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桃
(山西省音樂舞蹈曲藝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01)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民群眾世代相承的傳統(tǒng)文化表現形式,是民族文化和精神的體現,是連接人民情感、維護社會團結的紐帶。保護和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對繼承和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創(chuàng)造力,推動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具有重要的意義。
山西省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地方戲曲劇種占到全國劇種的六分之一,有“戲曲搖籃”之稱;民歌地方色彩鮮明,表達的思想感情豐富,現已搜集的有20000余首,有“民歌海洋”之稱;山西現存的民間舞蹈有200余種,美輪美奐,有“舞蹈故鄉(xiāng)”之稱;民間手工技藝獨樹一幟,有早于歐洲1600年的陽城生鐵冶鑄技藝,有平遙推光漆器技藝、平水雕刻印刷技藝及皮影、剪紙、面塑、絹人、堆錦、木版年畫、磚雕、木雕等各種民間手工技藝;獨特的飲食文化以及楊氏太極拳、心意拳、忻州撓羊賽等傳統(tǒng)體育競技文化聲名遠播海外;傳統(tǒng)釀酒、制醋、制藥技藝名揚中外,晉酒、晉醋、晉藥、晉式建筑、晉作家具等更加彰顯山西特色。建立有山西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制度,使這些珍貴的具有歷史、文化和科學、藝術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有效保護,并得以傳承發(fā)揚,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責任。
山西的民歌,是祖祖輩輩創(chuàng)作出來的原生態(tài)作品,與人們的社會生活密切相關。所謂“原生態(tài)”,是指生物和環(huán)境之間相互影響的一種生存發(fā)展狀態(tài),是一切自然狀況下生存下來的東西。原生態(tài)民歌未經加工,是自然的人性化的表現形式,來自于人們的內心。民歌所表現的是一種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的生活狀態(tài),歌唱者可以不拘泥于時間、地點的限制,達到想唱就唱、歌人合一的境界。
山西民歌具有悠久的歷史。山西民歌,于堯天舜日之時就有傳錄的,如《擊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南風歌》:“南風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詩三百》中所收集的《魏風》、《唐風》共十九篇,大部分采自山西。山西一百多個縣,幾乎每個縣都有自己的民歌。據有關方面統(tǒng)計,現在已經收集起來的民歌達兩萬余首。山西各地民歌品種繁多,大致可歸納為山歌、號子、小調和套曲四大類。
在長期的發(fā)展過程中,民歌已成為廣大勞動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侶。每逢節(jié)日,尤其是春節(jié)、元宵節(jié),更是他們集中活動的時刻。這時,各村村民用大塊煤炭在街頭或場院壘起高高的“旺火”,人們除白天進行踩高蹺、跑旱船、打花鼓及各種秧歌活動外,到夜晚,便都圍在“旺火”周圍,進行各種形式的民歌演唱。大家興高采烈地唱至深夜,甚至通宵達旦不肯散去。這種“鬧社火”(也叫“鬧紅火”)的傳統(tǒng)習慣,在山西不少農村至今仍然保持著。有些地區(qū)(如祁縣、太谷、左權、定襄、臨縣等地)的民歌藝人,每年都要根據當地發(fā)生的各種新聞、事件編成新的民歌。這些新編出的民歌,在這種場合演唱,如詞、曲都編得好,受到人們的喜愛,便很快流傳開來。例如祁縣、太谷的《苦伶仃》、《打凍凌》,文水的《拉麥根》,五臺的《洪秀英》,定襄的《離婚》,臨縣的《秋香哭婆婆》、《馮采云》,離石的《下柳林》等,便都是這樣流傳下來而成為傳統(tǒng)民歌的。
現代工業(yè)的迅速發(fā)展、現代交通的拓展和延伸、計算機網絡的密集化、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向、農村人口不斷向城市遷徙和結集、旅游業(yè)發(fā)展的持續(xù)高漲等,使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出現更多的困難,保護形勢十分嚴峻。各種技藝、習俗、禮儀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不斷消失;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破壞、流失嚴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后繼乏人;一些傳統(tǒng)技藝面臨滅絕的危險。
山西民歌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部分,是原生態(tài)的歌謠,是人民群眾在生產生活實踐中創(chuàng)造的,并且在民間流傳的原汁原味的民歌,也是中華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tǒng)音樂的重要部分,現在有的還在流傳,有的已經失傳,有的也瀕臨危險,需要我們下大氣力進行保護。
第一,民歌生存的條件已經改變。傳統(tǒng)的生活方式會產生民歌,但一旦民歌賴以生存的生活方式發(fā)生變化,過去傳統(tǒng)的民歌就無法生存下來。隨著時間的變遷,民歌就會淡出人們的視野,脫離人們的社會,被逐漸邊緣化,最后就會被淘汰或遺棄。另外,由于人們習慣的變化,許多傳統(tǒng)的民歌人們已經不會唱了。
第二,環(huán)境與習慣發(fā)生變化。環(huán)境的變化,包括居住地的變化,使得民歌產生的物質基礎不斷喪失。如過去人們居住的是草房或瓦房,燒飯的地方有灶臺,因此就產生了《小老鼠》歌謠:“小老鼠,上燈臺,偷油吃,下勿來,叫個貍貓背下來?!倍F在現代的生活方式,就不會產生這樣的歌謠。同樣由于習慣的變化,也會使歌謠的內容發(fā)生變化。
第三,生產方式發(fā)生變化。過去由于生產力不發(fā)達,自然條件差,基礎設施落后等原因,人們生活食不果腹,迫于生計于是出現了大量的自發(fā)移民,民歌《走西口》也就產生了,并且流傳至今。但隨著我國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交通業(yè)和通信技術飛速發(fā)展,這種歌謠的內容也會發(fā)生變化。
第四,風俗習慣發(fā)生變化。由于風俗習慣的變化,民間歌謠的內容及其產生方式也發(fā)生了變化,有些與歌謠相關的活動就不再舉行,特別是民間自發(fā)的歌謠活動也就慢慢地消失了。
民間歌謠的產生,在一般情況下都需要一個依存的民俗文化基礎,這個基礎就是老百姓生產生活中的習俗,因為有了這樣的基礎,就產生了歌謠發(fā)生和發(fā)展的土壤。但是,一旦這些基礎發(fā)生變化,民歌產生的條件就發(fā)生了危險,同時,民歌的生存也同樣遭遇難以維系的境地。
在現實條件下,山西民歌也是如此,面臨消亡的危險,面臨后繼乏人的困境,因此必須加以保護,使這一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繼續(xù)傳承下去。
我們的社會為民歌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一個廣闊的舞臺,但是缺少的是好的新民歌作品。因此,我們必須遵循民歌的基本特征以及創(chuàng)作方法,才能夠創(chuàng)作出好的作品來。
1.民歌振興要有自己的個性。民歌與其他藝術品種不同,它不是詩歌,也不是打油詩、鑼鼓、快板等門類。首先,民歌是一種藝術,而不能將之變成標語口號式的東西,不是文字宣傳工具。其次,民歌需要精心構思,反復吟唱,而不只是信手拈來的,脫口而出,需要不斷推敲,才能形成好的民歌。
2.民歌振興要有自己的風格。民歌要有清新的風格,這是其生存的一個基本條件,也是與其他作品不同的一個方面。不要晦澀,讓人看不懂。
質樸也是民歌的主要特征之一。它沒有故意的修飾,更沒有涂脂抹粉,它不要奢華,喜好率真,毫不虛偽,想唱就唱,使所唱的內容與想做的行為幾乎完全一致。只有這樣才能夠體現出民歌的真切與質樸,這樣表現出來的情感才能感動人。
3.民歌振興要從孩子抓起。要以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為載體,開展民歌進教材、進課堂、進校園,促進其融入社會,融入生活,融入當代。比如左權縣為保護好左權民歌、左權小花戲,專門成立了左權民歌小花戲研究協會,由縣文化館負責實施左權民歌、小花戲進課堂工程,組織文化、教育有關專家,編纂校本教材一套四冊,全縣中小學校全面實施,從娃娃抓起學習傳統(tǒng)文化,同時,他們每三年舉辦一次民歌小花戲大獎賽,通過大獎賽發(fā)現新人,推動民歌小花戲保護、傳承與發(fā)展。
4.民歌振興要注重傳承人的培養(yǎng)。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不斷變化的社會環(huán)境和社會需求中,我們的傳統(tǒng)音樂從形式到內容都在不斷萎縮,雖然國家有了“非物質遺產保護法”,各級領導也非常重視遺產的保護,但這種萎縮是遺產本身功能、環(huán)境等多方面變化造成的,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不可抗拒的事實。我們知道,民歌是集體的創(chuàng)造,近萬首民歌是一個地域所有人集體創(chuàng)造出來的,具體到某個個人,會唱的不一定很多。我們目前所評定的傳承人很少,尤其是國家級傳承人更少。由于現在的民歌以表演為主,所以評定的傳承人多以嗓子好,或唱得好聽為標準,更確切的說是以經常演出的、所謂著名的演員為主。有些演員雖然唱的好,但所會的曲調不一定多,這就造成了民歌數量會逐漸減少,達不到全面保護的目的。為此,我們必須注重傳承人的培養(yǎng)和教育,并以此來帶動民歌的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