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眼底知中風風險
據英國《每日郵報》近日報道,新加坡科學家發(fā)明一種通過眼底視網膜檢測即可預判腦卒中風險的方法。
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這種檢測方法通過對視網膜進行拍照,根據眼底因高血壓受損病變的嚴重程度,即可判斷一個人腦卒中風險高低。該眼部檢測方法十分方便,驗光師通過藥用滴眼液使被檢測者瞳孔放大,然后利用眼底照相機對視網膜拍照檢查,且費用低廉。(《39健康網》)
女性比60年前更高大
日前,英國負責監(jiān)督國民身形與尺寸變化的相關機構發(fā)布了一份報告。英國《每日郵報》對該報告進行詳細分析,并得出令人驚訝的結論:增加的不只是體重,還有身高。報告稱,近60年來,英國女性的服裝平均尺碼由40碼增至44碼,平均身高由157.5厘米增至162.6厘米,體重由61.68公斤變?yōu)?4.86公斤。
分析稱,女性的身形之所以變得更加高大,是因為胎兒在母體中吸收的營養(yǎng)比過去更多。至于體重增加,則是因為60年前的生活節(jié)奏沒有如今這么快,且過去身形較小所以體重更輕。(《生物谷》)
科學家發(fā)明人造視網膜
美國的研究人員近日創(chuàng)造了人類視網膜組織的三維補充物,這可能為盲人帶來光明。
視網膜組織中的功能性感光細胞,能夠對光做出反應,然后將它轉化為視覺圖像。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發(fā)明是從患有特定視網膜疾病的患者體內提取干細胞,并一次性培養(yǎng)上百個微型視網膜。這使得科學家們能從人體組織中直接研究視網膜疾病的成因。這一研究的潛力還在于有望培育出新材料取代病態(tài)或死亡的視網膜組織,從而恢復視力。(《環(huán)球網》)
新技術能“聞出”肺癌
近日,美國科學家發(fā)明了一種新的檢測設備,可對呼氣進行分析,進而判斷一個人是否患有肺癌或肺癌的嚴重程度。這種新檢測設備由金納米粒子組成,名為“納米鼻”,是非常靈敏的氣味識別器,而且使用非常簡便:病人向氣球吹氣,然后“納米鼻”對這些氣體進行檢測識別。研究人員表示,癌細胞能產生特殊的化合物,這些化合物能進入血液,引起病人血液化學成分和呼氣的變化?!凹{米鼻”能夠分辨出肺癌病人呼氣中的特殊化合物成分,進而可以篩查出一個人是否患有肺癌。(《東北網》)
孕婦養(yǎng)綠植 孩子智商高
西班牙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經常在綠色植被覆蓋的地方休閑活動,孕婦將來生出的寶寶更重、更聰明。此前,德國科學家的一項研究還指出,辦公室綠化不僅能提高空氣質量、降低污染物和噪音,還有助于緩解職員頭疼、緊張等癥狀。
為了寶寶的健康和智商著想,孕婦要增加戶外活動,在空氣好時經常到公園散步,多接觸自然;也可以在自己的辦公桌上放些綠植,這不僅能開闊工作思路,還能保持身心愉悅。(《光明網》)
一人壓力大 旁人都受累
德國科學家發(fā)現(xiàn),處在壓力中的人可能會將這種感受傳遞給別人。
研究人員召集了362人參與雙人試驗,其中一人接受心理應激反應測試,另一人作為觀察者。接受心理應激反應測試的人需要完成一項艱難的心算任務并參加一次模擬的工作面試,另一方通過單向的鏡子或視頻監(jiān)控器得以觀察到前一個人的各種反應。
結果顯示,通過單向鏡子或視頻監(jiān)控器觀看的人,體內皮質醇含量會上升26%~30%。這就表明,當人們通過屏幕看到其他人應對壓力時,自身也會對壓力做出應激反應。(《搜狐網》)
新分子能檢測用藥量
瑞士研究人員開發(fā)出一種能監(jiān)測血液中藥物濃度的分子,有望讓患者在家自檢藥物攝取是否過多。
研究人員介紹,該分子一遇血液就會發(fā)光,用普通的數(shù)碼相機即能判別顏色,無需專業(yè)器材。當該分子周圍不存在相關藥物成分時,分子所含的蛋白質受體會與其他分子結合,分子呈現(xiàn)紅色。當該分子周圍存在相關藥物成分時,蛋白質受體會選擇性地與藥物成分結合,把藥物成分類似的分子分離,同時熒光色素分子也會被熒光素酶分離,此時分子呈藍色。(《健康中國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