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俄羅斯特約記者 汪嘉波歐美12日正式實施對俄羅斯的新一輪制裁,主要涉及俄能源以及金融行業(yè)等。對此,俄羅斯方面也宣布,將針對歐美的這一輪制裁制定第二套反制計劃,可能限制進口汽車和服裝等輕工業(yè)產品。從8月7日俄就果蔬、食品進口出臺反制裁措施以來,西方與俄羅斯至今已進行一個多月的較量。在反制裁“滿月”后,俄羅斯人的生活如何?對此,《環(huán)球時報》記者專門在莫斯科調查了老百姓的“菜籃子”?!董h(huán)球時報》記者近日在莫斯科的歐尚、麥德龍、十字街等大中小型鏈鎖超市看到,食品柜臺與過去相比幾乎沒發(fā)生多大變化。面包、鮮肉、蔬菜的貨架幾乎與往常一樣,深海魚的品種感覺少了一些,但鰣魚、鮭魚、鱒魚等高檔深海魚還可以在保鮮柜里找得到,而且價格也沒發(fā)生多大變化。蘋果的品種少了,一些過去不可能進入超市的低檔蘋果,如今竟然比過去暢銷的波蘭優(yōu)質蘋果價格還貴不少。超市里正在擺放食品罐頭的大媽告訴記者,一個月來該超市從未出現貨物短缺現象。庫存的進口貨早就賣光了,現在賣的都是剛送來的新鮮食品,國產食品明顯增加。“蘋果貴了?那就少買,多買香蕉嘛,香蕉仍然是原價!”大媽對記者買不到波蘭蘋果的抱怨并不在乎:“你試吃一下俄羅斯蘋果吧,樣子不好,味道卻相當好!”“食品短缺?瞎扯什么啊。貨架子不會空,我們怕的是物價提高?!痹谀箍乒ぷ鞯拿襟w人亞歷山大也肯定地告訴《環(huán)球時報》記者,俄羅斯任何一個地方都不會出現食品短缺現象。他調侃說:“莫斯科人郊外別墅的菜園子該發(fā)揮作用了?!敝劣谪i肉和水果,亞歷山大表示有強勁的中國農業(yè)做后盾,根本不用擔心。他認為,以前俄羅斯政府不喜歡從中國進口太多的東西,因為擔心經濟被中國操控,現在顧不了那么多了,中國服裝、五金等輕工產品早已成了俄羅斯市場的主流產品,“眼下中國食品該登堂入室啦!”亞歷山大稱,如果放棄習慣性對中國的種種擔憂,不到兩億人口的俄羅斯,“完全可以靠中國食品吃飽喝好”。普通百姓對制裁與反制裁的感受不大,但一些俄羅斯經濟學家卻憂心忡忡。俄農業(yè)部最新發(fā)布的信息顯示,俄主要食品價格上個月上漲10%。從今年年初到現在,豬肉的漲幅已經達21%,雞肉達19.4%。俄經濟學家們警告說,通貨膨脹將在今年年底加快步伐,物價飛漲必然導致居民收入的縮水,盧布貶值和通貨膨脹這兩個因素將使呈下滑趨勢的俄羅斯經濟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