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古代詩詞以其精煉的語言,豐富的想象,真摯的情感千古傳唱,成為中國文化史上長盛不衰的盛宴。本文具體分析一下中國古代詩詞該如何鑒賞。
關(guān)鍵詞:古代詩詞;鑒賞;意象;意境;典故;技巧
中國古代詩詞,是古典文學創(chuàng)作中一枝絢麗的奇葩,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是高度濃縮的語言文化的精華。由于古代詩詞遠離當代生活,時間久遠,語言的跳躍性很大,意象比較模糊,加上目前的學生對古代詩詞讀得較少,理解不夠,鑒賞能力較弱,所以賞析中國古代詩詞歷來是廣大學生學習中的一道難關(guān)。賞析古代詩詞,要注重平時的積累,從題目和關(guān)鍵句入手,把握意象兼顧表達技巧,努力進行整體賞析。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賞“標題”
標題是文章的靈魂。有些詩詞,題目就交代了很多信息。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題目交代了內(nèi)容(對兄弟對親人的思念)、時間、對象;杜甫的《恨別》中的“恨”,沈如筠《閨怨》中的“怨”,柳中庸《征人怨》中的“怨”,直接點明詩人的情感。有些詩詞的題目要么直接表明描寫對象,要么透露所寫的事情或背景,如陳子昂的《春夜送友人》、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等,從標題的“送”字可以看出是送別詩。送別詩往往寫的是詩人送別時的所見所想所感,或表達作者依依不舍之情,或抒發(fā)送友人時的離愁別緒。
鑒賞詩詞時我們要重視標題,尤其要重視標題中點明題眼的、精煉傳神的字詞。
二、賞“意象”
古詩詞中的意象是作者所寫的景與物,但這些意象又不再是單純的景和物,而是融入了作者的情感,附著了某些特殊含義。作者常常通過選取特定的客觀事物(如山川草木等)來表達內(nèi)心獨特的感受。如:月亮往往與思鄉(xiāng)念家、思念親人、盼望團圓有關(guān);杜鵑,往往代表著思鄉(xiāng);柳與留諧音,與留戀有關(guān);用梅花代表著清高孤傲的凜冽之氣;用蘭代表著幽人獨守的從容淡然;用竹代表破石而出的氣魄,頂天立地的傲氣;用菊代表著清淡出塵的高隱之風和脫離于眾艷而獨立于寒風中的無畏……
了解這些意象所代表的含義,知道作者是如何將這些含義和自己的思想感情相融合的,進而從整體上把握詩詞的感情基調(diào)是高亢明快的,還是低沉凄苦的,是豪邁壯觀的,還是閑適淡雅的。
抓住作品的意象,是讀透作品的關(guān)鍵。意象蘊含著豐富的主旨,寄托著復雜的情感,暗示著深刻的哲理,承載著作者強烈的感情。
三、賞“意境”
意境和意象都是解讀詩詞必不可少的鑰匙。具有完美意境的古詩詞,情與景的和諧統(tǒng)一,不僅是情景交融的,而且還能情景相應,也就是思想感情與藝術(shù)境界互增光彩。因而,作為鑒賞者在欣賞古詩詞時也一定要注意對其意境的把握。如: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前三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悲B用九個名詞,寫出九種典型事物,形象地展示了一幅野郊秋游圖:幾棵蒼老的禿樹兀立山野、枯敗的藤蔓纏繞其身,黃昏歸巢的烏鴉棲息于樹上,淙淙的流水流經(jīng)橋下,荒村茅舍怡然自適,古老荒涼的驛道上秋風陣陣,困頓疲乏、漂泊異鄉(xiāng)的游子騎著瘦馬正踽踽獨行。這三句表面寫景,實則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尤其是“枯、老、昏、小、古、瘦”等詞的運用,有力地渲染出游子那種長期羈旅在外,不得與家人團聚的凄戚惆悵、郁悶悲苦的思想感情。景由情生,情由景顯,情和景熔鑄成一個渾然天成的藝術(shù)整體,創(chuàng)造出蕭瑟蒼茫、深沉雋永的意境,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賞“詩眼”
古人寫詩詞,尤其注重煉字煉句,力求一字傳神,一句傳神。特別是關(guān)鍵詞語,如反映作者心情的動詞或形容詞:惜、哀、悲、痛、怒、憤、怨、樂、笑、喜等,這些詞語直接抒發(fā)了作者的情感。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詩中第三句中的“綠”字寫得極為準確而傳神,將形容詞當作動詞來用,表示“吹綠”的意思?!熬G”字講明了春天的到來,概括了岸邊的景色。最后一句,詩人用一個疑問句進一步表達了詩人渴望歸隱的心情。李白的《靜夜思》中的“低頭思故鄉(xiāng),”“思”字直接抒發(fā)了作者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的“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表現(xiàn)了作者想為國家建功立業(yè)的報負。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抒寫自己向往自由天地和反抗權(quán)貴的思想感情。
五、賞“典故”
古代詩人創(chuàng)作時,有時借助一些典故來表現(xiàn)廣泛而深刻的主題,用典故可以收到言簡意賅的奇特效果。如果我們關(guān)注這些典故,并了解這些典故,對解讀作者的心境情感、作品的內(nèi)涵是很有幫助的。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這首詞除了回顧作者四十三年前南下經(jīng)歷一層外,全是用典?!跋氘斈辏鸶觇F馬,氣吞萬里如虎?!睂懙氖莿⒃.斈瓯狈タ箶车挠⑿蹥飧?。作者借贊揚劉裕,諷刺南宋王朝投降派屈辱求和的無恥行徑,表現(xiàn)出作者抗金的主張和恢復中原的決心。姜夔《揚州慢》中的“春風十里”引用杜牧《贈別》(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里的詩句,表現(xiàn)往日揚州十里長街的繁榮景況,是虛寫;“盡薺麥青青”,寫詞人今日所見的凄涼情景,是實寫。這兩幅對比鮮明的圖景寄寓著詞人對昔盛今衰的感慨。
六、賞“技巧”
我國詩詞浩如煙海,異彩紛呈的原因就是用了不同的表達技巧。
1.表現(xiàn)手法。(1)比興手法是古代詩詞中常見的,如“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孔雀東南飛》),用具體的形象來激發(fā)讀者想象,不由得人不從美禽戀偶聯(lián)想到夫妻分離。(2)對比手法,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縣永懷五百字》),將封建統(tǒng)治集團的窮奢極欲、醉生夢死,與勞動人民的被奴役、被掠奪、凍死路旁的悲慘狀況,作了鮮明的對比。(3)象征手法,如李白的“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保ā缎新冯y》),表現(xiàn)了詩人對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及對人生的樂觀態(tài)度。(4)渲染烘托,如白居易的“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琵琶行》),渲染了一種蕭條悲涼的氣氛。
2.修辭格的運用。如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虞美人》),運用醒目的設問、形象的比喻、極度的夸張,使之產(chǎn)生強烈的藝術(shù)感染力。李白的《望廬山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詩人觀瀑布用了夸張的手法,從動態(tài)的角度展現(xiàn)了瀑布奔涌而下,氣勢磅礴的動態(tài)之美,給人一種瀑布從九天落下之感。劉禹錫的《望洞庭》:“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痹娙诉h觀君山,描繪洞庭湖的秀麗姿容,呈現(xiàn)出我們?nèi)粘I钪袩o法看到的君山全貌,但詩人把君山比作“白銀盤里”的一顆“青螺”。這種想象是現(xiàn)代人不借助其他工具而無法企及的。
總之,對于古代詩詞的賞析,標題、意象、意境、用典及表達技巧的運用是賞析詩詞時不可分割的幾個方面,對于理解鑒賞一首詩詞至關(guān)重要。當然,詩詞鑒賞還涉及到許多方面,比如:平時的積累,多讀、多背一些詩詞,了解作者的生平、詩歌創(chuàng)作的背景、作者的創(chuàng)作風格等加以綜合分析,變通運用,才能厚積薄發(fā),水到渠成。
參考文獻:
[1]李軍民. 鑒賞古詩詞[J]. 作文周刊(教師版),2007,(8).
[2]王小忠. 語言分析與古詩詞鑒賞[J]. 文學教育,2009,(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