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yne Du 在安大略省的“豬肉新聞與觀點”中提出,要保護農(nóng)作物免受潛在的豬糞便的污染。
在使用土壤改良劑,如糞肥或堆肥肥料時,你曾意識到食品安全風險嗎?
這里有一些有用的建議來保護你的作物免受潛在的污染。
糞便是生的或未經(jīng)處理的動物排泄物(包括或不包括墊草)。
堆肥是經(jīng)過處理的有機肥,已消除或減少了有害細菌。
適當?shù)亩逊食绦颍_保病原體降低到最低水平。影響堆肥的因素有以下幾點:
溫度—— 一般規(guī)定:55℃維持3 d,3 d后轉(zhuǎn)為間隔期15 d。
碳氮比例——理想C:N比在25∶1與30∶1之間。
曝氣——頻繁的翻堆接觸空氣來完成。
水分——理想的含水量在50%~60%之間。
處理糞便之前和處理過程中要使用清潔消毒的設(shè)備。
如果購買堆肥,需要供應商提供分析證書或處理方法的文件以確保堆肥過程已經(jīng)完成。
如果條件允許的話,避免直接使用糞便,因為糞便比堆肥更易造成微生物的污染。
糞便進入土壤的24 h內(nèi),盡量減少因空氣流動或地表徑流污染到相鄰地塊。
為減少病原體進入地表水的可能性,在水邊5~10 m寬區(qū)域建立植被隔離區(qū)。
不宜在凍土上或下雨時施肥。
采取預防措施時,施用糞便可以生吃一些作物:
①確保施肥和作物收獲之間間隔4個月。
②確保肥料不會接觸到作物的可食用部分。
③收獲后施肥。
④在無果期施肥。
想要了解糞肥和堆肥的更多信息,包括正確的處理、應用方法和存儲要求,可參考安大略省堆肥養(yǎng)分管理法案和OMAF / MRA對糞便堆肥的情況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