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夫 關晚秋
宋朝“高薪養(yǎng)廉”的罪與罰
□塔夫 關晚秋
宋代,雖然不是主觀上希望借高薪來養(yǎng)廉,但其高薪制度卻沒實現(xiàn)養(yǎng)廉的效果,反而耗空了國家,成為其積弱的主要內(nèi)因之一
嚴格意義上講,中國古代只有官員算是“國家公務員”,自秦漢官員工資就開始實行嚴格的“秩祿制度”,即按照官秩(官或爵的高低)來發(fā)放薪餉。宋朝也延續(xù)了這一制度,不過無論與前朝還是后朝,甚至與當代相比,其官員薪俸之優(yōu)厚,都是令人咋舌的。
以宋朝的一品大員(宰相、樞密主官)為例,即使沒有爵位,其月薪也能達到300至400貫(《宋史》,職官志篇),是漢代的10倍,是清代的6倍。這還不算官員本人還有各種換季服裝、絹、綿、祿米等“福利補貼”,官員家屬還能按照等級獲得衣服、糧食、茶葉、酒、炭,甚至是馬料等種類繁多的“恩蔭補貼”。
也許這樣寫,讀者們不容易對以上數(shù)字概念化,在這里我們引用一位歷史學家,對一位國人耳熟能詳?shù)拇笄骞佟男劫核鲆粋€研究,來作為說明和補充(依據(jù):宋仁宗嘉祐年間《嘉祐祿令》):
包大人年薪合計應為:20856貫錢、2360石糧食及其他實物補貼。另據(jù)史料記載,北宋時期,如無戰(zhàn)亂,糧食價格一般是300~500文一石,綾絹羅綿大致價格為1600文、1200文、4000文和85文——因此綜合計算起來,包大人的實際收入還要遠超2萬貫。
考慮到中國自隋唐以來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水平就已經(jīng)相當高了,因此我們用糧食來衡量一下,包大人如果活到今天,他的年薪大致是多少。
北宋糧食價格按照400文一石(約100斤),如按每斤糧食人民幣2.5元來計算,北宋的400文等于今天的250元人民幣。也就是說,一文銅錢折合人民幣0.625元,每貫銅錢則折合625元,2萬貫就是1250萬元——而當時北宋一個州(相當于現(xiàn)在的一個縣),每年上繳中央的財稅一般也才1萬至3萬貫左右。
此外,宋朝還設立“祠祿之制”,官員進行定期療養(yǎng),一切費用均由國家承擔,一些官員還能領取兩份薪餉“職錢”——如此優(yōu)厚的待遇,使宋代官員很少有自愿致仕(退休)的,甚至有人為此不惜大肆賄賂吏部改年齡,以達到繼續(xù)留任的目的。
所以,自宋神宗開始,朝廷開始用胡蘿卜加大棒的政策逼到年齡的官員退休:一方面對年滿七十的官員不予考核和升遷,另一方面,對自愿退休的官員加官晉級(有點類似當代公務員退休上調(diào)半級至一級待遇做法),并對其子孫可以“蔭補”,即給予一定的官職但無具體職務,甚至還優(yōu)待其妻子——這也許就是為什么梁山上能“大秤分金銀”,而且還有一幫好兄弟,楊志卻寧愿投靠梁中書,希望能“一刀一槍,博得個封妻蔭子”,而不愿上梁山的真實原因所在。
按照高薪養(yǎng)廉的思路,宋朝官員拿這么多工資,應該安分守己,恪盡職守才對,但事實上卻并非如此。以歷史上著名的“花石綱”工程為例,就可以看出北宋官員并未因高薪而放棄任何一個可能發(fā)財?shù)臋C會。
“花石綱”起源于宰相蔡京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朱勔的蘇州人,此人精于山石園林藝術,并推薦給宋徽宗。宋徽宗用過大喜,于是在蘇州設置了一個“應奉局”,專為皇帝搜羅奇花異木,嶙峋美石,用以建設皇家園林。
由于當時沒有鐵路和發(fā)達的載重汽車,這些花石只好通過古運河水運至汴京(開封),十船稱作一“綱”。據(jù)宋史記載,“花石綱”持續(xù)了20多年,“大率太湖、靈璧、慈溪、武康諸石;二漸花竹、雜木、海錯;福建異花、荔枝、龍眼、橄欖;海南椰實;湖湘木竹、文竹;江南諸果;登萊淄沂海錯、文石;兩廣、四川異花奇果”,幾乎全國各地,沒一處不是朱勔的目標。
為了確?!盎ㄊV”的運輸,不但關系國家民生之重的漕運被排擠,漕船和大量商船被強行征用,而且各級官員均在其中上下其手,不放過任何一個大發(fā)橫財?shù)臋C會——據(jù)史料記載,各級官員們不但極力幫助朱勔搜羅“花石”,而且還趁機對百姓敲詐勒索:各級官員不單幫應奉局搜羅花石,若看中了誰家比較富有,還會強行勒索錢財,不然其房屋、田地甚至墓地都被官員伙同應奉局,派人以黃紙封之,稱為供奉皇帝之物,強迫居民看守,稍有不慎,則獲“大不恭”之罪,而且會故意破墻拆屋地搬運。因此,被征花石的人家,懼于傾家蕩產(chǎn),妻離子散的后果,只好傾其所有,以應對各級官員的勒索。
相對于百姓的窮困,宋朝各級官員卻過的是窮奢極欲的奢侈生活,就連百姓口中的清官代表寇準,其生活也極其奢靡。例如宋史就說他,“準少年富貴,性豪侈,喜劇飲,每宴賓客,多闔扉脫驂。家未嘗爇油燈,雖庖匽所在,必然炬燭?!逼渖莩扌袕缴踔恋搅俗屗抉R光給兒子做反面教材的地步——司馬光說寇準“近世寇萊公(寇準封萊國公)豪侈冠一時。”
為了豢養(yǎng)越來越多的官員,宋朝的中央財政收入也越來越吃緊——北宋初年,兩千萬的錢糧收入可以結(jié)余大半,而到了仁宗年間,盡管國家不斷上調(diào)稅賦,國庫收入達到一億三千萬以上(一說一億五千萬,超過唐7倍,而國土面積和人口均不及唐),卻無絲毫結(jié)余。
所以方臘才在起義檄文中說,“今賦役繁重,官吏侵漁,農(nóng)桑不足以供應。吾儕所賴為命者漆楮竹木耳,又悉科取,無錙銖遺。且聲色、狗馬、土木、禱祠、甲兵、花石靡費之外,歲賂西、北二虜銀絹以百萬計,皆吾東南赤子膏血也!”
從這個角度上說,有宋一代,雖不是主觀上希望借高薪來養(yǎng)廉,但其高薪制度卻沒起到養(yǎng)廉的效果,反而耗空了國家,成為其積弱的主要的內(nèi)因之一。
(據(jù)《小康·財智》)
《韓熙載夜宴圖》(五代南唐畫家顧閎中作品)局部,反映了古代官員開宴行樂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