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宇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論語·述而》中的一句,其中“述”是指傳述舊聞,“作”是指創(chuàng)作。該句的意思是只闡述而不進行創(chuàng)作,相信并且喜好古代的東西。有人說孔子復古,有人說孔子保守,也有人認同孔子是改良主義者,但他的改良是“以復古為革新”。我們這個時代,是一個“進步”的時代,在不斷追求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我們一再走失卻不自知,一再迷路卻固執(zhí)認為那是太陽的方向?;赜^語文教學,亦然。
語文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四項技能的發(fā)展,其中尤以閱讀為重。在閱讀教學中如何解讀文本是教師普遍關注的問題,那么學生透過文本究竟應該學會什么呢?在筆者觀摩了眾多語文課堂教學以后,結(jié)合自身參加的教學實踐活動,大體總結(jié)出兩個方向:一是學會閱讀技巧。所謂閱讀技巧指的是如何在考試中答好閱讀題目的方法和能力,換言之,就是答題技巧。二是追求文本解讀的與眾不同。緊抓文章細節(jié)重新解讀語文課文。顯然,這兩種教閱讀的側(cè)重點都帶有極強的功利性。前者是以分數(shù)為目標,語文教學作為母語習得的過程,其教學范圍是極其廣泛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以獲得并學習,不單單只有考卷上的試題。換句話說,學生學會答題技巧就真正學會閱讀了嗎?后者看似是重視了閱讀本身,然而過分強調(diào)文本的細節(jié)會使學生漸漸失去對文本整體的感知能力。一些教師更是將學者挖掘的帶有啟示性的深刻觀點植入中學語文課堂,這一點是否妥帖還有待商榷。
中學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在閱讀中重視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正確導向,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想要達到這一目標,所謂的閱讀技巧是幫不上忙的,過于深刻的學者觀點也不是在幫助孩子樹立價值觀,反而讓孩子對既有的價值觀感到迷茫。所以教師要從學情出發(fā),充分考慮孩子心智發(fā)展的程度,對文本做出適當?shù)慕庾x,即述而不作。將文本原汁原味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不妄加創(chuàng)作,通過適當?shù)囊龑Ш统浞值膯l(fā),讓學生自己去感知文本。
正如“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萊特一樣”,同樣一篇文本不應該只有一個被規(guī)定好了的中心思想。對于文章每一個學生理解的層面不可能完全相同,甚至學生或許只能看到主旨的某一個方面,這都很正常。在課上可以組織討論,讓學生盡可能多地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對所有的觀點教師都不給予正誤的評判,只負責接收和引導,遇到值得商榷的觀點就讓大家進行討論。這樣一來,學生沒有了對標準答案的依賴,自然會開始思考。有了要思考的愿望,學生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自然會努力感知并認真體會,此時的文本對學生來說就不再是單純的文字,而是一個可以與之交流的鮮活的生命。學生能從中得到理性的啟示或者感性的審美體驗,這才是真正的閱讀。在發(fā)表觀點之前,學生會思考如何將自己的觀點清晰準確地表達出來,這也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例如:戴望舒的《雨巷》。上課時,我首先給學生朗讀了這首詩,然后讓學生自由朗讀,并思考:詩中描繪了怎樣一個人物形象,她讓你想到了誰?對于人物形象的把握學生們都做得很準確,大體可以概括為一個像丁香一樣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然而后一個問題學生們就眾說紛紜了,有說白素貞的,有說冷清秋的,有說林黛玉的,有說李清照的……從這些形象中不難看出學生的把握和聯(lián)想都比較準確:首先這些形象都是美的,其次她們都是或多或少地結(jié)著愁怨的,再次這些形象中有的是在作品中撐過油紙傘的。班上有一個同學的答案讓我感到意外,他說這個形象讓他想到了玉墨——《金陵十三釵》這部電影里的主人公,一個秦淮河畔的風塵女子。我覺得這個聯(lián)想有些不妥,所以追問了理由。他回答說:“因為玉墨是江南女子,舉手投足間帶著些許憂傷,而且她身處1937年的南京,日本侵略中國,首都南京淪陷,面對國難她惆悵,面對死亡她彷徨,她的笑里都帶著凄婉的哀傷?!边@樣的答案讓我震驚,聯(lián)系背景我們知道這首詩創(chuàng)作于1927年,大革命失敗以后作者用《雨巷》來紓解自己苦悶的情懷。讀完這首詩能夠聯(lián)想到一個帶有這樣時代背景的女性形象,作為語文教師的我都很難做到,但是我的學生做到了。即使他試卷上閱讀部分的分數(shù)不高,但誰能說他不會閱讀呢?至于“丁香”這個意象,我并沒有作為教學重點來突出它與愁怨的象征關系。因為丁香是本市的市花,它的花期是4、5月份,每年一到丁香的花期,全城到處都是盛開的丁香花,春風里都帶著迷人的香氣,那不是一個愁怨的氛圍。所以講到“丁香”這個意象的時候,我只是告訴同學們自古以來詩人們都喜歡借丁香來象征愁怨并舉例說明。這樣既不破壞學生對丁香花的既有印象,又豐富了學生對丁香花的了解,也講授了文學常識。這樣就做到了“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作者單位:吉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