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美味巧妙結(jié)合
2006年1月,廣東的龐紅艷在丈夫李軍工作的書店附近開了一家小飯館,半年過去了,雖然她每天都很忙,但并不賺錢。
李軍在書店上班時發(fā)現(xiàn),雖然介紹烹飪的書籍很多,可是其中關(guān)于原料制作、原輔料用量和器具用法的介紹都比較模糊,如“少許”“適量”等詞,讓人很難把握。一位女顧客建議:“你們能不能進(jìn)一些配有光碟的烹飪書籍?那樣就可以在家邊看邊做,更容易學(xué),而且不浪費(fèi)時間和原料……”于是,書店老板進(jìn)了大量配有光碟的烹飪書籍,果然賣得很好。
龐紅艷和李軍受到啟發(fā):既然帶光碟的烹飪書籍很受歡迎,開一家既賣書又教顧客烹飪的特色店,生意肯定不錯。
形式新穎很受歡迎
經(jīng)過近兩個月的籌備,龐紅艷搜集了1000多冊烹飪書籍。她將店鋪改裝成3個區(qū)域:一是“休閑閱讀區(qū)”,顧客可以在此看書、抄錄食譜;二是“烹飪示范區(qū)”,即廚房,里面配備了現(xiàn)代廚具,店主在此示范,顧客可在此動手操作;三是“美食餐飲區(qū)”,顧客可以在這里品嘗剛做出來的美食。
2007年3月,龐紅艷的烹飪書店正式開業(yè),很快,許多好奇的顧客紛紛光臨,或選購書籍,或?qū)W烹飪。當(dāng)然,顧客需要額外支付一定的原輔料費(fèi),龐紅艷會親自示范,美味食品則由顧客在店內(nèi)食用或打包帶回家。
推出各種烹飪培訓(xùn)
龐紅艷發(fā)現(xiàn),一個常來光顧的小伙子是一家飯館的洗菜工,他閱讀有關(guān)烹飪的書籍,希望以后能當(dāng)廚師。龐紅艷受到啟發(fā),推出了烹飪培訓(xùn)服務(wù)。后來,龐紅艷在報紙上看到一篇報道,如今很多年輕人不會做飯,新婚生活有很大的困擾。不久,她又推出了“新婚烹飪培訓(xùn)”服務(wù),顧客不僅可以到店里學(xué)習(xí),而且可以打電話請烹飪師傅上門傳授技能。
樂趣多多顧客盈門
烹飪書店營業(yè)半年后,龐紅艷發(fā)現(xiàn),一些愛好烹飪的白領(lǐng),常帶著朋友來展示自己的廚藝——這里不但工具和材料齊全,同時省去了事后收拾廚房的麻煩。于是,龐紅艷又為這類顧客提供自助式烹飪服務(wù):如果顧客想自己炒菜,她會事先將所有原料備好,等顧客親自掌勺,炒好菜后,顧客便可以在“美食餐飲區(qū)”享用了。這種形式新鮮、獨(dú)特,而且能讓顧客真正享受到“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樂趣。
盡管龐紅艷相繼推出了各種服務(wù),但她的店鋪既然叫烹飪書店,重點還是賣書。她的店里擺滿了書架和書柜,分門別類地擺放著五花八門的烹飪書籍,每天顧客都很多。她說,其實,讓顧客自己動手烹飪,不僅能夠促進(jìn)他們的食欲,也能激發(fā)他們購買書籍的欲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