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升
面對災難,我們應當為死難者悲傷,卻大可不必悲哀。雖然,我們會嘆惜他們的人生過于短暫,但在自然災害巨大的不可抗力面前,人類是那么渺小,生命是那么脆弱,嘆惜和悲哀都于事無補,我們何不坦然面對?如果因懼怕可能隨時降臨的天災人禍,并因此而惶惶不可終日,如此心態(tài)似乎大可不必。
我的一位朋友,性格豪爽,說話痛快、辦事果敢,渾身內(nèi)外都透著男子漢氣概,可出差卻向來懼怕坐飛機,一般都選擇乘火車,哪怕是旅程要耗費兩三天時間,他都無怨無悔。我曾經(jīng)同他一塊出差,飛機起飛和降落時,他都緊張得直冒冷汗。而一旦改乘火車,他便如魚得水,泰然自若,談笑風生。如此反差,到底何因?答曰:飛機在天上,總擔心隨時會掉下來;火車緊貼大地,讓人感覺踏實。雖然有資料顯示,飛機的事故概率遠低于火車。
其實,世事無常,災禍難料。出門在外,車禍說不定會隨時降臨;漫步在大街上,罪犯或神經(jīng)病患者的襲擊說不定也會不期而至。而身置居室,或猝死,或觸電,或煤氣中毒,或突遭火災的個案也不在少數(shù)。歷史上美國先后有四任總統(tǒng):林肯、加菲爾德、麥金萊、肯尼迪尚且難逃暗殺劫難,2010年4月波蘭總統(tǒng)萊赫·卡欽斯基也在乘坐專機時猝然墜毀,而作為平民百姓,安全防患雖然必要,但我們何必因為這個世界災難的存在而整天誠惶誠恐,提心吊膽呢?
也是在2010年4月,出國機會并不多的我原本一切已經(jīng)準備就緒,第二天就要乘機前往英國參加國際書展,不料卻因冰島火山灰大規(guī)模漂蕩影響航班,飛往英國的航班被一再推遲,數(shù)天后英國之行被迫取消。準備同行的伙伴有不少人嘆惜,沮喪,甚至有人直喊“真倒霉”。我卻心如止水,平靜、泰然,心想人隨天意,此行一取消,沒準還讓我們躲過了一場意外災禍呢?再說,比起飛至半途或到英國后遭遇火山灰圍堵,被迫滯留境外不能回國,流離失所苦度終日的那些同胞,我們已經(jīng)幸福無比。老子說“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就是這個道理。
我一向認為自己是個堅定的唯物主義者。就我個人而言,我從來不信命,尤其不信占卜對個人未來命運的預測。但對“生死由命,富貴在天”(《論語·顏淵》)這句話前半句所隱含的哲理,卻深信不疑。人來到這個世上,每個人到底能活多久,長命還是短命,誰也無法預知。雖然我們可以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科學飲食,健身強體,講究衛(wèi)生,防患并減少疾病與災禍,但假若有朝一日天災人禍真要來襲,真要青睞到我們頭上,誰都無法回避,也無法抵抗,更無法抗拒上天宣告你生命的結(jié)束。也就是說,生死由命,人何時死亡結(jié)束生命,那是命中注定。
既然如此,面對可能到來的災禍,我們雖然要積極防患,但面對積極防患卻依然無法抗御的大災大難,我們何不視死如歸,坦然面對?既然如此,對于依然活著的每個人,我們更要泰然生活,樂觀向上,積極工作,努力創(chuàng)造,享受親情、友情與愛情,并因此而獲得人生的快樂。而且,生活一天就要快樂一天,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愧對自己的人生。
(編輯/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