。十年動亂又給人心造成的傷痕,使得他們更多的感到個體的孤獨和命運的無常,對于人生和命運展開思考,造成了精神上的惶惑和對未來的徘徊,這些都是朦朧詩產(chǎn)生的土壤,它是“孕育于我國的社會生活之中,出自我國詩人之手,用的是漢語的思維方式與表達方式,它們不屬于我們的民族,又屬于誰呢?”。 總而言之,朦朧詩的誕生有著堅實的土壤,它從根本上是植根于我們的社會現(xiàn)實的。
在對自我的看法上,艾青與朦朧詩人也存在分歧。艾青否定朦朧詩排除了“自我”以外的東西,批評他們把“我”擴大到了遮掩整個世界。并且通過裴多菲和徐志摩二人的詩做了說明。 裴多菲的“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詩句表達了個人為爭取國家獨立和自由的愿望和看法,作為資產(chǎn)階級革命民主主義主義者,裴多菲所書寫的“我”是大我,是社會中的我,是革命中的我。徐志摩的詩歌“別擰我,疼!”很明顯抒發(fā)的是個人的情感,表現(xiàn)的是私我,是個性化的我。艾青通過二人對比,意在肯定裴多菲的大我,而否定徐志摩的私我。對于艾青而言,他所說的個人更強調(diào)政治個人的政治概念,他反對朦朧詩人過分陷入個人感情的抒發(fā)。
陳思和曾說過,中國的現(xiàn)當代文學里有兩大傳統(tǒng),即五四以來的知識分子傳統(tǒng)和三四十年代形成的戰(zhàn)爭文藝傳統(tǒng)。尤其是后者,由30年代的左翼文學到40年代以延安為中心的解放區(qū)文學,戰(zhàn)爭文藝傳統(tǒng)在確立過程中,就是一個規(guī)范逐漸產(chǎn)生、作家逐漸向規(guī)范認同、看齊并在此過程中拋棄了自身的過程。作家紛紛喪失自我,他們排斥個人情感,拒絕個人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并且十分真摯且熱情的為個人之外的目標歌唱。這種狀況始于上世紀20年代,且愈演愈烈,造就了一個要求整體性,追求同聲部大合唱的時代。 這樣的同聲部合唱里,一旦出現(xiàn)“即使我僅僅剩下一根骨頭,我也要哽住一個可憎時代的咽喉” 以及“崩塌停止了,江邊高壘著巨人的頭顱。戴孝的帆船,緩緩走過,展開了暗黃的尸體……” 這樣的不和諧之音時,就難以被人接受。
對于朦朧詩人而言,他們從小接受革命理想和革命傳統(tǒng)的教育,因此他們相信前途的美好,并且在文革初期他們響應號召,懷著一腔熱情參加運動,并做了不少幼稚、愚蠢的事情。然而他們終于認識到,自己是被利用了之后,當然是痛苦的,他們開始苦悶猶豫,在沉淪與進取的道路中間徘徊,幻想的破滅、對青春的焦慮以及對未來的迷茫,使得他們開始思考個人、生命、生活、命運等主題,他們敢于發(fā)出自己的聲音,重新成為了活生生的人。長時期個人的失落,在朦朧詩人這里個人得到了重新的發(fā)現(xiàn)。
關(guān)于詩歌懂與不懂的問題,艾青作為一代新詩的探索者,一直堅持自己的藝術(shù)理想。對于朦朧詩,他也并非完全排斥。他說“百花齊放”是一條英明的政策,“凡是花都有放的權(quán)利。花的生命就是放”,人的愛好是多樣的復雜的固執(zhí)的但是也是善變的在不妨礙別人的時候,個人選擇自己所喜愛的。他在《從“朦朧詩”談起》中甚至稱贊了舒婷的詩,認為除了個別句子之外,全詩都是明白易懂的。這樣的朦朧詩,人們還是可以接受的。他甚至指出“現(xiàn)在寫朦朧詩的人和提倡寫朦朧詩的人,提出的理由是為了突破,為了探索;要求把詩寫得深刻一點,寫得含蓄一些,寫的有意境,寫的有形象;反對把詩寫得一望無遺,反對把詩寫得一目了然,反對把詩寫得滿篇大白話。這些主張都是正確的”。 客觀來講,艾青的這些觀點可以看出一個詩人對藝術(shù)理想的堅持。
但是對于朦朧詩而言,它的“不懂”是對單一的口號式的詩歌的反叛,是對十七年以來直白的口號式文學的對抗。文革時期從事創(chuàng)作的這批詩人,大多數(shù)受到外國文學的影響,如《你到底要什么?》、《多雪的冬天》《椅子》等等。雖然《椅子》是國內(nèi)最先介紹進來的先鋒藝術(shù),其介紹的目的也是供批判,但對這批詩人的影響卻是不言而喻的。 另外一個方面,詩人們?nèi)找尕S富的情感和僵化的形式之間矛盾的出現(xiàn),也促使他們開始探索新的形式。1949年以來,政治抒情詩長期占據(jù)詩壇,反映生活的手段,基本上還是描寫英雄主義感情和頌歌主題的借助生活場景描繪直抒激情的方法。朦朧詩的出現(xiàn),對于長久以來形成的審美傳統(tǒng),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
艾青作為現(xiàn)代詩歌藝術(shù)的積極探索者,他一直堅持自己的藝術(shù)理想,在這場爭論中,雙方的分歧是詩學趣味上的。是在變幻莫測的詩壇上,不同的兩代人做出的不同選擇。
注釋:
①公劉.新的課題,姚家華.朦朧詩論文集[C].學苑出版社,1989,8.
②司珍珍.朦朧詩論爭中的小插曲與大智慧論艾青與朦朧詩論爭[J].文史天地,2013(4).
③李黎.“朦朧詩”與“一代人”,姚家華.朦朧詩論文集[C].學苑出版社,1989.170.
④李黎.“朦朧詩”與“一代人”,姚家華.朦朧詩論文集[C].學苑出版社,1989.171.
⑤艾青.從“朦朧詩”談起,姚家華.朦朧詩論文集[C].學苑出版社,1989.161.
⑥丁帆,王世沉.十七年文學:“人”和“自我”的失落[J].唯實,1999(1).
⑦程光煒洪子誠.朦朧詩新編[M].長江文藝出版社,2009.102.
⑧顧工.兩代人,姚家華.朦朧詩論文集[C].學苑出版社,1989.40.
⑨艾青.從“朦朧詩”談起,姚家華.朦朧詩論文集[C].學苑出版社,1989.165.
⑩楊健.1966-1976的地下文學[M].中共黨史出版社,2013.54.
[1]姚家華.朦朧詩論爭集[C].北京:學苑出版社,1989.
[2]劉禾.持燈的使者[M].廣西:廣西桂林出版社,2009.
[3]楊健.1966-1976的地下文學[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13.
[4]程光煒,洪子誠.朦朧詩新編[M].湖北:長江文藝出版社,2009.
[5]丁帆,王世沉.十七年文學:“人”和“自我”的失落[J].唯實,1999(1).
[6]李潤霞.以艾青與青年詩人的關(guān)系為例重評“朦朧詩論爭”[J].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2005(3).
[7]李怡.艾青的警戒與中國新詩的隱憂重新審視艾青在“朦朧詩論爭”中的姿態(tài)[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2011(3).
[8]司珍珍.朦朧詩論爭中的小插曲與大智慧論艾青與朦朧詩論爭[J]文史天地,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