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龍
【導語】
物雖不語,卻深蘊哲思。這哲思是有關自然的,更是有關人生的。從物身上,我們能夠學到做人的態(tài)度,面對世事變遷的態(tài)度,面對生活的態(tài)度。物雖不語,卻已經勝過千言萬語。
選文1 愿心長青
天冬草
吳伯簫
一
我喜歡天冬草,要以初見了天冬的那次始。說來就須回矚遠遠的過去了。那還是冬天,在一座花園的客廳里,圍爐閑話的若干人中有著園主的姑娘在。她是光艷照人的,印象像一朵春花,像夏夜的一顆星,所以還記得清楚。記得座邊是茶幾,隔了茶幾擺得琳瑯滿目的是翡翠屏,是透剔精工的楷木如意,是漆得亮可鑒人的七弦琴。而外,再就是那么幾架盆栽了。記得先是細葉分披的長長垂條惹了我的注意,又看見垂條間點綴了粒粒滾圓的紅豆,好奇,因而就問起座側光艷的人來:“是什么草?”
“這紋竹么?——噢,叫天冬草呢?!?/p>
“可是冬夏長青的?”
“嗯,正是,冬夏長青的。”
“結種子的吧?”
“啊,結種子。這紅豆就是?!?/p>
“紅豆?‘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可就是這——”
那邊略一遲疑,微微紅了臉,像笑出來了幾個字似的說:“大概不是。”
“總會種了就出吧?請摘我?guī)最w?!?/p>
就那樣從水蔥般的指端接過來,握了一把珊瑚色珠圓的種子,我與天冬結了緣。于今,轉眼已是十年了。望回去多么渺茫,想來又多么迅速的歲月??!
二
在故都,廠甸,毗連的書肆堆里,我曾有過一爿很像樣的書齋來著。屋一門兩窗,同別人分擔也有個恰恰長得開一株老槐樹的小小庭院。屋里兩三架書,桌一幾一,數把雜色坐椅。為粉飾趣味,墻上掛了幾幅圖畫;應景兒跟了季節(jié)變化也在花瓶水盂里插幾枝桃杏花,散亂地擺幾盆擔子上買的秋菊之類。雖說如此,那自春及冬稱得起長期伴侶的卻是一盆天冬草哩。
提起那盆天冬,也是有來歷的。原初一個柔性朋友,脂粉書報之暇,很喜好玩那么幾樣小擺設,窗頭床頭放幾棵青草紅花。人既細心,又漂亮,花草都仿佛替她爭光,賺面子;凡經她親手調理出來的,無不喜笑顏開帶一副欣欣向榮的生氣。她有的一棵天冬,就是早早替她結了累累紅豆抽了長長枝條的。后來,這位朋友出嫁,屋里花草就成了九霄云外的玩意了。未能忘情,她才一一替它另找了主,分送了朋友。結果我有的就是那盆天冬。
一則自己愛好,再則也算美人之遺,那盆天冬,就在那一個冬天得了我特別的寵幸。施肥哩依時施肥,灌溉哩勤謹灌溉。梳理垂條,剪摘黃葉,那愛護勝過了自己珍藏的一枝羽箭,同座右那張皺眉苦思的貝多芬像哩。朋友來,總喜歡投主人所好,要竭力稱贊那天冬,并將話遠遠牽到那前任的園丁身上,扯多少酸甜故事。因此,天冬在朋友當中便有了另一番情趣。那綠條紅豆間也就常?;沃粋€渺不可企的美的影子了。
三
現在,且將一盆天冬擺下,書室里也安排個往日的樣子吧。管它外面偷偷擠來又偷偷擠去的是魑魅還是魍魎哩,進屋來好好收拾一下殘夢要緊。敝帚千金,自己喜歡的就是異珍。出了門,盡管是千萬個人的奴隸,關起門來,卻是無冕的皇帝哩。怎么,有天冬草在,我便有壯志,便有美夢,便有做伴麗人;書,文章,愛情友誼也有吧,自己就是宇宙了呢。怎么樣,小氣的人啊,你瞧這天冬草!
人,往往為了小人伎倆而忿慨,碰了壁便喪氣灰心,其實干嗎呢?木石無知,小人非人,為什么要希冀糞土里會掏得出金呢?與其有閑去盼黃河水清,烏鴉變白,還是憑了自己的力去鑿一注清流養(yǎng)一群白鴿的好。煩人的事先踢開,且禱祝著心長青,有如座側天冬草;并以天冬草紅豆作證,給一切抑郁人鋪襯一條坦蕩的路吧。
一九三四年八月廿八日,萬年兵營雨夜
(選自《吳伯簫散文》,有刪改)
[含英咀華]
文章分三個部分寫天冬草,第一部分寫初見天冬草,第二部分寫友人贈天冬草,第三部分寫自己關于天冬草以及人生的感悟。這三個部分除了以“天冬草”這一線索貫串以外,看似并不相關。其實它們有著密切的內在關系:天冬草無論環(huán)境如何都長青,人也應該如此。
[思考練習]
1.根據文意,概括出“我”“喜歡天冬草”的原因。
2.“那綠條紅豆間也就常?;沃粋€渺不可企的美的影子了”這句話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3.你如何看待作者的“管它外面偷偷擠來又偷偷擠去的是魑魅還是魍魎哩,進屋來好好收拾一下殘夢要緊”這種人生態(tài)度?
選文2 艱苦成長
老舍家的老棗樹
舒 乙
小楊家胡同八號院是老舍先生的出生地,院里有一棵老棗樹,樹齡比老舍本人大多了,而且一直活得好好的。算下來,它起碼有一百二三十歲了,還在結紅棗;而老舍先生只活了67歲,差不多只相當這棵樹年齡的一半。樹長得已經遠遠高過房脊,房子原來就不高,看樣子,它比房子要高出差不多三倍。枝葉茂盛,樹干長得比臉盆還粗,樹皮斑駁,年月的滄桑留下了深痕,顯得老而彌堅。
這棵老棗樹的榮幸是老舍先生寫過它。它是記憶,記憶著一位作家的可愛而又可憐的年邁母親和她的小家。它是性格,包含著那所破房和兩棵老棗樹托起的精神:咬牙,好強,不向命運低頭的尊嚴。它是歷史,見證了一段不屈不撓的平民奮斗史。正因為此,我差不多每年都要到那兒看看它,偷偷瞧瞧這位老樹爺活得怎么樣。萬幸,它始終活著。
可是,可是……去年,我再去時,幾乎不能相信我的眼睛:老樹不在了。它已被齊根伐去!地上只剩下一團洗衣盆大小的樹樁,極圓,鋸口整齊而新鮮,除此,什么都沒有了。我不知道,這里發(fā)生了什么。為什么會發(fā)生。干嗎要這樣。它還活著呀。也許是這個小院子連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都不是,不受保護,雖然是老舍先生的誕生地,而且被寫進了三部著名的文學作品,其中有《四世同堂》和《正紅旗下》。
我不明白,也無從求證。
就這樣,老棗樹從地球上永遠消失了,像過去的主人一樣,都死于“非命”。
確實很有象征意義:一場悲劇。
1937年,老舍先生在青島和濟南開始寫他的自傳體長篇小說《小人物自述》,因戰(zhàn)事只開了個頭而沒寫完。這部小說非常翔實地記述了他自己出身地的一切,包括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連這棵棗樹也在內。相比之下,《小人物自述》對小院的記述甚至比《四世同堂》里的描寫還要詳細。
他是這么寫的:“院里一共有三棵樹:南屋外與北屋前是兩棵棗樹,南墻根是一棵杏樹。兩株棗樹是非常值得稱贊的,當夏初開花的時候,滿院都是香的,甜酥酥的那么香。等到長滿了葉,它們還會招來幾個叫做‘花布手巾的飛蟲,紅亮的翅兒,上面印著勻妥的黑斑點,極其俊俏。一入秋,我們便有棗子吃了;一直到葉子落凈,在枝頭上還發(fā)著幾個深紅的圓珠,在那兒誘惑著老鴉和小姐姐。及至到了中秋節(jié),我們即使沒能力到市上買些鮮果子,也會有些自家園里的紅棗與甜石榴點染著節(jié)令?,F在,三棵樹里只剩下了南墻根的一棵老棗樹?!?/p>
描述了這些之后,老舍先生平靜而悲涼地道出了自己的感受:“這些個記住不記住都沒大要緊的圖像,并不是我有意記下來的,現在這些記述也并不費什么心力;它們是自自然然地生活在我的心里,永遠那么新鮮清楚。一張舊畫可以顯著模糊,我這張畫的顏色可是仿佛滲在我的血里鑄成的?!?/p>
瞧!這棵老棗樹多有地位。它是象征,象征著一位貧兒的艱苦成長環(huán)境。
(選自《文匯報》2011年5月5日)
[含英咀華]
文章明寫棗樹,實寫老舍。在文中,棗樹所蘊涵的意義作者并不隱晦,而是非常顯豁地點明,且耐人尋味和探索。老舍的偉大精神是與他的作品同在的,這些文學史上的經典永遠閃耀著璀璨光芒。
[思考練習]
1.“我這張畫的顏色可是仿佛滲在我的血里鑄成的”一句蘊涵了老舍怎樣的情感?
2.文章后半部分引用了老舍《小人物自述》對這棵棗樹的描寫,有什么好處?
3.文章標題是“老舍家的老棗樹”,根據文意,分析“棗樹”在文中的作用及意義。
選文3 生命歸處
哀楓樹
梁實秋
我每至西雅圖,下榻士耀文薔家。我六樓上的寢室有兩個窗子,從南窗遠眺,晴朗時可以看到高一萬四千余英尺的瑞尼爾山峰清清楚楚地浮現在天空中,山巔終年積雪,那樣子很像日本的富士山,而其懸在半空的樣子又有一點像是由我們的岳陽樓之遙望君山。西窗外,則有兩棵大樹駢立,一棵是杉,一棵是楓,根干相距約有十英尺,枝葉則糾結交叉,相依相偎如為一體。兩棵樹都高約五丈,雖非參天古木,亦甚莊嚴壯觀。尤其是那棵楓樹,正矗立在我窗前,夕陽西下,幾縷陽光從樹葉隙處橫射過來,把斑斕的葉影篩到窗幕上面。窗外的樹,窗內的人,朝夕相對,默然無語。
楓樹的種類很多,據說一百五十種以上。我們這棵楓樹是最普通的一種,自阿拉斯加至南加州一帶無處無之,是屬于大葉楓的一類。葉厚而大,風過颯颯作響,所以此樹從木從風。能制楓糖的是屬于另外一種,“霜葉紅于二月花”的則又是一種。我們中國詩人所常吟詠的是丹楓,又名霜楓,亦謂江楓。張繼的《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以及劉季游的《登天柱岡詩》“我行誰與報江楓,旋擺旌旗一路紅”,都是有名的詩句。其實,紅葉不限于楓,凡是樹根吸取土中糖分過多,驟遏霜寒即起化學作用而呈紅色,既非以紅顏嬌艷取悅于人,亦非以憔悴之容惹人憐惜。
楓樹不僅落葉煩人,春天開的小花,謝后散落如雨,而且所結的果實有翅,乘風滴溜溜地到處飛揚,落到草地上、石縫里、路邊,隨地萌芽生長,若不勤加拔除,不久就會成為一座楓林。易經說:“天地變化,草木蕃。”楓樹之雄厚的蕃息力量,正是自然之道。不過由萌芽而滋長,逃過多少災難,然后才能成為一棵幾丈高的大樹。楓樹在我們需要陰涼的時候,它給我們遮陽,到了冬天我們需要溫暖的時候它又迅速地脫卸那一身的濃密大葉,只剩下干枝光桿在半空寒風中張牙舞爪。它好知趣,它好可人!
但樹也有旦夕禍福。我這次回到西雅圖來,隔窗一望,那棵楓樹不見了!再探頭望下來,一塊塊的大木橛子、大木墩子,橫七豎八地陳列在木柵邊。一棵樹活生生地被鋸成了幾十段!那棵杉,孤零零地立著,它失掉了貼身的伴侶,它比我更難過。
原來是今年春天,樹該發(fā)芽的時候,這棵楓樹突然沒有發(fā)出芽來,有氣無力地在頂端冒出幾片小葉。請了三位樹醫(yī),各有不同的診斷。一位說是當年造房子打地基傷了樹根,一位說是草地施肥殺莠使它中了毒,一位說是感染了無名的疾病。有一點三位完全同意:樹已害了不治之癥。善后是必須立即辦理,否則恐難久立,在風雪怒號之中它會訇然仆地。鄰居測量形勢,所受威脅最大。于是三家比價,以二百五十元成交,立即伐木丁丁了。言明在先,只管鋸成短橛,不管運走。木橛的最大圓周是八英尺有余,直徑約二英尺半。唯一用途是當柴燒,分期予以火化??墒歉刹?,那工程不小,怕只好出資請人把它一塊塊地運走了。
現在我的窗前沒有東西遮望眼,一片空虛。十年樹木,只能略具規(guī)模,像這棵楓樹之枝葉扶疏,如張巨蓋,至少是百年以上物。然而大千世界,一切皆是無常,一棵樹又豈能例外?“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選自《梁實秋散文集》)
[含英咀華]
作者首先著筆描寫窗前那棵與自己相依相伴的楓樹,流露出喜愛之情;然后交代楓樹有很多種類,突出了楓樹獨立的風骨;再寫楓樹落葉多、蕃息力量強,但知趣可人;最后寫窗前楓樹遭遇的厄運,并抒發(fā)了自己的人生感慨。
[思考練習]
1.請從語言表達的角度對第一自然段畫線文字進行賞析。
2.本文第二自然段援引了古代描寫楓樹的詩句,請分析其作用。
3.文章題目叫“哀楓樹”,請結合全文概括作者“哀”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