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法
電腦美術教學體現了高科技的數字化藝術手段,將感性的認識理念轉化成用嚴密的數學方法表達,并對美術設計中的要素進行理性化控制,這種新的電腦美術教學必將給我們帶來新觀念、新思維和新的設計方法。
根據電腦美術專業(yè)的特點,針對中職學生文化基礎一般,入校學生自身藝術水平良莠不齊,學生面對一門全新基礎設計課程,存在思維轉換困難,最困難的是思維轉換過程,即從一般常人所具有的互相思維轉換到設計所需要的抽象思維。在這一轉換過程中,有的學生理解能力強且思路正確,有的則理解相對較慢,顯得力不從心。加上電腦美術課程涉及平面、立體、色彩、材質、施工等領域,學習內容龐大復雜,重復性較小,并且知識間的相互聯系緊密,層層相扣,造成有些學生直至基礎課程結束,仍然云里霧里,不太清楚自己學習這門課程到底有什么用,沒有達到培養(yǎng)基礎設計能力的目的,為以后專業(yè)設計埋下隱患。因此,加強這方面的訓練,補上藝術修養(yǎng)課,提高學生對形態(tài)的理解和表達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學生對學習計算機興趣濃厚,利用電腦制作的美術作品越來越精美。設計軟件的大量出現及更新換代,使學生更渴望早日掌握電腦美術設計技術,早日把自己的構思與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完美融合?;诖它c,電腦美術設計教學模式的建立,客觀上滿足了學生的需要,這就要求電腦美術授課教師在掌握美術理論的同時,還掌握一定的計算機繪圖軟件知識,并將二者有機結合,有效指導學生合理使用計算機。
美術構成作為一種造型概念,是將不同或相同元素形態(tài)重新組合成新的元素形象,賦予元素形象新的視覺感受。構成教學自產生之日起,就被廣泛運用于各類設計學科的基礎設計教學中,不同類設計專業(yè)可按照本專業(yè)的特點,有所側重。我國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引入構成教學,作為一門基礎設計課程,長期以來一直采用傳統的構成教學模式,由教師課堂授課,學生接受教學內容,通過手工實踐,最終以實物的形式表現。這種教學模式的優(yōu)點在于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熟練掌握手工繪制工具。這種教學方式由于手工制作作品費時,造成教學時間長,學生把大部分精力用在對手繪技巧的掌握上,忽略對構成的研究與探討,往往最終效果不是十分理想,而且一旦起稿,就難以改動,教學成績不理想。運用電腦美術輔助構成教學模式與之相比,最大的優(yōu)點就在于節(jié)省制作時間,作品修改容易,操作技巧簡單易學,更有效地把學生學習的重點放在思維訓練與造型訓練上,使學生更容易掌握構成課程的宗旨。
在美術構成中,經常將不同或相同的基本形在二度或三度空間內重新組合成新視覺形象,即使是同一個基本形由于用不同方式的排列組合,也會出現多個迥然不同的畫面效果,這正是構成的魅力所在,不用電腦輔助學生只能針對某一個畫面效果進行簡單的可能性探求,繪制簡單的草稿或模型,對活躍學生的思維極為不利?,F在電腦美術設計專業(yè)的學生可利用繪圖軟件具有的強大功能,不但繪制一般的二維圖形,而且快速進行三維實體造型。如采用AutoCAD輔助平構成教學,不僅快捷準確,而且可以繪制出手工繪制時難以得到的圖形,更重要的是學生可以在計算機上通過復制、鏡像、旋轉等命令反復尋求變化和驗證組合方式,達到舉一反三、眾中挑一的教學效果。
色彩對于設計的重要性,猶如人需要陽光、空氣和水一樣必不可少,美術設計者更應該自覺地認識色彩、了解色彩、創(chuàng)造色彩。一幅設計作品中的美感是綜合了形態(tài)、色彩、質感而產生的。在設計中,不同的色彩搭配組合會對人的視覺和心理產生影響,如明亮、陰暗、溫暖、寒冷、華麗、樸素、強烈、柔弱等,傳統教學中,在講授色彩原理時,教師往往以字代色,表述兩種或多種色彩的對比及調和效果,學生只能通過聯想加以比較。直觀性較差,尤其對一些色彩感覺較弱、對色彩知識了解較少的學生,這一點表現得尤為明顯,學生在后期實際應用中,很難把所學色彩知識自覺應用于創(chuàng)作中。在電腦美術設計教學中,老師可以利用一些色彩編輯軟件的強大功能,使學生更直觀地了解色彩,利用軟件在色彩使用及調控方面的優(yōu)勢,運用快捷的色彩填充,靈活地更換方式,讓學習色彩變得簡便易學。如把Photoshop應用于色彩構成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屏幕對色彩間的復雜關系進行形象講解,學生通過真實的色彩表現,輕松掌握色彩搭配規(guī)律。在作業(yè)的制作上,可避免學生手工操作過程中出現的涂色不均等問題,并可衍生出多個方案,便于比較,擴大練習范圍。作為電腦美術設計專業(yè)的學生,除了教師的課堂講授外,更需要借助大量深入又系統的色彩作業(yè)練習理解色彩原理,磨煉色彩感覺,精純表現技巧,提高色彩修養(yǎng),為以后將色彩運用于相關設計中奠定基礎。
在電腦美術設計教學過程中,仍建議并鼓勵學生保持傳統的繪制能力,如對畫筆、色彩等工具的使用,在上機前先做充分的構思與構圖的探討準備工作,靈活把一些自然的、傳統手法所長的素材通過掃描儀輸入屏幕,使兩種設計語言有所溝通并相互補充。電腦的引入只是作為一種先進工具,幫助學生活躍思維,拓展思維,提高學習興趣,啟發(fā)學生應用電腦圖形語言開拓新的視覺領域。
電腦美術設計不僅要掌握精通的電腦設計軟件操作,還要具備熟練構成技巧,才能更好地表現設計藝術。在科技飛速發(fā)展的年代,面對鋪天蓋地的信息,過多、過濫并同質化的藝術設計充斥各種媒體,大量低品質產物使我們的大腦慢慢麻木,在這樣疲憊的情況下,人們希望看到具有藝術欣賞價值的美術作品。電腦美術設計可以利用自身優(yōu)勢,在作品制作過程中取得更好的效果,如利用Photoshop濾鏡里的多種效果,包括編排的自由、燈光的取舍、色彩的微妙變化體現電腦美術設計的優(yōu)勢。將設計者在一瞬間產生的創(chuàng)作靈感迅速物化為藝術作品是其他繪畫工具無法企及的。
有人認為電腦美術是以電腦為主的設計,其實電腦是不可能自行運轉制作藝術作品的,電腦雖然有神奇的物化優(yōu)勢,但代替不了作為審美主體的人腦,藝術活動永遠是人類的專利。當然任何一種新的藝術形式的產生都會對人們的審美意識產生重要影響。電腦美術設計將傳統的二維、三維的創(chuàng)作空間拓展到四維空間,無疑拓展了設計者的創(chuàng)作空間,為人們提供了更多的審美情趣。
電腦美術教學中電腦輔助功能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它在傳統美術理論的基礎上,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而不斷發(fā)展。這對傳統美術教學模式無疑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面對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教師需要不斷重新擬定教學目標,增添新的教學內容,變換教學方法,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適應變化的能力,將以教為主的教學模式轉化為以學為主的教學環(huán)境,使學生在實踐中快速成長,發(fā)掘潛能,不斷超越自我,這樣才能滿足學生對新鮮知識的渴求,滿足現代社會對電腦美術設計人才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