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圓圓
有一次聊天,朋友問我:“你一路為什么走得這么順?”我自己想了很久,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從來沒把漂亮當(dāng)回事兒。從小,別人夸我好看的時候,我會覺得害羞,頻繁了,甚至有一點點反感。所以我從不會主動去利用這一點,或為此沾沾自喜。之所以會這樣,主要是因為我的父母一直在告訴我,外在這一點不重要,一定不要去在意這個。
我家在北京豐臺西五環(huán)外原航天部下面的一個研究所的大院里。那是一個特別大的院子。我爸研究電機,我媽做無線電,我哥學(xué)的是軟件,嫂子和姑姑是物理老師。這個家里除了我,全是理工科出身。
跟別人家相比,我們家有些方面很奇怪。我們家從來不給孩子壓歲錢。小時候,爸媽一直把工資裝在一個錢包里,放在家里一個抽屜里,也不上鎖。需要時,他們不管,都是我和我哥自己去拿。深知我們家收入水平很一般,父母掙錢不容易,所以我和我哥從來不會多拿錢,我倆心里很清楚,父母給的這份信任,比多少錢都重要。
我第一次去拍廣告試鏡,他們都不管,是我哥陪我去的。入行至今,我爸一直沒覺得我是個影視明星。有時別人打電話來,說圓圓怎樣怎樣,他就說:“嗨,她那就是瞎玩兒。”有一段時間,網(wǎng)上突然有很多關(guān)于我的不好的傳言,我爸的同事就打電話來問,盡管我爸心里也不好受,但他從來不問我,提都不提。
記憶中,我印象最深的畫面,就是小時候我爸騎車帶著我和我哥,我坐橫梁上,我哥坐后座上。永遠(yuǎn)都是我爸帶我們逛商場,我媽從來沒有。我媽身體不太好,自從姥姥過世后她就很少出門了。小時候,我挺不開心的,我很羨慕別人可以和媽媽一起逛街一起玩。后來慢慢我就接受了,我知道媽媽有她自己需要的生活,這種理解也正是我成長中必須要面對的。
我爸是清華大學(xué)的畢業(yè)生,在單位是領(lǐng)導(dǎo),他為這個家庭付出太多,但從沒有一句怨言。我和我哥的學(xué)校離家很近,中午我們都回家吃飯,我爸每天都要從單位趕回來給我們做飯。我跟我爸單獨聊天的時候很少,可能我們說得最多的就是今天吃什么。
我從我爸身上學(xué)到的最重要的品質(zhì),就是付出。我覺得付出在每個人的生命里天經(jīng)地義,為親人,為愛人,為朋友。這一兩年,我也在反思,我希望在為家庭付出的同時,也能平衡好自己的人生。我的人生道路的選擇,跟媽媽有很大關(guān)系。我跟她之間有很深的依賴,就是因為我太牽掛媽媽,所以我總是會想——必須待在她身邊。她太需要保護和照顧了。我把所有的耐心和愛都給了她。
有人說,孩子來到這個世上,不是討債就是還債的。我不想說家庭是我工作的動力,我的動力是希望看到自己有更多的可能性。家庭對于我來說,更多的是一份責(zé)任。為家里買點什么、做點什么,工作之外陪伴家人,是我最愛做的事。我想有一天,我可以無怨無悔地說:我對父母,沒有任何愧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