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城之戀
用宇宙飛船分離艙似的建筑構造出的一個城市,再加上跌宕起伏的草坪和似玉的碧水,構造出的是多么美妙的一番現代景象呀??墒牵@個幻象之城迷失了,它找不回它自己本應該擁有的容顏了。這是哪里?這就是被列入“全世界十大廢棄城市”之一的臺灣三芝。
飛碟屋造型奇特,卻又有說不出的詭異。按照設計者的最初構想,三芝飛碟屋可以吸引無聊的富人的眼球,他們來此體驗住在UFO形狀建筑物中的感覺。那一棟棟宇宙飛船分離艙似得建筑物,就是一個個別墅。
三芝飛碟屋于20世紀80年代開工建設,這座原本充滿夢想與希望的休閑度假村卻因故被迫停工,隨著時間流逝,尚未完工的建筑物慢慢背侵蝕荒廢。有關三芝飛碟屋的官方消息寥寥無幾,使得三芝飛碟屋的一切都具有了神秘色彩。當前,大多數有關這棟詭異建筑物的消息都出自當地人——令人吃驚的是,他們竟然都不敢靠近那里,更給那里增添了一絲神秘。
三芝飛碟屋是鬼域?
在眾聲喧嘩的20世紀90年代,荒廢的三芝飛碟屋一度成為廢墟中的圣地,吸引許多廢墟愛好者、藝術工作者與社會邊緣人聚集于此。由于廢墟本身具有一種時光停滯的迷魅,并標示出社會規(guī)約所及之處的疆界,時常成為另類文化蓬勃興盛德秘密基地,也因此容易招致不少誤解。后來警察因治安理由,在這一代加強巡邏,三芝飛碟屋又成為杳無人煙之所。再后來引發(fā)注意,則是起因于毫無根據的網路靈異留言了。
經由網絡的傳播,三芝飛碟屋變成了鬧鬼的鬼域。偶爾還有游民闖入,可能是游民在三芝飛碟屋內時制造聲響,才有很多繪聲繪影的故事。實際上是因為游民的關系,還是因為海風吹拂所造成的聲響,亦或者是其他原因,就不得而知了。
似乎因為新聞報道,三芝飛碟屋在臺灣一夜成名,更厲害的是連三芝飛碟屋在開發(fā)時,挖出了兩萬多具尸骨的新聞也出現了。在記者的實際求證之下,三芝鄉(xiāng)鄉(xiāng)長證實確有此事,鄉(xiāng)長表示以前荷蘭人占領臺灣攻打臺灣南部,而西班牙攻打臺灣的北部,所以這兩萬具尸骨可能是當時戰(zhàn)爭遺留下來的骨骸。三芝飛碟屋當然不是鬼屋——人們對不了解的事物經常懷有恐懼,并傾向于將其污名化。作為一個廢墟,它也絕不是歷史空間,只是大眾從來都不愿直面現實。與其說這里是失落的廢棄空間,不如將其視為臺灣早期休閑史的珍貴記錄,或許能讓自己從中得到更多啟發(fā),也能借此深化對廢墟議題的討論。
從興起到落寞
1970年代末期,隨著經濟起飛,臺灣民眾對休閑場地的渴望和需求大增,不僅促成第一代游樂區(qū)的出現,也引起天工實業(yè)負責人蘇銘極高的興趣,促使他轉向臺北縣萬里翡翠灣的開發(fā)。當時臺灣海濱幾乎都是軍事管制區(qū),但蘇銘曾任軍職,和軍方有一定交情,靠著這層關系,他從20世紀70年代起便收購了萬里香龜吼村一帶土地,建造海水浴場,在夏季開放游客戲水。
而翡翠灣的飛碟屋就座落在沙灘的后端,其中少數仍有居民于假日前往居住,多數則形同棄置,但其產權清楚,仍舊委托房仲公司代銷。至于后來喧騰一時的三芝淺水灣飛碟屋,也是在同樣的背景下興起。
隨著1979臺二線通車,北海岸一帶被設為東北角海岸風景特定區(qū),開始發(fā)展休閑產業(yè)。除了翡翠灣,三芝淺水灣也有一批具有集合住宅風格的度假小屋,就是大家最為耳熟能詳的“飛碟屋”。據當地居民說法,這批飛碟屋的原始建造者為李姓業(yè)者,他看見翡翠灣飛碟屋大賣后,便找人集資在淺水灣購地,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發(fā)內含飛碟屋的濱海休閑樂園。
然而,由于合伙成員復雜、營造售屋觀念成就,缺乏統整規(guī)畫等因素,這個休閑樂園最后還是落得荒廢的下場。至于實際原因則眾說紛紜,一說是使用執(zhí)照出問題,一說是當地居民抗議,另一說是海風強勁,導致突出海岸線的房舍不宜人居。
于是樂園建建停停,數度找尋新的投資者,但又因銀行債權抵押問題,陷入長期停工狀態(tài),就這樣成了一片廢墟。
但飛碟屋在臺灣的歷史上,仍有值得被記上一筆的地方。
忽略環(huán)保的前衛(wèi)建筑
首先,當時由于石化工業(yè)蓬勃發(fā)展,在國外早已興起一股塑化屋的風潮——也就是利用模化塑膠一體成形的特色,快速大量地制造房屋。本來一開始是為了幫助美國駐外人員或接受美援的人興建簡易房舍,但后來這樣設計觀與休閑風氣結合,遂發(fā)展出許多種類的塑化屋,好比飛碟屋或是像夾心餅的蛋糕屋。
這批與20世紀90年代初期建造的臺灣飛碟屋,在材質與外形,甚至整體空間設計上都引進了西方前衛(wèi)的建筑概念,如此帶有濃郁超現實風格的科幻式房屋,在臺灣建筑史上確實有其代表意義。
再者,仔細查看飛碟屋的構造,會發(fā)現其地基完全壓在珊瑚礁巖上,可以看出臺灣早期缺乏保育觀念的情況。由于當時缺少保育相關的法令,人們根本不知道海岸線的珍貴,許多海濱游樂區(qū)或者度假別墅就直接蓋在沙灘或礁石上,破壞當地生態(tài),至今仍對自然環(huán)境形成一定壓力。因此,飛碟屋也可以被視為一種反思環(huán)保的紀念碑。
2009年因為濱海土地不斷增值,后期接受的建設企業(yè)決定完全拆除三芝飛碟屋。于是在社會一片惋惜聲中,一塊臺灣海洋休閑的歷史記憶就此失去。平時無人關心是否能永世長存,一旦成為焦點,就面臨改變與消失的窘境——這就是臺灣廢墟有趣又無奈的命運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