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庫
摘 要:清華簡《耆夜》內容涉及先秦詩歌、史實、文字、儀禮等諸多領域,對于研究中國古代尤其是先秦時期的歷史、文化具有極為重要的學術價值。文章從史學、文獻學、文字學以及文化等視角對《耆夜》分析簡述,以求更加全面地認識與研究清華簡《耆夜》。
關鍵詞:清華簡;耆夜;文獻;價值
一、引言
清華大學于2008年7月收藏了一批流散海外的戰(zhàn)國楚簡,通稱清華簡?!蛾纫埂芳礊檫@批竹簡中的一篇,收入在《清華大學藏戰(zhàn)國竹簡(壹)》(上海文藝集團中西書局出版,2010年12月),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近兩年來對該篇的研究論著層出不窮,從這些優(yōu)秀成果中,我們得以窺探《耆夜》的學術價值。
二、國之瑰寶:清華簡《耆夜》
《耆夜》共存竹簡14支,簡長45厘米,最后四支上部殘缺[1]。每支簡正面27至31字不等,簡背都有次序編號,其中,第14支簡,也就是最后一支簡,其簡背有“耆夜”二字,即為篇題。文章內容主要記述武王八年西周軍旅征伐耆國凱旋后于觥籌交錯之際武王和周公所賦詩作。武王酬畢公詩,題為《樂樂旨酒》,酬周公詩,題為《輶乘》;周公酬畢公詩,題為《赑赑》,祝頌武王詩,題為《明明上帝》;周公聞蟋蟀聲,作詩《蟋蟀》。上述五種,當屬《漢書?藝文志》“六藝”中“詩經(jīng)”類文獻。
三、清華簡《耆夜》,彰顯學術根魂
關于清華簡的學術價值,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李學勤評價“這將極大地改變中國古史研究的面貌,價值難以估計。” 《耆夜》作為清華簡中的一篇,學術價值同樣難以估量。筆者對《耆夜》價值淺析探究,可以補充和糾正文獻記載的疏漏或錯誤,有助于全面了解中華文化的初期面貌和發(fā)展脈絡。
1.史學價值:澄清“武王伐耆說”學術疑案
《尚書?西伯戡黎》云:“西伯既戡黎,祖伊恐,奔告于王(紂)”,“西伯”為誰,《尚書大傳》、《史記?周本紀》皆認為是周文王。然而黎國(耆)迫近紂都,說文王征伐到此,與歷史情勢似有不符,故宋代胡宏《皇王大紀》以來,不少著作認為“西伯”既武王。很長時間,兩種觀點爭論不休。今清華簡《耆夜》的重見天日,簡文“武王八年征伐耆,大戡之,還,乃飲至于文大室”的記載,與胡宏之說較為一致,證實“武王伐耆說”的觀點,澄清了學術史上久無定論的學術疑案,充分體現(xiàn)了清華簡《耆夜》具有補史、正史和證史的功用。
2.文獻學價值:重現(xiàn)先秦“詩”“樂”類文獻典籍
秦代焚書坑儒,文獻典籍大多亡佚,清華簡《耆夜》的發(fā)現(xiàn)就尤顯重要?!蛾纫埂份d詩五首,除《蟋蟀》與傳世本大致相同,其余幾首,即《樂樂旨酒》、《輶乘》、《赑赑》、《明明上帝》皆不見于今本《詩經(jīng)》等傳世文獻,均為古佚詩。清華簡《耆夜》在秦之前即埋于地下,未遭秦始皇焚書破壞,未經(jīng)后人修整篡改,最大限度地展現(xiàn)了先秦古籍的原始原貌,豐富了“詩”類典籍,這對《詩經(jīng)》以及古籍流傳的研究也有著重要參考意義。另外,秦代以后,樂詩全部亡佚,周武王時期的樂詩“重見天日”,填補了先秦古文獻樂詩的空白,為我們打開了認識古代樂詩面貌的新視野,無疑具有重大學術價值。
3.文字學價值:提供楚文字研究新材料
清華簡《耆夜》屬戰(zhàn)國楚簡,所載文字資料為楚系文字?!蛾纫埂分谐霈F(xiàn)一些新的字形,如“”,整理者將之隸定為“”,而復旦大學研究生讀書會根據(jù)楚文字用字規(guī)律,考究大量甲骨、金石等相關文字資料,認為該字當從“泉”形,表水流義,為“”字,此說是也[2]。諸如此類者,還有“甲”“逸”等字的考釋。研究者們通過對《耆夜》字形、詞義進行疏證、考索,加深了我們對楚文字乃至戰(zhàn)國文字的認識,補充了文字資料記載的不足,推動了楚文字研究的進程,為我國古今文字的演變和書法的研究提供了可考的實物資料。
4.文化價值:對周代禮制作進一步考索
中國自古為禮儀之邦,先秦時期尤尊禮重教。清華簡《耆夜》內容描述武王伐耆凱旋飲至情形,重點記載周公、召公大廟之內所賦詩作,反映了禮樂社會的社會制度和主流意識形態(tài),其精神實質為先秦諸子所繼承。《耆夜》載“畢公高為客,邵公保奭為夾,周公叔旦為主,辛公甲為位,作冊逸為東堂之客,呂尚父命為司正,監(jiān)飲酒”,皆是根據(jù)畢公、邵公、周公等臣子社會地位和伐耆戰(zhàn)功的大小,對他們作了不同的安排。通過對《耆夜》所載人物宴飲角色的分析,我們可以了解周初“客”、“夾”、“主”、“位”、“東堂之客”、“司正”的地位、宴飲中人員角色的分配以及飲至禮的基本流程,為我們進一步考究先秦時期的飲至禮、燕禮、奠爵酬酒禮等禮制提供了參考依據(jù),對于了解周代飲酒習俗和飲酒文化也大有裨益。
四、結語
清華簡《耆夜》,涉及先秦詩歌、禮儀、文字、史實等諸多內容,文獻史料珍貴,學術價值極高,可謂國之瑰寶。上文從史學、文獻學、文字學以及文化等視角對《耆夜》分析簡述,有助于我們進一步發(fā)掘并利用《耆夜》所蘊藏的更深層次的學術價值,值得重視。
注釋:
[1]李學勤.清華簡九篇綜述[J].文物,2010(05)
[2]郝貝欽.清華簡《耆夜》整理與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2.
作者簡介:張文庫,男,河南濮陽人,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