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娟,張 賀,趙 飛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物理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北京 100083)
1914年,物理學家夫蘭克和赫茲采用低速電子與稀薄氣體原子碰撞的辦法,使原子從低能級激發(fā)到高能級. 通過測量電子與被碰撞原子之間交換能量的特征,測定了汞原子的第一激發(fā)電勢,直接證明了原子能級的存在;并驗證了原子發(fā)生躍遷時吸收或發(fā)射的能量完全是確定的、不連續(xù)的,從而為玻爾理論提供了直接而獨立的實驗證據. 實驗中所用的夫蘭克-赫茲儀用于測定氬原子的第一激發(fā)電位,實驗原理[1-2]如圖1所示.
圖1 夫蘭克-赫茲實驗原理圖
F-H管為四極管(其中充以氬氣),包括陰極(K,燈絲部分)、2個柵極G1和G2,和1個板極P(也稱陽極). 第一柵極G1靠近陰極K,為控制柵極,其作用是加正向電壓VG1,用以消除電子在陰極附近的堆積效應,并起到控制電子流大小的作用. 第二柵極G2靠近陽極P,第一柵極與第二柵極間距較大,這是為了保證在常溫下氣體原子有足夠高的碰撞概率. 陰極K在燈絲電壓Vf的加熱下發(fā)射電子,隨著加速電壓VG2的增加,電子的能量逐漸增加. 具有一定能量的電子主要在G1和G2空間內與原子發(fā)生碰撞交換能量,對能量是原子第一激發(fā)能量整數倍的電子發(fā)生碰撞后而失去其全部能量,在反向電場Vp的作用下被阻止而不能達到陽極P,而對具有其他能量的電子,則仍有足夠能量穿過G2極而到達陽極P,這樣隨著VG2電壓的增加,電流Ip會出現(xiàn)明顯的周期性的起伏變化和等間距的極大和極小值. 從相鄰的波峰或波谷所示的電壓差值,即可求得原子的第一激發(fā)電位.
本實驗采用FD-FH-1夫蘭克-赫茲實驗儀,如圖2所示.
圖2 夫蘭克-赫茲實驗儀
1)直接在夫蘭克-赫茲儀上尋找極值點
將掃描開關撥至“手動”擋,調節(jié)VG2至最小,然后逐漸增大其值,尋找IP的極大和極小值點,以及相應的VG2值,即找出對應的極值點(VG2,IP)[1]. 2個波峰或波谷的VG2之差就是第一激發(fā)電位.
2)描點畫圖尋找極值點
調節(jié)VG2至最小,然后逐漸增大其值,每隔1 V測量1組數據,列表記錄對應的(VG2,IP)數值,畫出IP-VG2曲線擬合圖[3]. 從曲線上尋找IP值的極大或極小值點,以及相應的UG2值,即IP-VG2關系曲線中波峰或波谷的位置,由圖求出第一激發(fā)電位[4].
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電流IP的讀數不穩(wěn)定,會出現(xiàn)一直上升或下降的現(xiàn)象,經過一段時間之后,電流變化趨于緩慢. 廠家的解釋是:電子管受熱后,發(fā)射的電子數目不穩(wěn)定,所以會出現(xiàn)電流讀數跳動的現(xiàn)象. 但這給學生測量帶來了困擾,不知該何時讀數. 學生測量存在困難,而使結果不準確.
利用示波器光標“cursor”功能測量波峰或波谷所對應的VG2值,在示波器上直接讀出波峰或波谷的電位,如圖3所示.
圖3 利用“cursor”功能測量波峰或波谷對應的VG2值
該方法減小了讀數時的誤差,提高了測量精度. 通過控制變量的方法,分別改變燈絲電壓Vf、第一柵極電壓VG1、拒斥電壓Vp的大小,還可以在示波器上直觀地觀測IP-VG2曲線的變化[5]. 有助于學生尋找最佳的工作參量,正確地設定參數值,得出精確地測量結果. 分析不同變量對實驗結果的影響,有助于學生理解各個實驗參量的物理意義,更加深刻理解實驗內容. 此外,溫度的變化也會對信號強度有一定影響[6],在實驗中還可以通過改變溫度,在示波器上直觀的觀測到IP-VG2曲線的變化,確定溫度與信號強度之間的關系.
傳統(tǒng)的夫蘭克-赫茲實驗直接在儀器上尋找極值點或描點畫圖尋找極值點,實驗內容比較單一,較為枯燥,學生容易產生厭煩情緒;并且電流讀數不穩(wěn)定,學生測量存在困惑. 本文對原有實驗進行改進,利用示波器上顯示的IP-VG2波形圖,使用光標“cursor”功能測量波峰或波谷所對應的VG2值,在示波器上直接讀出波峰或波谷的電位. 該方法減少了讀數時個人因素的影響,提高了測量精度;豐富了實驗內容,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并且鍛煉了學生對示波器的使用,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周惟公. 大學物理實驗[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鄒瑩,姚志,姜東光,等. 弗蘭克-赫茲實驗的計算機模擬[J]. 物理實驗,2014,34(3):17-22.
[3] 王蘊杰. 基于BP神經網絡的弗蘭克-赫茲實驗曲線擬合[J]. 大學物理實驗,2013,26(6):95-96.
[4] 張衛(wèi)山,楊善恒,魯應滌,等. 基于Origin 的弗蘭克-赫茲實驗數據分析[J]. 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2,28(9):6-7.
[5] 張里荃,馬艷梅,郝二娟. 弗蘭克-赫茲實驗最佳實驗條件及第一激發(fā)電位的研究[J]. 物理實驗,2011,31(9):37-38.
[6] 唐爽,白翠琴,馬世紅. 弗蘭克-赫茲實驗中電流信號強度隨溫度變化的現(xiàn)象[J]. 大學物理,2012,31(9):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