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廣西河池水利電力勘測設計研究院, 廣西 河池 547000; 2.廣西云龍招標有限公司, 南寧 547000)
水庫邊坡加固處理方案設計
韋永貢1,方良吾2
(1.廣西河池水利電力勘測設計研究院, 廣西 河池 547000; 2.廣西云龍招標有限公司, 南寧 547000)
水庫邊坡的穩(wěn)定性對庫區(qū)安全和電站的使用影響很大。本文根據下湘水電站工程實際,結合引起滑坡的邊坡地質狀況,對其穩(wěn)定性進行分析,說明在該庫區(qū)地質狀況下采用“拋填塊石+埋石混凝土墊座+重力擋土墻”對滑坡進行穩(wěn)定加固處理,完全符合加固要求,可供同類工程參考。
邊坡穩(wěn)定; 重力式擋土墻; 拋填塊石; 埋石混凝土墊座
邊坡工程的穩(wěn)定性對水庫的質量和使用壽命有非常大的影響,隨著使用時間的不斷增加,水庫邊坡不斷受到地質條件的影響,會出現(xiàn)邊坡滑坡等現(xiàn)象,嚴重影響了水庫的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由此,需要對水庫邊坡進行加固處理。在加固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對水庫邊坡的地質條件進行分析,然后根據其地質條件制定科學合理的邊坡加固方案。在選取方案時,要在保證施工質量的前提下,盡可能選擇資金投入少的方案。
下湘水電站為大環(huán)江梯級開發(fā)的最末一個梯級電站,距環(huán)江縣城區(qū)7km。壩址集雨面積3035km2,總庫容3620×104m3,日調節(jié)庫容260萬m3,是一個以發(fā)電為主,兼顧農業(yè)灌溉的小型水電工程,采用河床式廠房布置形式。電站正常蓄水位193.00m,電站裝機容量9600kW。
下湘水電站于1998年建成蓄水發(fā)電。當大環(huán)江發(fā)生20年一遇洪水時,壩前水位雍高0.9m,縣城處回水雍高0.4m。下湘水電站特征水位及回水位如下頁表1所示。
表1 水電站特征水位及回水位
該滑坡位于大環(huán)江右岸環(huán)江二橋上游約80m處,河段內河道彎曲。由于河流下切,原始岸坡為20°~40°,岸坡較陡。洪水時,由于水流在這里減緩,河床及岸坡多沉積沖積物,形成沙心灘及岸坡沖積層。該樁段頂部高程198.4m。2011年發(fā)現(xiàn)該樁段堤岸路發(fā)生縱向寬30cm、深4~40cm的開裂,親水平臺有3條寬10~15cm的縱向裂縫,親水平臺基本不下沉,僅是局部錯動外移0.4~3cm;修建的草皮護坡岸坡有1條斜向從親水平臺至堤頂平臺的開裂錯動縫,寬3~30cm,深2~30cm,青石欄桿弧線下沉部分拉裂斷。經2011年11月~2012年2月連續(xù)觀測,護岸護坡及江濱路沉陷開裂有一定發(fā)展變化,岸坡穩(wěn)定;2012年3月~2012年8月連續(xù)觀測,該沉陷開裂趨向穩(wěn)定。2012年11月環(huán)江大橋維修加固施工時下游下湘水電站放水至187.00m高程,水位驟降6m,該樁護岸護坡及江濱路沉陷開裂加劇,開裂錯動縫寬30~50cm,深50~100cm,青石欄桿弧線下沉部分拉裂斷,滑坡前緣位于水位以下,滑坡剪切面尚未貫通,剪切變形尚在不斷發(fā)展過程中。
此次滑坡地質層發(fā)育于第四系河流沖積粉質黏土層中,包括土質滑坡、滑坡體、滑床及滑動帶。
滑坡前緣位于庫水位以下,屬庫岸滑坡,滑塌體積約18000m3。因各種原因,防洪堤是在原坡面修坡后按1∶2.5坡比回填土石碴。根據物質組成和巖性特征,滑坡體自上而下共分二層:上部為填土,底部為殘積硬塑粉質黏土(第④層)或強~弱風化炭質頁巖(第⑤、⑥層),巖層產狀傾向為230°,傾角為26°,傾向岸坡。由于巖土層的軟硬結合,第②層沖積可塑粉質黏土與下部第④層殘積硬塑粉質黏土及第⑤、⑥層強~中風化炭質頁巖形成天然的結構面。施工時對上部填土的碾壓振動及不停地蓄、放水位,使接觸帶的土層結構發(fā)生了改變,為滑動面的形成提供了條件。另外,由于新建河堤,岸坡原有的竹林全部被砍伐,改變了岸坡原有的植被狀態(tài)。
沖積可塑粉質黏土層結構復雜,局部顆粒較粗,達到粉土、粉砂級,施工時下湘水電站不停地蓄、放水,庫水位驟降,岸坡產生動水壓力,造成下部粉質黏土層(夾粉土、粉砂)發(fā)生液化,降低了滑體土的抗剪強度,這是滑坡形成的主要原因。受大型機械運載材料時往返碾壓振動(施工重車荷載)影響,下部粉質黏土層(夾粉土、粉砂)發(fā)生液化,降低了滑體土的抗剪強度,加速了滑坡的形成。
3.1 邊坡加固處理工程措施
a.消除或減輕水的危害,防止庫水對滑坡體坡腳的沖刷。在滑坡體前緣拋石、鋪設石籠以使坡腳的土體免受庫水沖刷。
b.改變滑坡體外形,設置抗滑建筑物。對于因失去支撐而發(fā)生滑坡或使滑坡床變陡的情況,可采用修建支擋工程(抗滑樁、抗滑擋墻)的辦法,增加滑坡的重力平衡條件,使滑體迅速恢復穩(wěn)定。對推動式滑坡或由于錯落轉化而成的滑坡,因其具有直陡下緩的滑動面,對后部主滑段的發(fā)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可采用在主滑段減重的措施,減少滑坡推力。在滑體或滑帶土具有卸載膨脹開裂特性的情況下,不宜采用減重措施。
3.2 邊坡加固處理方案比選
根據該工程段的沉陷開裂特點及現(xiàn)狀,結合邊坡加固處理的工程實踐經驗和規(guī)范要求,選擇兩個邊坡加固處理方案進行比選。
a.拋填塊石護腳+C15埋石混凝土墊座+M7.5漿砌石重力式擋土墻加固方案:將沉陷開裂滑體卸載,岸坡腳拋填塊石,親水平臺內側7m處修筑重力式擋土墻,擋墻基礎設置埋石混凝土墊座方案。該方案將已開裂不穩(wěn)定的已建污水管、護坡、青石欄桿拆除,新建埋石混凝土墊座+重力式擋土墻,墊座基礎置于穩(wěn)定巖石基面上,重建污水管、護坡、青石欄桿和已遭受破壞的搶險路面等。
b.抗滑樁加固方案:設置兩排圓截面直徑1.5m的C15鋼筋混凝土抗滑(孔)樁(人工開挖孔樁),每排孔樁的樁孔間距為4.0m,每根孔樁長度均為18m,其中土層9m,深入基巖9m。第1排孔樁布置于防洪護岸搶險道路(江濱路)青石欄桿外邊的平臺,樁頂高程持平,為198.40m。第2排孔樁為貼親水平臺漿砌石擋墻外側布置,樁頂高程齊平親水平臺頂,為194.53m??够?孔)樁樁基巖性主要為灰黑色頁巖及泥灰?guī)r,拆除已開裂破壞的污水管、護坡、青石欄及搶險道路(江濱路),并重建。
表2 邊坡加固處理方案比較
通過對表2所列的工程布置、施工條件及工期、運行管理、工程投資費用進行綜合比較,發(fā)現(xiàn)方案1遠優(yōu)于方案2。因此,選擇方案1為加固處理方案,如下圖所示。
加固處理橫剖面圖
3.3 加固后邊坡穩(wěn)定計算
3.3.1 穩(wěn)定與應力計算
3.3.1.1 計算假定
a.擋墻頂195.65m高程至搶險道路路面高程198.40m(厚度2.75m),按均勻土層作用于擋土墻,活荷載按10kN/m2計,則擋墻內土層頂按梯形分布荷載最大值為q=72.7kN/m2。
b.擋土墻排水系統(tǒng)是有效的。
c.使用朗肯土壓力理論計算主動土壓力值。
d.不考慮地震荷載(工程區(qū)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地震基本烈度小于Ⅵ度)和風浪荷載對擋土墻的作用。
3.3.1.2 荷載組合
正常運用條件和非常運用條件下,各種計算工況的荷載組合詳見表3。
表3 正常運用條件和非常運用條件下的荷載組合
該護岸擋土墻抗滑、抗傾穩(wěn)定計算和墻底基礎壓應力計算,分別采用堤防工程設計規(guī)范(GB 50286—98)中公式進行??够瑯斗€(wěn)定計算主要依據水利水電工程邊坡設計規(guī)范(SL 386—2007)。
計算工況和計算條件見表4。該邊坡距下游下湘水電站壩首約7km(不考慮水庫下游水位及其經常性降落),滑坡前緣部分受下湘水電站庫水浸泡,屬臨水滑坡。
表4 計算條件和計算工況
3.3.2 計算成果分析
加固處理后穩(wěn)定計算成果如表5所示。
上述4種計算工況的控制工況為表4中工況2,由表5可知加固后邊坡穩(wěn)定計算滿足設計安全要求。
表5 邊坡穩(wěn)定計算成果
說明:混凝土與基面摩擦系數f=0.50,填土容重γt=19kN/m3,土飽和容重γ=10.8kN/m3,混凝土容重γ=24kN/m3,4 級堤防正常運用條件[K]=1.10,[Kc]=1.45;非正常運用條件[K]=1.05,[Kc]=1.35
a.本邊坡加固處理后經受兩個洪水期多場洪水的考驗,加固處理方案可行。
b.卸掉斜坡已滑動坡體荷載后,采用拋填塊石護腳,親水平臺內側7m處修筑重力式擋土墻,擋墻基礎設置埋石混凝土墊座方案,安全經濟可靠,是中小型水庫庫區(qū)邊坡加固處理較常用的方法。
c.水庫水位驟降對庫區(qū)邊坡影響很大,易發(fā)生塌岸及滑坡,建議水庫運行調度盡可能地避免驟降情況。
d.庫區(qū)岸坡修建防洪堤或防洪護岸時,應盡可能不破壞原岸坡植被,防止岸坡失去支撐減少了抗滑力而產生滑坡?!?/p>
[1] GB 50286—98 堤防工程設計規(guī)范 [S].
[2] SL 386—2007水利水電工程邊坡設計規(guī)范[S].
[3] 何艷華,翟志勇,翟廣飛.港口灣水庫溢洪道邊坡穩(wěn)定性分析[J].西部探礦工程,2006(03).
ProjectDesignforReservoirSlopeReinforcementTreatment
WEI Yong-gong1, FANG Liang-wu2
(1. Guangxi Hechi Hydraulic and Electric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Hechi 547000, China;2. Guangxi Yunlong Tendering Co., Ltd., Nanning 547000, China)
The stability of reservoir slope has great influence on reservoir safety and power plant use. In the paper, based on project actual condition of Xiaxiang hydro-power station, slope geological conditions causing landslide is integrated for analyz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side slope. It is obvious that adopting‘block stone throwing and filling + buried stone concrete pedestal+ gravity retaining wall’ under the the geological situation in the reservoir area for stabilizing and reinforcing landslide is in full compliance with reinforcement requirements. The case can be adopted by other similar projects as reference.
slope stability; gravity retaining wall; stone throwing and filling; buried stone concrete pedestal
TV697.3
A
1005-4774(2014)09-002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