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霽
1.死亡啟蒙
那天陰雨,屋里昏暗,還點著煤油燈。從大躍進災(zāi)難中走過來的外公,骨瘦如柴,穿著肥大的黑色壽衣,緊閉雙眼,被人輕輕放進巨大的棺材。外婆、母親和姨媽們撲在棺材上,哭得呼天搶地,棺材板被外婆拍打得嘭嘭地響。但是我沒有感到這時與往日有什么不同,沒有哭,沒有悲傷,也沒有害怕。我只是有些困惑:外公他怎么啦?他為什么不說話?他為什么要躺在棺材里?直到棺材抬上山,放入預(yù)先挖好的深坑,泥土一鏟一鏟地覆蓋上去,一堆土慢慢升起來,聳成一座小山,我才慢慢恐懼起來。因為我隱隱知道,外公關(guān)在棺材里,再也出不來了。他將永遠被黃土壓著,在永無天日的黑暗中,孤獨,窒息,和我們斷絕了聯(lián)系。
外公走后,只剩下外婆的棺材還放在堂屋。大躍進的災(zāi)難已經(jīng)遠去,文革才在萌芽,“三自一包”讓農(nóng)民重新吃上了飽飯。那是兩次災(zāi)難之間一段曇花一現(xiàn)的好日子。這時,外婆的棺材派上了新的用場:裝糧食,成為“家具”中的龐然大物。
一天,我與兩個表哥一起藏貓貓。該我躲起來的時候,大表哥幫忙,我們合力將外婆的棺材蓋揭開,我再鉆進去,然后重新合上。躺在一小半棺材新曬干的玉米粒上,我感覺涼爽而愜意。棺材的木質(zhì)微微散發(fā)著樹脂的芳香。摩挲棺材內(nèi)壁,感覺光滑而溫暖。
太有創(chuàng)意的躲藏,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讓真正的搜索者二表哥完敗,也讓我自己始料不及地陷入困境。開始,聽大表哥佯裝一無所知,和二表哥一起在外面徒勞地尋找,喊叫,我還在棺材里竊喜,好不容易才忍住沒有笑出聲來。后來,大表哥大叫了一聲“鬼來了”,二人飛快跑開,竟將我忘在一邊。
厚重的棺材蓋將陽光世界隔在外面,如同被泥土覆蓋的那種黑暗將我吞沒。像外公一樣躺在棺材里,就想起了被埋在地下的外公。尤其是剛才那一聲“鬼”的驚呼,猝然而至的恐怖,在瞬間將我籠罩。但是,任由我在里面頭頂腳踢,大呼小叫,都無法將作繭自縛者拯救。過了很久,直到外婆經(jīng)過,發(fā)現(xiàn)了我鬧出的動靜,喊來表哥們,我才結(jié)束了恐怖的“死亡”體驗。
從那天開始,死亡的概念就像一塊芯片,被植入我的大腦。它讓我漸漸明白,人是要死的,人生不過是一部單向運動的傳送帶,緩慢,但不容更改地把我們帶向那個恐怖的終點。
棺材從此正式成為一種恐怖的象征,不敢再看。
有一天我突然發(fā)現(xiàn),大人們都有的私人印章盒子,它們好像一具微型棺材??讨橙嗣值哪且恍K梨木,作為一個人的全權(quán)代表躺在那具小棺材里,那個人,也像死人一樣了。于是,印章也成了不祥之物,散發(fā)著濃濃的死亡氣息。
2.鬼 話
死亡直接衍生出鬼。
沒有老師的教誨,五花八門的鬼的知識,不知不覺就武裝了我們。
人死了,埋進墳山,第二天還會回家一次。有些人家會在門外撒上一層草木灰,第二天早晨草灰上會留有他(她)的腳印。這叫“回煞”。這是死人回來與家人作最后的告別,也是人與鬼的最后分野。
一個人不管多么地慈眉善目,一旦死去,他們差不多都會加入鬼的行列,就有了神一樣超凡的力量、莫測的變化和歹毒的心腸。它們躲在墳山,游蕩在偏僻背靜的林子和洼坳,或者某個老宅的暗處。它們怕光,只在晚上才出來活動,找替身,甚至吃人,當然主要是吃小孩。一旦東方發(fā)白,聽見雞叫,它們就馬上逃之夭夭。許多人都說自己聽見過鬼叫——這是兇兆,不知哪一家又要死人了。
我家老宅不遠處有一池塘。水很清,但深不可測,耀眼的絲光覆蓋了無盡的隱秘。塘邊有柳,有桑,近岸水里有菖蒲、蘆竹。那里是我兒時最喜歡玩耍的地方。一天晚上,建娃子,村里一個和我差不多大的孩子,在該吃晚飯的時候沒有回家。他家的大人在門前呼喚不應(yīng),挨家詢問也沒有結(jié)果,接著就全家老小以及左鄰右舍一起出動尋找。呼喚孩子的聲音在山間此起彼伏。最令人動容的是他母親的聲音,起初雖略顯驚慌,但還響亮、親切,但是不久就變得尖利、悲愴和絕望。那天晚上明月高懸,陰風徐徐,世界一片慘白。我好奇,出門望了一眼就趕快縮了回來,因為我感覺到外面朦朧的月光下到處鬼影移動,讓人毛骨悚然。經(jīng)過了一個驚恐不安的夜晚之后,那孩子下隔兩天從池塘里撈了上來,肚子鼓脹,平放在草地上,嘴角嘩嘩直流清水。
那天,好幾個人都說,他們在頭天聽見了鬼叫。
這次死亡事件,讓我近距離地感到了鬼與死亡的密切關(guān)系。
一個熟悉的人死了,消息對鄉(xiāng)間的孩子來說是爆炸性的。小小的心眼立即提了起來,趕緊在心中搜索,對這個人,我有沒有過冒犯?哪怕死的是三歲小兒,哪怕只是曾經(jīng)對他做過鬼臉,都令人忐忑不安。因為怕他記仇,唯恐他變的鬼找上門來。
曾經(jīng)看過楊獻平的一篇文章,說是在甘肅一個叫鼎新的小鎮(zhèn),一個讀高中的男孩騎摩托車趕集。路過一個商店時,一個女生要他停車。他停下,看著她下車,買了兩聽飲料,然后坐到他車上。到鎮(zhèn)上,他們一起吃飯。結(jié)賬時,飯店老板說,那女孩不是前天死了的馬家姑娘嗎?男孩驚醒,騎車一溜煙跑了,結(jié)果撞上一棵老樹,當場身亡。后來才知道,這已是這個姓馬的女孩害死的第三個男生了。這個故事,楊獻平講得有根有據(jù),說他的朋友事后還見過男孩的父親,進一步證實了這個故事的真實性。
鬼故事到處流傳。鬼潛伏在幽冥之中,更潛伏在我們心中。
但是,我們都不會把死去的自家親人劃進鬼的行列,也不覺得他們可怕。除了外公,我還親眼看見哥哥摔死在老桑樹下,被裝進小棺材。但是他們從來沒有將我拖進噩夢。一直以來我都深信,對于地下的親人們,只需心里對他們親熱,時不時燒點香,就不會惹他們生氣。
燭光閃爍,香煙繚繞。漸漸地,我感覺地下的親人們多少有了菩薩的性質(zhì)。不但主持正義,而且有神一般的力量,暗中將我們保佑。
3.神 話
與鬼相對應(yīng)的當然是神。比如龍王、山神、財神、樹神、灶神、藥王和土地爺。
和我們最近的是門神。一邊秦叔寶,一邊尉遲恭,過年的時候貼上去,一年365天,他們都站在門上為主人看家護院,比狗還忠于職守。日曬雨淋,霜打風吹,鮮艷盡褪。直到又一個春節(jié)到來,主人買回新的年畫,被另一個自己換下。只要門神還在,即使大人不在家,我也敢大膽在黑咕隆咚的屋子里進出。
在與鬼的千年對峙中,神是我們的堅強靠山?!段饔斡洝氛故镜木褪巧竦纳鐣矞蚀_地詮釋了人間與神界的關(guān)系。以玉皇大帝為首的神靈,其統(tǒng)治是跨界的,天上、人間和陰間,龐大而架構(gòu)復(fù)雜的天上帝國,權(quán)利覆蓋天衣無縫。
少年時對《西游記》鴉片一樣入魔,與其說是故事精彩,不如說是崇拜孫悟空們的神勇。一個猴子,一頭豬,還有那些奇奇怪怪的動物,只要生活在天上就自然進入神仙行列。他們自由往返于天上人間,交通工具不過是風,是一小片云彩。他們吃一個王母娘娘的桃子就可以長生不老,這讓凡人拼死拼活鍛煉或者吃補藥勉強拉長的那一點點壽命不值一提。尤其是他們的本事,讓連環(huán)畫、電影里那些神槍手,讓岳飛、關(guān)羽們的萬夫不當之勇不值一提。
神的世界令人向往不已,于是就有不少小魚、小青蛙小蝌蚪被我放生。我常常讓自己和那個幸運的漁夫置換,幻想它們可能是某個王子或者公主的化身。作為交換,它將給我財寶,改變我的命運,為我建立起通往仙境的通道。
我還看過一本外國民間故事,記不清是阿拉伯還是立陶宛的,那個飛毯的故事,讓我著迷。一天,在暴風雨來臨的前夕,奉母親之命去收床單。我扯住床單的兩角,反復(fù)將它迎風揚起,多么盼望它能夠?qū)⑽彝信e起來,載著我飛向天宮。
但是,小魚小青蛙們忘恩負義,沒有給我任何回報。
作為凡夫俗子,我注定只屬于大地。即使我借助風力,拿著床單憋足勁蹦跶,也不過是向天空接近了幾十厘米,在空中可能只有一秒鐘的停留。
過后,我依然天天端一碗紅薯稀飯,呼啦呼啦地喝。
4.天 堂
絕對不怕死的人大約是沒有的。好死不如賴活著。即是乞丐,也沒有聽說他們中有誰自殺。
人是好奇的動物,對自己之外的一切都具有強烈的好奇心?!百嚮钪保瓦€能繼續(xù)當這個世界的看客,繼續(xù)感知、了解這個世界。人一旦死亡,就立刻斬斷了與這個世界的一切聯(lián)系,身后的知情權(quán)就永遠地被無情剝奪。也許,這就是人之所以怕死的最根本原因。
因為怕死,人類就為自己在塵世開辟了另外一個生存空間——天堂,當塵世的旅程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還可以在那里繼續(xù)下去。這樣,人就輕易地減緩了對死亡的恐懼,甚至戰(zhàn)勝了死亡。
不久前讀帕慕克《我的名字叫紅》,印象最深刻的,是關(guān)于細密畫大師“姨父”被刺死那一章。帕慕克以姨父的口吻寫道:
我張開嘴,陡然間,就像描繪我們的先知拜訪天堂的升天之旅的各種圖畫中所描繪的一樣,所有的東西都變得色彩斑斕,一切都淹沒于璀璨繽紛之中,好像奢侈地鍍上了各種金亮的涂料?!F(xiàn)在我能看見自己的靈魂輕輕地脫離了軀體,被捧在阿茲拉爾的手心里。我蜜蜂般大小的靈魂沐浴在光芒之中,因為離開軀體時的顫動,它現(xiàn)在仍然像水銀般在阿茲拉爾的掌心里微微顫動。然而我并不太注意這一點,思緒沉浸于我所來到的嶄新的陌生世界。極度的痛苦過后,我的內(nèi)心充滿了平靜。死亡并沒有像我所害怕的那樣給我?guī)硖弁?,相反,我變得舒服極了,很快明了此刻的狀態(tài)將恒久持續(xù)…….
不僅僅是帕慕克。很多大師都對天堂有過具體的描寫。比如達·芬奇,他的《蒙娜麗莎》,人物背景上的巍峨青山,蜿蜒道路,粼粼水波,這飄渺而美妙的景象,就是他想象中的天國。
科學家說,人無法體驗死后的情景。至今還生猛活著的帕慕克,暫時還沒有機會體驗死亡。但是,他在小說中的描繪,也許并非信口胡說?!缎旅裢韴蟆吩?jīng)有過介紹,上世紀80年代,天津安定醫(yī)院精神病醫(yī)學教授馮志穎曾經(jīng)主持過一次瀕死體驗調(diào)查。他的研究對象是81位唐山大地震中從死亡邊緣活過來的幸存者。其中,過半的人彌留狀態(tài)下感到格外平靜、寬慰,感到了自身形象脫離了軀體,游離到了空中;三分之一的人有自身正在通過隧道樣空間的感覺,看到了前面的光明;四分之一的人感受到身體已經(jīng)不屬于自己,身體不翼而飛,身體的各部分散落在空間,開始快速回放自己的一生。
帕慕克肯定沒有機會看我們的《新民晚報》。但是他的描寫,與可敬的馮教授的調(diào)查結(jié)果,有太多相似之處。
去年春天的一個早晨,我的父親去了??粗能|體緩緩進入火化爐,我就努力讓自己進入在帕慕克描繪的景象。那一刻,我堅信天堂的存在,堅信我的父親正被天使引導(dǎo)著,在美麗如畫的風景里輕快地行走。與細密畫家“姨父”一樣,父親在小城里也算得上是一個畫家,一個名人。但是,“姨父”死于兇殺,父親卻走得十分安詳,安詳?shù)糜悬c像無疾而終。因此,他在天堂里的待遇,至少不會比“姨父”差吧?
寫到這里,抬頭仰望朝霞燦爛的天空,我就想,親愛的老爸,您是不是就隱居在那些祥云背后呢?
5.仙 境
幾乎所有的風景區(qū)都被神靈統(tǒng)治著。
蓬萊、普陀、峨眉、武當、納木錯、天池、九寨溝,都各有其主。就是那些新發(fā)現(xiàn)、新打造的景區(qū),人們都會請來菩薩,杜撰故事,主動爭取神靈的入駐。
本來就風景如畫,美輪美奐。神靈的加盟,就讓景區(qū)更顯得有了歷史,有了深度,有了神秘,有了氣場,有了魅惑的力量。
古人早就告訴我們:山不在高,有仙則靈。
造化神奇的一方凈土,亦真亦幻的天上人間,在遠方時刻將我們召喚。
10年前,我曾經(jīng)歷了人生中最大的一次危機。那個深秋,我?guī)е葆?、困惑和隱隱的絕望去普陀山度假。離開沈家門碼頭不久,我在亂云翻卷和細雨迷蒙中,看到普陀山虛無縹緲地浮動在海上,不是蓬萊,勝似蓬萊,就覺得仙風禪意撲面,心中洶涌的盡是感動。
走遍普濟、法雨、慧濟諸寺,游覽了佛頂山、紫竹林和百步沙等美景。我在明媚的陽光里下山時,似乎得到頓悟,內(nèi)心一片寧靜,堅信好運就在前面不遠處等著我。
不久,我果然迎來轉(zhuǎn)機。即使后來經(jīng)歷了一些不大不小的波瀾,也總是化險為夷,沒有脫離光明的基調(diào)。這一切,我總覺得與那次拜訪有關(guān),覺得與普陀山有特別的緣分,近乎親情。擴而大之,我對自然、社會和上蒼,就有了更多的感恩。
我的家鄉(xiāng)在川中丘陵。沒有大山、大河、大湖、大海,有的是起起伏伏的山巒,星羅棋布的農(nóng)家。神靈難以落腳,就借老樹棲息。老柏、古樟,千年銀杏、紫荊、丹桂和榕樹,這些樹精樹神樹怪,在山澗,在路口,在廟前廟后,千百年來就屹立在那里。即使雷殛風摧,只剩半張樹皮也照樣枝繁葉茂。超凡的生命力讓我們將它們也神靈一樣膜拜。樹上密密麻麻的紅布條,如紅色的流星雨,在清風中淅淅瀝瀝。走上前去,摩挲粗糲的樹干樹皮,如同在觸摸一個從若干朝代走過來的老人,在感受其體溫、脈動和無盡的滄桑。一種叫神性的東西,很容易將我們彼此接通。
20多年前我第一次去川北深山平武采風。在白馬藏人聚居的伊瓦岱惹村,我去看了著名的神山葉西納蒙。葉西納蒙是白馬人心目中的總山神,白馬地區(qū)大大小小的神山或者山神,都歸他領(lǐng)導(dǎo)。每個白馬人家門上往往會掛一個“曹蓋”——類似三星堆那樣的木刻面具,那是請回家的山神。
據(jù)說,葉西納蒙并非本地的神。一天夜里,他從這里路過時,遇上狂風暴雨,山洪泥石流正在摧毀白馬人的家園。見狀,他立刻施展法力,努力為白馬人化解災(zāi)難。但是,他專注于救苦救難,誤了自己的行期,天亮時,他已經(jīng)無法離開,就索性變成一座山岡,永遠屹立在這里保佑白馬人。
葉西納蒙是一座孤兀的山岡,怪石嶙峋,林木葳蕤。一棵大樹的枝頭舉著幾片殘存的紅葉。我正要去摘,向?qū)х蛹泵⑽覕r住。她說,這是神山,一草一木都是不能動的。否則,輕則犯病,重則丟命。過去曾經(jīng)有人追麂子到山上,忘了是神山,開槍殺生,后來全家都被泥石流埋了。
從萬物有靈的觀念出發(fā),原野深處都隱伏著各方神靈,人境亦即仙境。
看來,神靈都依賴大自然而生存。山野林莽,江河湖泊,但凡人氣稀薄的地方就巫氣濃濃。人一處在相對孤獨的狀態(tài),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神性就很容易生長。而在城市,車水馬龍,人聲鼎沸,太多的人氣讓一切都不再神秘。只有那些幸存的古廟、古宮、古堡和老宅子,因為建筑材料都是泥土、石頭和木材,還帶了較多自然原始的元素,給神靈們留下了最后的棲息地。
最美麗的自然風光加神靈而為仙境。這是一個名詞,代表著自然美的極致,不可超越。
現(xiàn)在,真正的仙境與我們漸行漸遠。它越來越淪為一個形容詞,偶爾拿出來裝飾一下什么,比如一篇文章的標題:《你的身體是一個仙境》。
6.菩 薩
菩薩雖是泥塑木胎,卻是神的物化。它們法力無邊,能量無窮,站在我們看得見摸得著的地方,像是信訪接待日那天上訪群眾眼里的市長。我們春風得意時,希望菩薩給我們錦上添花,在我們絕望的時候,總是指望它們成為最后的救命稻草。
各種各樣的訴求,菩薩都在受理。
綿陽60公里外有一座七曲山大廟,這是天下文昌宮的祖庭,也就是天下讀書人的圣地。
每年高考前夕,絡(luò)繹不絕的大巴,拉著校長和畢業(yè)班的班主任來到這里。森林般的“高香”,前赴后繼地插著,火焰沖天,將整整一個高三年級所有學子的夢想高高舉起,莊嚴地托付給文昌帝君。
和很多孩子家長一樣,我在女兒中考、高考和國家部委的公務(wù)員考試前夕,她媽媽都在文昌帝君面前虔誠地叩頭許愿。果然,女兒在關(guān)鍵時刻總是如有神助,成功闖關(guān)。
不過,菩薩并非隨時有求必應(yīng)。三年前,我陪一位著名作家前往七曲山。在照例敬香之后,他抽了一簽。簽師說,你是求找人的。但是緣分不到,找不著。不幸言中。可敬的作家,至今依然單身。
去年大年三十,深夜,我陪經(jīng)商的老婆再去七曲山。此前我曾經(jīng)多次陪朋友過去,也多次順便敬香抽簽。雖然我并非事事如意,但是總是如愿抽到上上簽,讓我對生活越發(fā)充滿感恩之心。
大年夜的七曲山大廟,人如潮涌,文昌帝君高坐神壇,君臨天下。人們爭搶著匍匐在他面前,就像覲見當今皇上。
文昌帝君本是文曲星下凡,主管科舉。但是現(xiàn)在,他似乎無所不能,無所不管,我已經(jīng)無法分清他的權(quán)力邊界和勢力范圍。除夕子時,他既像握有生殺予奪大權(quán)的獨裁者一樣讓我望而生畏,也像即將分發(fā)壓歲錢的家長一樣讓我如沐春風。
敬香之后,我懷著必然是上上簽的預(yù)判又抽簽了。我大吃一驚:我抽到了下下簽!
心里咯噔了一下,立即想起了久病的父親,強烈的不祥之感涌上心頭。正在發(fā)懵,旁邊一位朋友忙扯了一下我的袖子,說男左女右,你應(yīng)該用左手抽簽才對,我剛才看見你用的是右手。如遇大赦,我立刻將剛才的下下簽否了,心情大好。但是,緊接著,我用左手抽出的,照樣是一支下下簽。連中兩箭,我眼前頓時天昏地暗。
半月之后,我出差馬爾康,雪地撞車;一月之后,差3個月滿84歲的父親,還是走了。七十三,八十四。一切手段用盡,老爺子仍然沒有翻過那道坎。
兩個月之后,我覺得應(yīng)該“利空出盡”了,在陪外地客人再到七曲山時,抽簽,果然又是上上簽。
7.上帝在場,或者缺席
前年,和小說家徐則臣在綿陽的郊區(qū)小鎮(zhèn)柏林過平安夜。
漆黑的夜,襯托著一個小教堂的尖頂,把我們引向神秘的虛空,讓我們產(chǎn)生關(guān)于神的遐想。
與歐美都把教堂建在鬧市不同,柏林鎮(zhèn)的教堂建在廣袤的莊稼地里。閃著微光的水塘。在人的腿間鉆來鉆去的狗。像趕廟會一樣的人潮。還有教堂里簡陋的木板長椅。完全是中國的,鄉(xiāng)村的,似乎上帝在這里也被本土化了,如同玉皇大帝一樣具有了中國作風中國氣派。教堂本身,也像這片土地上長出的莊稼一樣自然。
在一間幽暗的內(nèi)室,我聽百歲修女左嬤嬤講她自己的故事。
那年她8歲,早晨,在一戶人家后檐的草堆里被凍醒。望著天上飄著的細碎雪花,回憶著剛才那個夢境。她夢見自己在雪地里走,好累,好冷。這時,一個老爺爺走過來,熱乎乎的大手拉著她說,孩子,我們回家……后來,她果然遇到了夢中老爺爺那樣的“貴人”,那就是教堂的神父法國人查理。從此,她這個因為小兒麻痹癥落下殘疾的孤女,被教堂收養(yǎng),衣食無憂,直到進入百歲老境。
一個太像圣經(jīng)故事的故事,詮釋著上帝的仁慈。
教堂隔壁是一座明清風格的豪華中式宅院,主人老鄧我認識多年。他父親曾經(jīng)是教堂的神父,因此他從小的夢想就是當神父。但是,后來的文革阻斷了他似乎順理成章的人生之路。他和老爸都被作為封資修,一起關(guān)進學習班。出來后,他開始闖蕩江湖,拜師學藝,經(jīng)商辦廠,直至成為綿陽商界大亨。老鄧說,他之所以有今天,都是因為心中一直裝著上帝。因此,他將自家宅院建在這里,與教堂為鄰,就是想進一步向上帝靠攏。
此前,我只進過慕尼黑的斯梯芬大教堂和巴黎圣母院。尤其是在巴黎圣母院,我這是第一次深入教堂內(nèi)部,完全忘記了雨果的同名小說。沒有了愛斯米拉達和卡西莫多,圣母院就遠離了小說的主旨、色彩和基調(diào)。巨大的穹廬下,幽暗的燭光里,宏敞的大廳座無虛席。一排排虔誠的臉孔,莊嚴的誦經(jīng),優(yōu)美的合唱,強大的宗教之“場”讓我深深震撼。被神感動著,在圣母院門口,我沾起幾滴神水點在額頭,并且花十個法郎買了一盞神燈,點亮,默禱。
因為在圣母院徜徉太久,趕到著名的老佛爺百貨還是遲了一步。打烊后的商場,我們只看見一排櫥窗,炫目的燈光裝飾下,穿著最時尚服裝的模特在向我們綻開迷人的微笑。
雖然沒有逛成商場,但是上午盧浮宮的興奮、剛才圣母院的感動,都還在,我們還是愜意地走在奧斯曼大街上。夕陽西下,天空依然水洗一般干凈。這時,迎面走來一個白人小伙子,俊朗、文靜,像一個大一的大男孩。但是我還沒有將他進一步看清楚,他已經(jīng)和我旁邊的一位同伴老劉糾纏上了。只見他用肩膀與不知所措的老劉擠擠挨挨,夸張地比著手勢,一邊唧唧歪歪地說著什么。
是踩了他的腳?還是用眼光冒犯了他?
看著老劉可憐兮兮一臉無辜的樣子,我明白了,這小子是存心找茬,無事生非。這時,其他同伴不知怎么已經(jīng)走出了我們視線,我只能挺身而出,做出底氣十足的樣子出面解圍。小伙子見我上去,馬上就放棄了老劉,轉(zhuǎn)而將我纏住。氣憤的是,老劉自己一脫身就乘機溜了,把我一個人丟在危險之中。
老劉是川南一家報社的什么老總,我們這個所謂四川新聞代表團的成員之一。但就是這么個本應(yīng)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在飛機上隨便抽煙,脫鞋,在地鐵站為一個法郎逃票。現(xiàn)在,他在我面前又增加了新的劣跡。好不容易全身而退,回到酒店,還來不及對老劉生氣,我很快就發(fā)現(xiàn)西服口袋里的錢包被偷了。800美金,或者說是一大堆廉價衣物和化妝品,親戚朋友們有所期待的見面禮,就因為這個不怎么靠譜的老劉,竟不翼而飛。
我后來把這一切歸咎于我的酒店房間號碼:該死的13號。昨天,雖然門上已經(jīng)被油漆覆蓋過,但是這個西方最忌諱的“13”,還是依稀可見,甚至欲蓋彌彰。沒有人愿意住,在導(dǎo)游為難之際,又是我挺身而出,帶著黃繼光堵機槍眼一樣的凜然大義,自告奮勇地住了進去。
街頭洗劫之后,“13”帶給我的麻煩還沒有結(jié)束。后來在巴黎登機和北京出關(guān),我成了一行人中唯一被邊檢人員抽查的對象,并且是翻箱倒柜,衣物書籍散落一地。這全過程,像是有誰預(yù)謀。
虔誠的祈禱,換來的卻是關(guān)鍵時刻上帝的缺席。看來,“13”這個忌諱太大,連上帝也無可奈何。
小鎮(zhèn)上的教堂,午夜彌撒還在繼續(xù)。神父誦經(jīng)的綿陽方言,土里吧唧,并沒有讓上帝目光注視下的莊嚴有絲毫的縮水。人太多,我和徐則臣在過道里擠來擠去,無法立腳,只好離開。
像是兩滴多余的水,在缽滿碗滿的教堂,我們只能被溢出。
8.一隊螞蟻在我面前列隊而過
鬼魂,神靈,天堂,宗教,都是死亡綻放的花朵。
面對一步步靠近的那個深淵,人人都在尋找自己的救贖之路。耶穌,釋迦牟尼,真主和安拉,他們?nèi)蚀壬铄涞哪抗猓瑴責岬仂倨搅耸|蕓眾生擺不平的心事。
戈培爾說,謊言重復(fù)一千遍就成了真理。
我說,所謂神奇,也許是巧合太多,巧合太多了也就成了神跡,讓泥塑木胎在神壇上也變得理直氣壯。
我們可以不信鬼,不信神,不信邪,不信宗教。但是,科學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盲點。我們的目光難以穿越浩茫的虛空,無法窮盡不可思議的宇宙。我們總是好奇,追求水落石出。但是我們看見的永遠都是冰山一角。于是,上帝放在我們身上那一粒神性的種子,一有機會,總會蓬勃茂盛地生長。是不是可以這樣說,神性,可以讓我們的人格變得更加完善,更加健全?被唯物主義主導(dǎo)的我們,是否還是該留有幾分對神靈的敬畏?
思考的問題太不輕松。我只好離開電腦,走向戶外。
河邊,一隊螞蟻正行色匆匆,在我面前列隊而過。《圣經(jīng)·舊約》說,察看螞蟻的活動,可以得到智慧。于是,我為了“智慧”停了下來。
面對螞蟻,我可以像兒時那樣,捉住幾只,從最細瘦的后腰處將它們一掐兩段;也可以將它們的行進之路劃斷,讓它們失去信息源而迷路而陣腳大亂;還可以干脆就在蟻陣里跺他幾腳,獲取掌控弱小生靈命運的快感。
但是,我早就沒有了這樣的沖動,我看一切動物的眼光已經(jīng)變得十分溫和?,F(xiàn)在,我對螞蟻——這個與恐龍差不多同時起源的古老物種,有著由衷的敬意。
我想,智慧的螞蟻王國的公民們,現(xiàn)在,會不會把我這個超級龐然大物視為仁慈的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