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玉玲
(吉林省公主嶺市懷德鎮(zhèn)第一中心小學)
朗讀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是語文的基本功,是培養(yǎng)學生說話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方法。朗讀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語言,更有利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能夠增強語感,陶冶情操。
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很容易就能做到的,它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那么,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的朗讀能力進行培養(yǎng)呢?
在語文教學中,我注重興趣培養(yǎng),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朗讀產(chǎn)生興趣,才能全神貫注地去讀,才能有的放矢地讀,才能真正的做到會讀。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興趣呢?
首先,是視覺的沖擊。所謂視覺的沖擊,就是先用課件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有欲望去讀,去感知。例如,在教學《兒童和平條約》一課時,先播放一組音像畫面,這時我適時的激情渲染戰(zhàn)爭場面:“肆意彌漫的戰(zhàn)火硝煙,從人們的家園上空橫飛掠過的無數(shù)戰(zhàn)機,驚心動魄的生死搏斗,呼喊聲、哭泣聲,尸橫遍野、血流成河,人們變得冷漠、憎恨、恐懼?!碑攲W生看到這樣的場景,定會心潮澎湃、熱血沸騰,熱愛和平之情會油然而生,于是便會激發(fā)起學生的朗讀欲望。這時,我借機讓學生帶著這種感情去讀,讀出盼望世界和平的情感,。在這種創(chuàng)設的情境下,引發(fā)了學生的共鳴,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被充分的調動起來,他們飽含深情地朗讀不但打動了他們自己,也打動了所有在場聽課的老師們。
其次,是聽覺的沖擊。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都以飽含激情的情感來進行引讀,進而影響學生,使學生的心靈得到震撼,使學生從教師的范讀中學習了怎樣運用語言的音響,語速的快慢,如在教學《鳥的天堂》一課時,通過老師繪聲繪色地朗讀,讓學生仿佛看到了寬闊清澈的河流,活潑可愛的小鳥棲息在充滿生機的大榕樹上,一幅精雅清幽的風景畫,一處美麗動人的南國風光。這時,學生就會走進老師的情感,文本的意境,產(chǎn)生一讀為快的情感沖動。用自己飽滿的熱情讀出對大自然生命力的贊美與熱愛。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根據(jù)教材的內容特點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用音樂調動學生的情感,在教學《鳥的天堂》一課時,我播放音樂《森林狂想曲》,輕松活潑,寧靜自然帶給學生和諧的意境。使學生自然進入到對大自然的熱愛與贊美的思想感情之中朗讀自然也就入情入境了。在學習《天上的街市》一文時,學生在《春野》的輕忽飄渺中,樂曲的鋪陳徐緩中,感受到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音樂恰當?shù)厝谌氲秸n堂之中,會使課堂更具聲色。
再次,是重復的沖擊?!皶x百遍,其義自見。”給學生讀的時間要充分。充分的時間地讀,并不是機械的意味的重復,機械的重復地讀,不會讓學生體會到讀書的樂趣,只會讓學生讀得口干舌燥。會使學生產(chǎn)生厭倦的心理。在語文課堂上,我鼓勵學生采用多種朗讀方式。有默讀、引讀、齊讀、個別讀、輕聲讀、比賽讀、分角色讀等朗讀形式,借以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收到了很理想的教育教學效果。
最后,是表演的沖擊。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根據(jù)教材的內容特點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語文課本中的一些課文情節(jié)是十分精彩的,小學生非常喜歡這樣的課文。如《西門豹》《田忌賽馬》《晏子使楚》,等等。同學們都很愿意在理解完課文后,進行課本劇表演,用創(chuàng)造性的語言,得體的體態(tài),聲情并茂地、創(chuàng)造性地演繹故事情節(jié),我便借此時機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讓學生們在感興趣表演的同時感情朗讀,入情入境的表演,更能使學生加強對文本的理解,更有利于學生對朗讀技巧的運用。
朗讀要有正確的朗讀方法,教師的朗讀指導尤為重要,在《語文教學標準》中對低、中、高年級的閱讀要求明確指出,要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功。在讀課文時,要學生做到,不丟填字,不重復,不把句子讀斷,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學生能夠做到心到、眼到、口到,這樣就能夠做到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了。至于有感情地朗讀,不同的文章體裁,我采用了不同的指導方法,寫景類的文章我要求學生,邊讀邊思考,感悟作者的情感。如《黃山松》一課,在課的伊始,我先配樂范讀,然后讓學生仿讀,在學生自己讀的時候,不是單存地模仿,而是邊讀邊悟,感受黃山松的不同特點,文章內容與文章情感進行結合。學生邊讀邊想,使自己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覺,自然而然地留露出對黃山松強大的生命力的贊美之情,這種真情的流露,慢慢的就會提高學生的語感自然就會水到渠成,達到有感情地朗讀。在古代詩歌朗讀上,我注重古詩本身的韻味,對陰平和陽平這樣的音調結尾的詩句,尾音拉長了讀,對上聲和去聲這樣的音調結尾的詩句,采用聲音下降的語調來讀。這樣古詩的的那種原生態(tài)的韻味就表現(xiàn)出來了,學生也比較喜歡。對現(xiàn)代詩的閱讀我注重指導學生重點詞句的朗讀。如《天上的街市》,“定然”一詞出現(xiàn)5次,這樣的表明中心的詞語,我教學生要重音讀,充分表明作者的自信,感悟文章的主旨。對于像《藏羚羊跪拜》這樣的情感類文章,我采用的指導方法是:先領悟文章的情感再來讀。《藏羚羊跪拜》這篇文章記敘了老獵人不顧藏羚羊的跪拜,后來在發(fā)現(xiàn)真相后,老獵人從此埋起了自己的杈子槍,課文呼吁人們要與動物和諧相處,尊重生命,同時文章也對神圣而偉大的母愛進行了贊美。當學生知道了文章的這一中心后,就會對藏羚羊產(chǎn)生由衷年的敬意,這樣我再指導他們采用舒緩的、深情的語調來讀,那種情感馬上就被調動起來了。
朗讀的藝術不單單在于傳授本領。創(chuàng)造、大膽、激勵、鼓舞、喚醒,也不失為一種培養(yǎng)朗讀能力的的方法,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還會充分給學生自主權,讓他們去創(chuàng)造,自己總結朗讀的方法與技巧,自讀自評、同學互評、教師點評常常貫穿我的教學始終,在教學中,我也常常做到“扶”“放”結合,扶重點、難點、疑點,放精巧之處,在朗讀上真正地做到了有感情地讀。
總之,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我們應該加深對朗讀訓練的認識,讓學生認識到我們的國語魅力,讓學生能熱愛朗讀,會朗讀,只要有耐心,有毅力,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學生的朗讀能力一定會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