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苗園
[摘要]延安時期,博古擔任《解放日報》的社長。從《解放日報》創(chuàng)辦到改版再到進一步發(fā)展,博古的黨報思想在辦報的過程中逐漸形成,最終使《解放日報》成為一份大型中共中央機關報。博古在延安時期主辦《解放日報》的黨報思想主要有黨報應貫徹黨的精神,宣傳黨的活動,發(fā)揮“黨的喉舌”作用;密切聯系群眾,走“群眾辦報”的路線;黨報領導者應勇于打破固有的思想枷鎖,銳利改革,與時俱進。
[關鍵詞]延安時期;博古;《解放日報》;黨報思想
在中共黨史上,博古因是王明“左”傾錯誤路線的忠實執(zhí)行者,給黨和軍隊造成重大損失而成為人所熟知的人物。但是他對黨的新聞事業(yè)做出的杰出貢獻卻鮮為人知。博古的新聞生涯在其整個人生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別是1941年以后,博古在延安主辦《解放日報》既充分展現了他的新聞才華,使他的新聞生涯達到了頂峰,也對黨報事業(yè)做出了獨創(chuàng)性的貢獻。
博古黨報思想的逐步形成體現在《解放日報》的創(chuàng)立、改版和進一步發(fā)展的過程中。他在重慶時親眼看到了《新華日報》被國民黨百般刁難的情況,萌發(fā)了想在延安創(chuàng)辦一份大型日報的設想,希望“以便毫無保留地將我黨的主張傳播到全國全世界去”。1941年1月,中國人民的抗日戰(zhàn)爭進入最困難的階段。為適應復雜多變的斗爭形勢,毛澤東同志和中共中央高瞻遠矚,決定將延安的《新中華報》和《今日新聞》合并,出版一份大型黨中央機關的日報——《解放日報》,并任命博古為社長。1941年5月16日,第一份《解放日報》在延安誕生。博古銘記著毛澤東在創(chuàng)刊號的發(fā)刊詞中提出的宣傳黨的總路線的使命和根本任務,嘔心瀝血主辦《解放日報》。作為革命根據地的第一份大型報紙,《解放日報》要成為重要的思想輿論陣地以及團結群眾、打擊敵人的有力武器,是沒有經驗可借鑒的。作為王明路線曾經的擁護者和執(zhí)行者,博古雖然在遵義會議后知過能改,接受了以毛澤東為首的正確路線,但是他思想上的教條殘余還沒有徹底清除。尤其是在如何辦好黨報方面,博古還缺乏理論上的認識和實踐經驗。同時博古有留蘇的經歷,見到過蘇聯的報刊和報紙,認為《解放日報》作為一份大型中央機關報,就應有大報的氣派。所以他的辦報方針基本照搬蘇聯《真理報》、國內《大公報》的一些做法,片面追求形式上的“城市化”和“正規(guī)化”,這樣就使《解放日報》在辦報初期出現了一些問題。在創(chuàng)辦《解放日報》的過程中,他把大量篇幅集中在報道國際新聞上,還發(fā)表了不少相關的社論。1942年初,一些對報紙的不同看法和批評意見從各種渠道匯集到博古這里。報紙的不足主要是版面安排不當,對黨的方針政策沒有及時宣傳和凸顯其重要地位,并對國內新聞關注不夠,尤其是對陜甘寧邊區(qū)情況的報道更是少之又少;報紙內容聯系群眾聯系實際不緊密;新聞稿的寫作上存在著形式主義和主觀主義等文風問題。
針對《解放日報》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中共中央政治局決定對《解放日報》進行改版。博古多次誠懇檢討,虛心聽取來自各方面的建議,全力配合黨中央的改版工作。通過整風運動,博古發(fā)現自己主觀主義和宗派主義的錯誤觀點,清理了脫離實際、脫離群眾的錯誤傾向,認識到《解放日報》之所以存在這些缺點和不足,與自己當初的指導思想密切相關。1942年4月1日,改版后的《解放日報》發(fā)行并發(fā)表社論《致讀者》。改版后的版面重新做了安排,布局合理,內容豐富,文風大有改觀,得到了黨中央和廣大群眾的好評。博古深切體會到解決了辦報人的指導思想,使報紙符合黨宣傳的需求,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報紙才會得到廣大群眾的支持。所以博古在改版后的《解放日報》上發(fā)表了大量的文章,如《把我們的報紙辦的更好些》、《黨與黨報》、《提高一步》、《給黨報的記者和通訊員》、《黨報的記者要注意些什么問題》等。這些重要文章都閃爍著博古黨報思想的熠熠光輝,對推動《解放日報》成為一份真正意義上的黨報有著功不可沒的作用。1944年的2月6日,《解放日報》發(fā)表了社論《本報創(chuàng)刊一千期》,標志著創(chuàng)辦一張完全的黨中央機關報的工作至此完成。從《解放日報》決定開始改版到發(fā)表《本報創(chuàng)辦一千期》,博古的黨報思想在他發(fā)表的大量有關黨報思想的文章中和辦報的實踐中逐漸形成。
縱觀博古主辦《解放日報》的過程,貫穿其中的辦報思想是:把《解放日報》辦成一份真正意義上的黨報。博古將《解放日報》作為宣傳黨報思想的主陣地,認真思考并積極實踐他的黨報思想。
1.黨報應貫徹黨的精神,宣傳黨的活動,發(fā)揮“黨的喉舌”作用
博古在《致讀者》社論中對“什么是黨報”進行了深刻的論述,指出報紙必須“貫徹著堅強的黨性”。 [1]同時他還要求“不僅要在自己一切篇幅上,在每一篇論文,每條通訊,每個消黨的政策黨的動向密切相連,呼吸相同,是報紙應該成為實現黨的一切政策,一切號召的尖兵、倡導者?!盵2]這就是指黨報必須以實現黨的政策為核心,以宣傳黨的活動為中心。在這篇文章中,博古還提出黨報必備的四個品質——黨性、群眾性、戰(zhàn)斗性、組織性。在《黨與黨報》一文中,博古明確指出:“報紙是黨的喉舌,是這一個巨大集體的喉舌。在黨報工作的同志,只是整個黨的組織的一部分。一切要依靠黨的意見辦事,一言一動,一字一句,都要顧到黨的影響?!逼渲邪褕蠹埍茸鳌包h的喉舌”的說法,令人耳目一新,被新聞工作者和干部群眾所認可接受。1944年2月16日,博古在撰寫的社論《本報創(chuàng)刊一千期》指出:“我們的重要經驗,一言以蔽之,就是‘全黨辦報四個字?!痹谕?0月11日博古的社論《黨報記者要注意什么問題》中,指出黨報記者“要用黨的立場黨的觀點去分析問題”,做好“黨的耳目喉舌”的角色。博古的這些觀點都鮮明地指出作為一份黨報,應一切以黨的方針、路線、政策為主。黨報的記者必須在宣傳黨的一切活動中積極發(fā)揮自己的作用,使一份黨報具有黨性、群眾性、組織性和戰(zhàn)斗性。
2.黨報應密切聯系群眾,走“群眾辦報”的路線
博古主辦《解放日報》期間,博古不僅強調“全黨辦報”的思想,而且大力倡導“群眾辦報”的思想。黨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這也就決定了黨報也要為人民群眾服務。為此,博古在黨報“如何為群眾服務”的問題上提出了許多有益的觀點,例如“就必須把報紙辦成人民的報紙,反映群眾的生活和要求,介紹群眾的活動和創(chuàng)造”[3]“要征求讀者對報紙的意見,語言文字力求通俗,適合讀者口味,使報紙真正成為廣大群眾所喜聞樂見” [4]。博古還十分重視黨報副刊的建設,“要經常提供給有益人民的精神食糧”[5]。因此他要求副刊應大眾化、通俗化,文章應內容豐富、生動活潑,短小精悍。為實踐上述的思想,博古首先建立了一支吃苦耐勞、素質好、業(yè)務強的新聞隊伍。其次博古鼓勵記者走出編輯部,密切聯系群眾,深入到群眾的真實生活中,深入到沸騰的革命實踐中,“作為一個黨報的記者到地方去采訪,千萬不要像公雞那樣,跳到墻頭上,咯咯咯地高啼就拍拍翅膀走了,而是要像母雞那樣,每到一個地方就要下蛋孵小雞”。[6]黨報記者應樹立為群眾辦報的理念,主動積極地深入到鮮活的群眾生活中挖掘素材,汲取養(yǎng)料,學會傾聽人民的建議。最后博古十分重視群眾意見對辦好黨報的重要作用,《提高一步》論述的就是此內容。在博古群眾辦報思想的指導下,全體黨報新聞工作者力爭把辦報工作推向全體群眾,使人民群眾成為報紙建設的重要參與者。
[參考文獻]
[1]吳保樸,李志英.秦邦憲(博古)傳 [M].中共黨史出版社,2007年6月第1次
[2]王潤澤,王潔.中共中央機關報——延安《解放日報》[J].新聞界,2013年第17期
[3]萬京華.博古與延安《解放日報》[J].采寫編,2007年第1期
[4]陳家鸚,邵曉秋.博古嘔心瀝血主辦《解放日報》[J].黨史博采,2004年第12期
[5]張江江.博古的新聞實踐與新聞思想研究 [D].2006年5月
注釋:
[1]博古:致讀者[N] 解放日報 1942-4-1
[2]博古:致讀者[N] 解放日報 1942-4-1
[3]博古:提高一步[N] 解放日報 1945-5-16
[4]博古:提高一步[N] 解放日報 1945-5-16
[5]博古:提高一步[N] 解放日報 1945-5-16
[6]李志英:博古傳[M]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 1994:436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留蘇群體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13XKS00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