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鑫
(唐山三友志達鈣業(yè)有限公司,河北 唐山 063305)
含60%氯化鈣的鈣液由給液泵打到造粒塔上,經噴頭噴淋后冷卻進入干燥床,干燥床內通入150℃的熱空氣,使流化床內的二水球呈流化狀態(tài),對二水球進行烘干,烘干后的二水球由流化床輸送出來后,再由皮帶機送入包裝機進行包裝,包裝完后送入庫房進行統(tǒng)一存放。工藝流程見圖1。
圖1 二水氯化鈣生產工藝流程圖
以前生產二水片氯化鈣需要的鈣液溫度180℃左右而現(xiàn)在溫度過高或過低都不利于二水球鈣的生產。經過長時間實驗表明生產二水球的適合溫度為176~178℃。隨著鈣液溫度變化與之相應出現(xiàn)的情況,見表1。
表1 鈣液溫度對生產的影響
對噴頭的轉速進行控制,噴頭的轉速初始時為2 200r/min,生產出的鈣粒小,而且掛壁嚴重,隨著減小其轉速鈣粒的形狀及掛壁的情況有所緩解。在減小其轉速的同時更換新的噴頭選擇適合的噴頭以增加粒鈣的產品質量。不同轉速和不同噴頭網眼數在生產階段時鈣粒質量也有不相同的數據,見表2。
表2 噴頭轉速與網眼數對生產的影響
我們生產氯化鈣時所用的是流化床,所謂流化是指使其呈流動狀態(tài)。用蒸汽給空氣加熱,熱空氣的流量也是其成敗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生產二水片鈣時,我們所保持的進風量為35 000~37 000m3/h,因二水球鈣生產量比生產二水片鈣時高,所以經過討論定在38 000~40 000m3/h之間,熱空氣的量多可以促進其流化狀態(tài),減小流化床死床的幾率。但風量過高會導致鈣粒從床體的下料中被吹出過多,從而使床體的床層壓差減小,增大死床的幾率。在生產中得到了流化狀態(tài)的數據,見表3。
表3 流化床進風量對生產的影響
二水造粒所使用的鈣液被輸送到40m高的造粒塔上,期間熱損失嚴重,尤其是冬季。所以要對其進行熱保溫,開始時使用1.6MPa蒸汽對其進行間壁式保溫,但效果不好,鈣液管經常堵塞。通過研究使用電加熱式換熱器對鈣液進行間壁式保溫,導熱油溫度195~200℃,效果較好。但期間隨著導熱油溫度的變化,生產出的鈣粒也隨之變化。見表4。
表4 導熱油對鈣粒的影響
經過對工藝和設備的調整,二水球質量上有了明顯的變化。在其他方面也進行了調整,比如:從流化床出來的成品溫度高,容易損壞包裝所以在流化床出口加裝冷卻風機,為成品鈣降溫,達到所需溫度,有利于包裝。在生產中,半成品鈣進入流化床時容易結鈣,造成篩網堵塞,影響流化床流化,所以對流化床篩網進行了改造,以前篩網網眼為斜向上,現(xiàn)在進口篩網改為向上,有利于半成品鈣進入流化床流化,防止其結鈣。由于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結鈣,成品中必須清除結鈣,所以我們在下料口加裝一片篩網,篩分成品鈣,保證了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