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顯峰
甘薯營養(yǎng)豐富,富含膳食纖維、多種維生素以及鉀、鈣、鎂、磷等多種礦物質(zhì),近幾年市場需求增大,種植效益較高。丹東地區(qū)種植春甘薯在已有多年歷史,為提高經(jīng)濟效益,擴大種植面積,經(jīng)過多年試驗、示范,我們探索出一整套甘薯高效栽培新技術(shù)。
1.選地選種甘薯較耐酸堿,在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塊根要從土壤中膨大,因此最好選擇表層疏松、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砂土地塊種植。疏松的土壤透氣性好,土壤升溫快,晝夜溫差大,能刺激甘薯塊根膨大早,薯塊均勻、表面光潔,若土壤黏重太緊實易使薯塊變硬或形成爛薯。品種選擇,只有好品種才能為培育壯苗打下堅實基礎(chǔ)。丹東地區(qū)一般選擇魯薯7號、豫薯王、脫毒冀薯4號等甘薯品種。具體選種時應(yīng)選擇皮色光滑鮮艷、次生根少,薯塊大小適中的沒有病害、凍害、澇害和機械傷的生命力強健的甘薯作種薯。一般單薯重在150~200克為宜。
2.育苗方法北方春甘薯育苗一般在3月中下旬進行。甘薯要高產(chǎn),先要培育壯苗,用火炕進行的傳統(tǒng)育苗方法浪費人力物力,溫度控制不好易發(fā)生爛薯。我們進過試驗研究現(xiàn)在改用釀熱物溫床覆蓋塑料薄膜新方法育苗,取得良好效果,且管理方便、省工省料、環(huán)保節(jié)能、壯苗增產(chǎn)。選擇地勢平坦、排水良好、背風(fēng)向陽的地塊建造苗床,床的方向為東西向,床的底部填10厘米砂土,釀熱物的厚度為25厘米。具體做法是將稻草或玉米秸稈切成5厘米長碎塊與畜糞混合,分層填入床坑,加入腐熟的人糞尿踩平后蓋上塑料薄膜,夜間加蓋草簾,經(jīng)過3~5天床溫升高后用竹片做成拱棚,上蓋塑料薄膜,夜間加蓋草簾。
選種排薯:選魯薯7號或豫薯3號做種薯,剔除受傷及有病的薯塊,保證上床種薯有原種薯的特性,薯形端正,薯皮鮮亮光滑,薯塊大小適中,白漿多,生命力強。將選后的種薯裝入籮筐,置入53~55℃溫水中上下移動籮筐,使薯塊均勻受熱,保持10分鐘。然后將籮筐提出降溫,用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200倍液或多菌靈200倍液浸種10分鐘殺菌消毒。甘薯排種采用斜排,要保證頭背朝上,尾腹朝下,薯頭壓薯尾1/3~1/4處,要掌握上齊下不齊原則,長薯斜排、短薯直排,做到種薯上部平齊,以利長出的薯苗整齊一致。排完薯后直接蓋砂土4~5厘米厚。最后鋪上塑料薄膜,四周用土壓緊,夜間加蓋草簾以利提溫、保溫。排薯前如果釀熱物和床土較干可在排種前2~3天進行少量澆水。
苗床管理:甘薯育苗前期高溫催芽防病,溫度控制在31~35℃,注意放風(fēng);中期平溫長苗催、煉結(jié)合;后期低溫煉苗,溫度控制在28~30℃,保持床土濕潤。采苗前5~6天澆透水,以后停澆。后期溫控20℃,由于此時外界氣溫已高,可逐漸揭膜煉苗,但要防止揭膜過猛,薯苗發(fā)生枯葉現(xiàn)象。
采苗:苗高20厘米時應(yīng)及時采苗,采取高剪苗,在離土3厘米部位剪苗。采苗會給種薯造成傷害,容易感染病害,所以采苗后當天不要澆水以利傷口愈合。移栽前的薯苗可用50%多菌靈500倍液浸蘸防病。
3.移栽方法在丹東地區(qū),5月4~15日是春甘薯定值的最佳時期。定值前用腐熟農(nóng)家肥或磷酸二胺或復(fù)合肥做基肥。采用高壟雙行種植,壟寬100厘米,壟高15~20厘米,溝寬33厘米,株行距33厘米×66厘米,每畝載苗3000株左右。丈量好株行距,開始刨坑,坑深8厘米左右,坑不宜刨得過深,把秧根部4~8厘米處彎成90度直角栽進去,然后培土澆水,待水沉干后開始填土封窩。
4.田間管理甘薯的田間管理應(yīng)結(jié)合品種特性與水肥條件等進行。①查苗補苗。甘薯在栽插完成后往往因為一些不利因素造成缺苗。在薯苗栽插后1周左右進行補苗,同時澆水護苗,待苗成活后薄施速效氮肥提苗以促使小苗快發(fā)趕上大苗。②中耕、除草、培土。種植早期(返苗后至封壟前)進行3次中耕、培土,能有效防止露根及鼠害、蟲害等。中期(封壟至莖葉生長高峰期)應(yīng)及時除草和排澇,如遇干旱應(yīng)澆水。后期(薯塊膨大期)應(yīng)加強疏通田間排水溝防漬害。③提蔓。改翻蔓為提蔓,因為翻蔓打亂了葉片的合理分布,還會使腋芽大量萌發(fā)與薯塊爭養(yǎng)分。提蔓技術(shù)是把薯蔓自地面輕輕提起10~15厘米,抬斷蔓上的不定根,然后將蔓放回原處,使其保持原來的生長姿態(tài)。④肥料管理。甘薯的整個生育期對氮磷鉀的需求以鉀肥最多,氮肥次之,磷肥較少,大概比例是10∶3∶21。主要措施是施足底肥,每畝施腐熟有機肥1500公斤、復(fù)合肥50公斤、磷肥25公斤。提苗肥早施,活苗后結(jié)合第一次除草追施提苗肥每畝用碳酸氫銨25公斤,挖穴埋施;施結(jié)薯肥每畝用硫酸鉀15公斤并進行培土。⑤化學(xué)除草,大面積種植甘薯人工除草有困難,可在移栽后用48拉索乳油(甲草胺)50~100克對水50公斤均勻噴灑地面防除雜草。⑥病蟲防治,在6~7月份,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噴藥防治甘薯葉甲蟲、卷葉蟲、甘薯天蛾等害蟲。
5.收獲秋季甘薯植株莖葉變黃、下葉脫落時開始收獲,一般情況下栽植后5~6個月,即可收獲。若收獲過早,生長期不足,產(chǎn)量和出干率都較低,而且收獲時溫度過高易發(fā)生黑斑病而引起腐爛;若收獲過晚易受凍害等,所以適時收獲意義重大。具體操作時要做到輕刨、輕裝、輕放,選擇晴天或陰天收獲,切忌在雨天進行,收后的甘薯不要在強光下久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