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新惠
手機新聞客戶端是隨著手機App應用的發(fā)展而興起的一類手機新聞傳播新形態(tài)。在手機新聞客戶端出現(xiàn)之前,手機用戶瀏覽新聞、資訊大多采用手機上網的方式,即將手機作為互聯(lián)網接入工具,通過手機訪問傳統(tǒng)的Web網絡。由于手機的低網速和小屏幕影響Web網絡在手機終端的顯示效果,后又出現(xiàn)了專門的手機網,將傳統(tǒng)的Web網內容精簡、壓縮,制作成符合手機瀏覽需求的Wap版和3G版網站。在智能手機和多樣化App應用的帶動下,新聞客戶端目前成為手機用戶及時瀏覽新聞和隨時參與互動的主要選擇。
新聞客戶端的類型
手機客戶端是基于手機iOS、Android或其他操作系統(tǒng)為智能手機用戶量身打造的各類應用程序,包括新聞、教育、游戲、工具、社交、健康等等。手機新聞客戶端是眾多客戶端中的一個類別,基本功能在于滿足手機用戶在移動狀態(tài)下實時瀏覽新聞和資訊的需求。新聞客戶端一般由內容提供商或服務運營商設計研發(fā),用戶需要將客戶端應用下載到個人手機上,在線或離線閱讀。
手機新聞客戶端不同于手機報的完全離線閱讀,也不需要像手機網那樣實時在線,它介于手機報與手機網之間,比手機報豐富、靈活、實時更新,比手機網簡約、方便、重點突出,尤其是其中的新聞訂閱,符合手機個性化、定制化的傳播規(guī)律。各門戶網站、新聞網站和傳統(tǒng)媒體正在轉向手機新聞客戶端,為擴大新聞覆蓋面和影響力拓展新的傳播渠道。
目前國內較為典型的新聞客戶端有:新浪新聞、搜狐新聞、網易新聞、鳳凰新聞、人民日報、ZAKER、Flipboard、鮮果聯(lián)播、南都周刊、今日頭條等。這些手機新聞客戶端大致可分為四類:第一類為平臺類新聞客戶端;第二類為媒體類新聞客戶端;第三類為實時類新聞客戶端;第四類為綜合類新聞客戶端。
手機新聞客戶端的特點
目前,門戶網站、新聞網站、傳統(tǒng)媒體都紛紛搶占移動互聯(lián)網市場,以新聞客戶端作為產品轉化的接口。手機新聞客戶端之所以備受關注和重視,是因為其具有不同于手機報和手機網的四方面特點:
內容精挑細選,全面綜合。手機屏幕小,單屏承載有限,但手機具有獨特的滑屏和滾動加載技術,因此,在內容方面既需要精挑細選又要做到豐富全面。首先新聞客戶端每天上載的新聞條數(shù)不似Web網無限制的羅列和堆砌,而是從海量內容中嚴格過濾、篩選,在充分考慮新聞價值和用戶需求中精挑細選;其次是整個新聞客戶端內容簡約精煉而豐富多彩;最后是在單條新聞上,不僅可以加載圖片、視頻和評論,實現(xiàn)了手機新聞的多媒體發(fā)布,還能附載新聞跟帖和多類分享,對新聞內容形成有益的補充。
新聞更新快速, 即時推送。手機媒體具有隨時隨地閱讀的特點,快速及時更新、實時推送新聞是手機新聞客戶端在傳播速度上的特點和體現(xiàn)。平臺類手機新聞客戶端實時抓取、即時更新,綜合類手機新聞客戶端一般每隔10分鐘更新一次,有的更新頻率更高,遇到重大事件甚至直接用客戶端進行在線直播。2013年“兩會”報道中,網易新聞客戶端每日對“兩會”重要議程進行實況視頻直播,安裝了相應軟件系統(tǒng)的網民都可以在線移動收看。此外,在用戶許可的情況下,新聞客戶端可以將重要新聞、突發(fā)新聞在第一時間推送到用戶手機屏幕上。在騰訊新聞客戶端,有一段這樣的廣告語:“新聞‘秒時代,3秒連接世界,30秒推送最新要聞,300秒盡覽每日資訊”。盡管這是段廣告語,但卻真實表現(xiàn)出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手機新聞客戶端“秒”度新聞的特性。
互動紛繁多樣,實時分享?;邮腔ヂ?lián)網的本質特征,移動互聯(lián)網也不例外,從現(xiàn)有新聞客戶端的互動設置來看,有與內容關聯(lián)的直接互動,如在線投票、調查、評論跟帖、微博熱議、論壇、博客,有工具性的間接互動,如綁定賬戶一鍵分享,分享到微博、發(fā)送到郵件、推薦到SNS空間、轉發(fā)到微信等。在一些新聞客戶端里,還提供熱點話題討論欄目,為用戶實時化評論提供方便。
滿足個性化需求,定制閱讀。在現(xiàn)有的五類媒體中,傳統(tǒng)的報刊、廣播、電視以大眾傳播為對象,幾乎無法滿足個性化需求,網絡媒體雖然理論上具備個性、定制閱讀的技術條件,但在業(yè)務層面操作有一定難度。手機終端具有貼身性和私密性,手機新聞客戶端更容易滿足用戶本地化、個性化的需求,通過設計友好、交互的產品來實現(xiàn)“我的頻道”“我的資訊”“我的跟帖”“我的收藏”“我的股票”“我的字號”等自定義功能。
手機新聞客戶端的內容編輯
手機新聞客戶端日常新聞資訊的編輯內容近似于手機報,包括選取新聞、編輯新聞和策劃制作專題。不同的是,手機報每天只需完成一次制作,一經發(fā)送則為不能更改的“報紙”,因此各方面的規(guī)范、要求甚為嚴格。手機新聞客戶端實時更新,無論是選取新聞還是編輯新聞,都有一定的彈性和較為寬松的編輯空間,策劃制作專題的頻率也遠遠高于手機報。
手機新聞客戶端有獨立的內容管理系統(tǒng),一般需要借助這類軟件技術來實現(xiàn)對內容的編排和發(fā)布。編輯對象分別為首頁、欄目頁和文章正文。對于首頁和欄目頁的編輯,一要從技術角度嚴格遵守系統(tǒng)規(guī)范,控制標題字數(shù)、摘要字數(shù)、圖片格式和尺寸、單頁新聞數(shù)等。首頁和欄目頁的標題字數(shù)一般要求在15個字以內,摘要基本為兩行30個字左右;二要從內容角度編寫好標題和內容摘要,制作好焦點圖。標題中的新聞要素不一定齊全,體現(xiàn)最有價值的一點即可,但要兼顧吸引力和引導性。摘要則要求較高,既不能和標題內容重合,又要把文章的亮點體現(xiàn)出來。圖片編輯的重點在取景,狹窄的頁面不宜展現(xiàn)太宏大的場面圖片,選取裁切時以近景和細節(jié)、特寫鏡頭為主;三要對首頁、欄目頁上的新聞和圖片進行排序,需要依據(jù)新聞價值疊加及手機端性質綜合評估確定。文章正文的編輯與網頁新聞的基礎編輯大致相似,要有基本的修改刪添,要對圖片進行裁切及撰寫說明,對于長文章盡量寫出閱讀提示,對于評論較多的文章在標題下或欄目頁的摘要里標注評論數(shù),技術條件完備的手機客戶端多考慮多媒體報道,在文章正文中插入圖片和視頻。
隨著用戶越來越頻繁瀏覽手機新聞,客戶端里的專題也越來越多,但專題的策劃制作較為簡單。整個專題頁面呈現(xiàn)為題圖加新聞列表的版式,在新聞列表中一般分設“新聞”“圖片”“視頻”“評論”“背景資料”等基礎性欄目,此外,有的專題也會開設與主題相關的欄目。但是,新聞列表的版式很難讓用戶注意到專題里的小欄目,因此設置專題欄目要用技術手段盡量使欄目凸顯出來,或者不用傳統(tǒng)的新聞列表而采用滑屏的方式把欄目直接呈現(xiàn)在專題默認頁中。
在手機新聞客戶端的新聞編輯里,還有一類不常用的新聞形態(tài):手機新聞直播。手機新聞直播對客戶端和網速的要求較高,用戶很難保證長時間用手機在線瀏覽、觀看直播內容。因此,手機新聞客戶端一般在面對重大、突發(fā)事件時才會考慮采用手機新聞直播模式,并把直播的內容實時編輯成單條新聞報道,不斷滾動發(fā)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