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
溺愛,是毀滅性的一種愛
當年,夢鴿生下兒子的時候,李雙江已經(jīng)58歲,老年得子,欣喜之情自然無法言表。他給孩子取名“天一”,寓意天下第一、天下唯一,寄托了對兒子的殷切期望。他自己也多次在采訪中說起自己對這個孩子的寵愛——“這孩子是早產(chǎn)兒,一出生就被送到了保溫箱里,我守著保溫箱三天三夜沒合眼,就怕護士不小心踢掉保溫箱的電線……”“孩子犯了錯,有時候真想打,可是舉起手來又放下了,不舍得,是真的不舍得,還沒有打,自己的眼淚就先掉下來了……”“現(xiàn)在的孩子都有個性有棱角,他不聽你的話是正常的,他聽你的話才是怪事……”在早年東方衛(wèi)視播出的一段關于李雙江的家庭錄像中,李雙江伏地為馬,招呼走路還不穩(wěn)的兒子:“來,兒子,騎爸爸,讓爸爸滿足一下!”著名歌唱家楊洪基回憶說:“這孩子小時候我見過,很漂亮的一個孩子,就是脾氣太大,有一次和他爸爸吵架,又踢又打他爸爸,我當時就對雙江說你怎么容許他這樣,雙江說:‘小孩兒不懂事嘛’……”
如果,一個家庭中,父親和母親,有一個人承擔起教育的責任,就是通常說的,嚴父慈母或者是慈父嚴母,那么孩子心里就會有所畏懼,斷不敢為所欲為。但是在李天一家里,除了父親的寵愛之外,母親夢鴿對這個兒子,也是愛得沒有原則,幾乎是有求必應。用她身邊朋友的話說就是:“夢鴿一看見這個兒子,就什么辦法都沒了。”
網(wǎng)上一直流傳著一張李天一和一輛經(jīng)過改裝的寶馬車的合影,那輛車,僅改裝費就花了30多萬元。這是兒子14歲生日時,夢鴿送給他的生日禮物。早在小學五六年級時,李天一就可以花掉1萬多塊錢用來改裝自己的自行車。夢鴿出身貧寒,獨自來北京學習聲樂,租住地下室,那段艱難的時光在她心里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所以現(xiàn)在自己家有條件了,她就不想讓兒子再經(jīng)歷自己當初的窘迫,總希望盡量滿足兒子的每一個愿望。尤其是,當兒子和她說幾句甜言蜜語或撒個嬌后,她就無法對兒子堅持原則了。
甚至,兒子在美國讀書期間,因為經(jīng)常違反學校的管理條例而被開除回到北京的時候,夢鴿夫婦不但沒有給予兒子應有的教育和懲罰,還應兒子的要求幫他在中央民族樂團開了個所謂的“歌友會”,并為此請來了郁鈞劍、魏金棟、呂薇等音樂名家來為兒子捧場。演出高潮,原本坐在觀眾席正中的李雙江,竟然像個小粉絲一樣,跑到第一排,跟著音樂晃動手里高舉著的寫著李天一名字的牌子。
到現(xiàn)在,夢鴿最后悔的一件事情就是:“本來我們一家三口在三亞度假,這孩子說要和朋友聚會,就提前回來了,如果當時我們不允許他提前回來,就不會發(fā)生這件事兒。”而事實上,李天一早就知道用什么方法能讓父母對自己有求必應。這一次,他想提前回北京和朋友相聚,他對母親夢鴿說:“這次春節(jié),我本來打算哪兒也不去,就陪著爸爸媽媽,可是這些朋友都是很長時間沒見面的朋友,他們專門到北京來看我,我不回去,就顯得太不夠意思了?!眱鹤舆@么一說,夢鴿立即給他訂了獨自回京的機票,結(jié)果兒子回京的當天晚上,就和朋友去酒吧喝酒,才有了后來這一系列事件的發(fā)生。事發(fā)之后,夢鴿一直在自責:當時就不應該同意他一個人回來!
這次強奸案發(fā)生后,夢鴿在多個場合都強調(diào)兒子是個好孩子,善良、忠厚、講義氣、愛父母,就是有時候脾氣不好、要面子、易沖動,此言非虛。據(jù)李天一的老師、同學反映,李天一雖然在學校里和別的同學打過架,但確實不是什么壞孩子,平時對待同學很友好,對班里的事情也很積極。同學透露,李天一曾經(jīng)掏出自己的零花錢,用來資助一位家境貧困的同學,還幫著這位同學和人打過“招呼”:“不許任何人欺負他。”而李天一的家庭英語老師,也曾經(jīng)在文章里回憶,有一年年三十,李天一特地去她家給她拜年,她恰巧不在家,于是大年初一的下午,李天一再次去她家,依次向她的公公、婆婆、先生還有她拜年。在這位老師的眼里,“天一是一個乖巧、懂事的孩子”。
是的,沒有孩子是天生的壞人,但是李天一,這樣一個本質(zhì)善良忠厚的孩子,為什么最終卻成了一個強奸犯呢?是因為父母沒有原則的溺愛,沒有幫他建立起行為的邊界,知道什么可為什么不可為,讓他以為不管自己犯了什么錯,都可以得到父母的庇護和原諒。
夢鴿說:“是我害了這孩子。”只是,她明白這一點,是用兒子10年牢獄的代價換來的。
只注重成才,不注重成人
夢鴿對兒子寄予厚望,在一次采訪中,李雙江曾經(jīng)說過:“他媽媽給他定的目標很高:得諾貝爾獎,當大人物?!贝_實,李天一在很多方面都表現(xiàn)出一定的天賦,上小學時就達到鋼琴九級,英語單詞隨隨便便就能記幾千個,10歲就加入國家冰球隊,曾經(jīng)在全國級的各種鋼琴、書法、冰球比賽中摘金奪銀,是北京海淀書法協(xié)會年紀最小的會員,他的書法作品曾經(jīng)被專業(yè)人士評價為“孺子可教,前途無量”……這一切,都讓對兒子寄予厚望的夢鴿感到欣慰和驕傲,在她的概念里,兒子幾乎是一定會成為一個不平凡的人物的,而她這個母親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給兒子“成名成家”的道路掃平一切障礙,給兒子請最好的老師,讓兒子接受最好的教育……至于孩子的品質(zhì)、性情,相形之下,就顯得不那么重要了,父親李雙江曾經(jīng)很自信地表示:“孩子總歸是學不壞的,因為我們給他的東西都是正面的……”
這樣的父母,這樣的教育理念,也許讓今天的結(jié)果幾乎成為一種必然。
在北京海淀區(qū)的解放軍藝術學院家屬院中,“小石頭”的名字幾乎無人不知,“小石頭”是李天一的小名。
大家對小石頭的印象,基本是“兒子比老子架子大得多”,而且“性子急,脾氣沖”。與小石頭同住一棟樓的一位老人說,有時小石頭忘記帶家里鑰匙,就會著急地用腳使勁踹一樓的防盜門。
小石頭六七歲時在院里修自己的玩具三輪車,擋了并不太寬的路,一位軍藝的老教授將他的小三輪車搬至路邊,小石頭不依不饒,直喊:“我爸爸是李雙江!”老教授則回擊說:“你把你爸爸叫來,看我敢不敢!”小石頭方才作罷。
在李天一就讀的中關村第三小學,李天一不算尖子生,但是他打人的事情卻人人皆知,起因是一個女生負責全年級的值周,發(fā)現(xiàn)李天一違紀,就記錄了下來,李天一所在的班級被扣了分,于是李天一和女生發(fā)生了“肢體沖突”。事后,李雙江給學校“打招呼”,希望“教育教育就行了,就別給班級扣分了”。
小學畢業(yè)后,李天一進入人大附中,在同學們的眼中,他僅僅是一個“全年級成績倒數(shù)的小胖墩兒”,他留給同學們的印象是從來不按要求穿整套的校服,而是一件黑色的耐克連帽衫,搭配一條校褲,也從來不在學校的食堂吃飯。
至于李天一為何沒讀完初中就選擇了出國,他的一位同學說:“他打了一位老師,在人大附中待不下去了,才去美國的?!?/p>
這一切,都沒有引起夢鴿的重視,她知道兒子“脾氣不好、容易沖動”,但這些和孩子最終能成為一個人才的目標和前景比起來,顯得是那么微不足道。甚至在兒子因為不能遵守學校規(guī)定而被美國學校開除的那個夏季,她還為孩子舉辦了一場個人演唱會,當時一位朋友曾經(jīng)善意地提醒夢鴿:“不能對孩子這樣,弄個專門的演唱會……太高調(diào)了?!眽豇澁敃r的反應是:“沒什么,讓他練練不怯場?!?/p>
僅僅是在這次所謂的演唱會之后的第19天,就發(fā)生了那次全國皆知的駕車打人事件——其間有目擊者看到打人者高呼:“誰敢打110?”李天一為此被收容教養(yǎng)一年。獲釋之后,父母不但沒有限制他開車,反而為他換了一輛價值130多萬元的新車。
如果在這么多次的事件中,哪怕有一次,能夠引起父母的重視和警醒,也許這個少年今日的結(jié)局都會改寫,可惜,沒有。打人事件發(fā)生后,他們改變的并不是自己的教育方式,而是請所謂高人給兒子改名字,但這個新名字并沒有如愿讓這個孩子消災避難,僅僅5個月后,一個叫“李冠豐”的少年因為涉嫌輪奸被批捕,他,就是曾經(jīng)的“李天一”。
父母的錯,讓兒子來買單
兒子涉嫌輪奸,這對于夢鴿來說,第一反應是絕不能接受,所以,在最初的一段時間,她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怎么給兒子脫罪上面。曾經(jīng)有和李家相熟的朋友勸過她:“你現(xiàn)在第一時間應該是幫助孩子認清錯誤,承擔該承擔的責任,然后為自己的教育失職向公眾道歉,而不是拼命為孩子辯解,這會讓你徹底失去公眾的理解和支持,讓自己和孩子都陷入被動?!钡敃r的夢鴿根本聽不進去,在她的概念里,兒子根本不可能和輪奸犯聯(lián)系在一起。
由于李天一尚屬于未成年人,在警方提訊時需要監(jiān)護人在場監(jiān)督,也就是說,每次警方進行提訊及律師會見時,夢鴿均可在場。每次母子相見,夢鴿都能感覺到兒子對自由的渴望和對家庭的依戀,每次告別時,兒子都會問:“媽媽什么時候再來?”也正是這句話,讓夢鴿下定決心,一定要為兒子全力以赴盡最大努力。這期間,她不惜數(shù)度更換律師,要求律師為兒子做“無罪辯護”。她強烈而盲目的母愛,只有一個目的:我的兒子不能坐牢,我的兒子不能戴上“輪奸犯”的帽子。
甚至對被害人楊女士,夢鴿也心懷不滿,認為其“滿嘴謊言,所言根本不可信”,當有記者問她對受害人有沒有什么歉意的時候,她說:“對于這樣一個人,我什么都不想說?!倍膽B(tài)度讓兒子也受到誤導,到后期完全推翻前期的口供,聲稱:“我睡著了,我什么都沒做,他們做什么我也不知道?!边@樣惡劣的認罪態(tài)度,對他的量刑產(chǎn)生了直接影響。
直到終審判決下來的半年之后,塵埃落定,夢鴿才真正開始反思:“我的兒子本質(zhì)是一個忠厚、善良、熱情的孩子,為什么走到這一步?作為母親我有什么責任?”她說:“其實很早之前,我心里就隱隱約約意識到自己的教育方式有問題,但就是不愿意承認?,F(xiàn)在想來,這完全是一個母親的虛榮心,不愿意承認、面對自己的孩子有問題,同時也是不愿意面對自己作為母親的失敗?!?/p>
夢鴿說:“很多身邊的人現(xiàn)在都會怪我,說天一開車打人事件發(fā)生后,你怎么還讓他開車,甚至給他換了新車?如果沒車也許根本就不會發(fā)生這些事兒?!痹趦鹤尤氇z之后,夢鴿曾反復想過這個問題,最后歸結(jié)為自己“愛面子”:“當時那個開車打人事件發(fā)生后,很多人都說這個孩子怎么怎么不好,我心里覺得很不服氣,覺得媒體和公眾是在妖魔化我的孩子,我要讓別人知道,只有我這個母親知道兒子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外面的人批評、譴責我的孩子,但我這個母親不會!”所以當兒子提出要換一輛車的時候,她答應了,只是提醒了一句:“別停在軍藝家屬院里?!?/p>
夢鴿后悔:那件事其實是給我們敲響了一個警鐘,但我們都沒重視。而最終,這沒有被父母重視的另一面,將兒子送進了10年牢獄。
如果,作為母親,夢鴿能夠正視孩子的弱點和缺點,及時進行引導、教育和干預,也許今天的這一切,都將改寫。好在,對于一個16歲的少年來說,10年之后,他依然年輕,一切都還來得及。同樣,對于母親,之前的一切失誤也都有機會修正。她說:“發(fā)生這件事的時候,兒子16歲,他以后會慢慢成長、成熟起來,作為母親,我也在成長,會坦然接受教訓,認真修正自己過去的失誤。我不會放棄我的兒子,我相信、也堅信,他會通過自己的努力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編輯: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