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維政,李艷芳,李春,杜凌,黃菲
中國海洋大學,青島 266100
關(guān)于太陽活動對于地球氣候和大氣環(huán)流的影響,許多人已經(jīng)注意到(Lean etal.,1995;Friis-Christensen and Lassen etal.,1991;Friis-Christensen,1993;Qu etal.,2004;Qu etal.,2012),這不僅取決于太陽輻射量的變化,還通過太陽磁場大幅度變化對地球磁場強弱和形態(tài)施加影響,改變地球磁場俘獲帶電粒子的能力,使進入地球磁場的帶電粒子在洛侖茲力作用下繞地球磁場磁力線巡回于南北極之間,釋放能量,加熱大氣.雖然太陽活動期間輻射量增加不是很大,可是地球磁場俘獲所有波段太陽輻射的能力卻成倍增強.所以地球溫度增加幅度遠大于太陽輻射量的增加幅度.就是說太陽活動是通過太陽輻射變化和太陽磁場變化兩個方面共同對地球氣候和地球物理環(huán)境施加影響,而且后者作用更大.
太陽磁場磁性指數(shù)(MI,Magnetic index)時間序列的建立(Qu etal.,2004;Qu etal.,2012;Qu etal.,2007),為具體考察太陽黑子極性循環(huán)和磁場強度變化對于地球物理事件的影響提供了一份很好的參考資料,使我們得以從太陽磁場變化角度研究和理解太陽活動及其對地球環(huán)境和地球物理事件的影響方式和影響途徑.本文就是從太陽輻射變化和太陽磁場變化兩個方面考察太陽活動對北極濤動的影響.太陽磁場變化及其對于許多地球物理事件的影響越來越清楚,深入探索其聯(lián)系方式的工作其實早就開始了 (Qu etal.,2006;Zhang and Xiao,2000;Zhang etal.,1998;Shi and Wang,1994;Dong.,1997;Liu etal,2001;Qu etal.,2003).
北極濤動(AO,Arctic Oscillation)是指北極極地附近區(qū)域氣壓和環(huán)繞極地的中緯度氣壓場反位相振蕩現(xiàn)象,乃大氣運動的主要型式,并且北半球大氣運動各主要變量都具有AO的振蕩模態(tài),與北極濤動AO異常變化相聯(lián)系的大氣氣候異常早已超出了極地區(qū)域而涉及整個半球,在氣溫、降水、海冰、大氣活動中心、季風和極端氣候事件等許多方面均有清楚的聯(lián)系跡象(Gong etal.,2002;Thompson etal.,2000;Rigor etal.,2000;Thompson and Wallace,1998).這種振蕩由低空到高空呈現(xiàn)等效正壓特性,而且隨高度增加,南北向振蕩形式更為清楚,方差貢獻率更大,成為大氣運動的主導形式.AO存在著非常寬的頻域,從年際到年代際尺度上都非常明顯.所以北極濤動AO變化規(guī)律研究,特別是年代際變化特征研究成為氣候異常變化研究重要組成部分,意義十分清楚.
驅(qū)動北極濤動現(xiàn)象的強迫源何在?一些研究已經(jīng)注意到諸如海冰消長、海溫場異常等因素影響,作者認為這些只是直接關(guān)聯(lián)的現(xiàn)象,無論海冰海溫異常都是氣溫異常變化的結(jié)果,所以氣溫的異常變化特別是極地氣溫變化才是AO的啟動因素,而極地氣溫異常變化最重要的因子就是太陽活動,從而將北極濤動—極地氣溫—太陽活動聯(lián)系在一起了.
本文采用逐次濾波法研究表明,北極濤動AO具有穩(wěn)定的與太陽活動相一致的顯著的周期性,使我們對于北極濤動現(xiàn)象驅(qū)動因子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資料取自http://www.atmos.colostate.edu/ao/Data/ao_index.html[2013-03-20].
北極濤動又稱為北半球環(huán)狀模(NAM,Northern Hemisphere annular mode),是以相關(guān)符號反映的極地區(qū)域與北半球中緯度大氣反相振蕩特征的,沒有給出具體的大氣環(huán)流特點.為了深入了解AO反映的大氣環(huán)流特征,探索其啟動因素,把研究置于物理意義清楚的大氣溫壓場結(jié)構(gòu)層面,本文選擇這種振蕩形式最清楚的NAM時間系數(shù)最大值月份,這個時候北半球大尺度大氣環(huán)流分布特征基本刻畫了AO正位相時期北極濤動在大氣環(huán)流上的反映,也是我們從大氣環(huán)流方面研究北極濤動形成機制的切入點.
從1889—2013年1月AO時間序列可知,AO正位相最大值出現(xiàn)在1993年1月(月距平值:4.162),就是說,無論與AO各歷史時期比較,還是與其他各振蕩模態(tài)比較,此時環(huán)狀模特點最突出,考察這個時候北半球大氣環(huán)流的特征,是從大氣環(huán)流角度研究北極濤動產(chǎn)生原因的最佳時刻.
我們求得1993年1月北半球(20°N以北)1000hPa位勢高度月平均值,繪于圖1a.從圖1a可以看到,北極附近是發(fā)展深厚的極地渦旋,環(huán)繞極地的中緯度(20°N—50°N)是高壓帶,兩個高壓中心分別位于亞洲大陸北部和非洲大陸北部.由此看來,冬季1月北極濤動發(fā)展水平主要決定于極地渦旋和環(huán)繞極地的中緯度高壓帶,當極地渦旋和中緯度高壓帶異常發(fā)展時,北極濤動強烈,極渦活動區(qū)氣壓下降,中緯度氣壓升高,中高緯度與極地氣壓梯度增加,西風增強.
1889—2013年AO負位相最大值是1940年1月,月距平值為-3.451,次大值是1977年1月,月距平值為-3.279.考慮到1940年代氣象資料密度代表性不如1970年代,而且1948年至3013年1月AO負位相最大值就是1977年1月的-3.279,于是選擇了1977年1月為代表月份進行分析.
求得1977年1月北半球1000hPa位勢高度月平均值繪于圖1b,從圖1b可以看到,極地渦旋填塞分裂之后移出極區(qū),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極地閉合高壓中心.在通常的北美大湖槽區(qū)和阿留申低壓區(qū)域形成了兩個深厚冷性低渦,環(huán)繞極地的中緯度高壓帶崩潰,北半球經(jīng)向環(huán)流取代緯向環(huán)流,氣候寒冷.
由于AO所具有的相當正壓的垂直結(jié)構(gòu),從地面至平流層隨高度增加,AO的南北向振蕩形式更為清楚.所以,為了與地面圖進行比較,我們選擇對流層中下部700hPa層進行分析.
我們求得AO正位相最大值的1993年1月北半球(20°N以北)700hPa位勢高度月平均值,繪于圖1c.從圖1c可以看到,北極附近是發(fā)展深厚的極地渦旋,環(huán)繞極地的中緯度(20°N—60°N)是比較平緩的槽脊波動,三個淺高壓脊分別位于亞洲大陸北部、北美大陸西北部和非洲—歐洲大西洋沿岸.當北極濤動處于正位相時,中緯度指向極地的氣壓梯度很大,中高緯度盛行緯向環(huán)流,限制了極區(qū)冷空氣向南擴展,寒潮出現(xiàn)頻率較少,北半球較少嚴寒天氣.
求得AO負位相最大值的1977年1月北半球700hPa位勢高度月平均值繪于圖1d,從圖1d可以看到,極地渦旋填塞分裂之后移出極區(qū),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極地閉合高壓中心.在通常的北美大湖槽區(qū)和東亞大槽-阿留申低壓區(qū)域形成了兩個深厚冷性低渦.受這兩個低渦影響,1977年1月北美大陸和歐亞大陸中高緯度氣溫異常偏低,氣候寒冷.
只有歐洲大西洋沿岸和北美太平洋沿岸受脊前暖濕氣流影響,氣候溫潤多雨.
AO揭示了北半球極地與中緯度氣壓場漲落規(guī)律,下面看一下AO正位相與AO負位相時期北半球極地與中緯度1000hPa距平場分布特點.
從圖2a可以看到,在AO正位相的1993年1月極地區(qū)域氣壓異常偏低,負距平達到-28hPa以下,環(huán)繞極地的北緯40°附近是正距平帶,非洲-歐洲大陸的正距平中心達到+12hPa以上.由此看來,冬季1月北極濤動發(fā)展水平主要決定于極地渦旋和中緯度高壓脊:當極地渦旋和中緯度高壓帶異常發(fā)展時,北極濤動強烈,極渦活動區(qū)氣壓下降,中緯度高壓區(qū)域氣壓升高,中-高緯度氣壓梯度增加,西風增強,緯向環(huán)流盛行.
圖1 1993年和1977年1月北半球1000hPa和700hPa位勢高度分布圖Fig.1 Geopotential height distribution diagram of Northern Hemisphere SLP and 700hPa in January 1993and January 1997
圖2 1993年和1977年1月北半球1000hPa位勢高度距平分布圖Fig.2 Geopotential height distribution diagram of Northern Hemisphere in 1000hPa in January 1993and January 1997
從圖2b可以看到,在AO負位相的1977年1月北極區(qū)域1000hPa氣壓異常升高,正距平達到+28hPa以上,環(huán)繞極地的北緯40°附近是負距平帶,北太平洋的負距平中心達到-20hPa以下.由此看來,冬季1月當極地渦旋和中緯度高壓帶異常減弱時,北極濤動也減弱,極渦活動區(qū)氣壓升高,高壓帶區(qū)域氣壓下降,中-高緯度氣壓梯度減小,西風減弱,緯向環(huán)流崩潰,經(jīng)向環(huán)流盛行,南北冷暖空氣交流活躍.
圖3是北極濤動正、負位相時期北半球中高緯度1000hPa氣溫異常分布特征.其中圖3a是AO正位相的1993年1月北半球20°以北的1000hPa氣溫異常分布圖,此時,北極區(qū)域氣溫異常偏低,導致等壓面下降,極地渦旋異常加深;極區(qū)以外的中高緯度以氣溫正距平為主,導致位勢高度場也是以正距平為主,正距平與位于亞洲大陸北部、北美大陸西北部和非洲-歐洲大西洋沿岸三個高壓中心位置大致對應,見圖1a).
圖3b是AO負位相的1977年1月北半球20°以北的1000hPa層氣溫異常分布圖,北極區(qū)域氣溫異常偏高,中緯度則氣溫異常偏低.北極區(qū)域氣溫異常偏高,導致極地渦旋填塞分裂之后移出極區(qū),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極地閉合高壓中心;中緯度氣溫異常偏低引起了位勢高度異常下降,是北美大湖槽區(qū)和東亞大槽—阿留申低壓區(qū)域兩個深厚冷性低渦形成的主要原因.與圖2b比較,可以看到1977年1月1000hPa氣溫距平符號分布與位勢高度距平符號分布大致一一對應,可見大氣溫度場變化導致位勢高度場的快速適應.
AO正負位相比較,溫壓場有三點重要差異:
(1)AO正負位相時期最顯著的差異是北極區(qū)域由氣溫負距平區(qū)變?yōu)檎嗥絽^(qū).極地渦旋乃冷性深厚低壓環(huán)流系統(tǒng),氣溫升高引起了低渦系統(tǒng)減弱填塞(如圖1所示),北極區(qū)域位勢高度也由負距平變?yōu)檎嗥剑ㄈ鐖D2所示).
(2)其次,AO正負位相時期沿北緯40°緯圈附近由氣溫正距平帶變?yōu)樨摼嗥綆?,相應地位勢高度場也由正距平變?yōu)樨摼嗥綆?
(3)1993年1月AO正位相時期,由中高緯度指向北極區(qū)域的氣壓梯度異常增大,導致西風環(huán)流異常增強,環(huán)繞極地的緯向環(huán)流盛行,有效地將冷空氣阻隔于北極區(qū)域;1977年1月AO負位相時期,中高緯度環(huán)繞極地的緯向環(huán)流崩潰,極渦填塞分裂,分離為北美大湖區(qū)冷渦和東亞冷渦,導致北美、亞洲和北半球中緯度大部分地區(qū)寒潮頻發(fā),氣候寒冷.
AO正負位相時期北極區(qū)域由氣溫負距平區(qū)變?yōu)檎嗥絽^(qū),那么,極區(qū)氣溫符號相反的異常變化意義何在?是什么因素引起了極區(qū)氣溫發(fā)生了符號相反的變化?以及氣溫變化與氣壓場變化的關(guān)系是什么?
(1)當?shù)葔好鍼1、P2之間氣柱的平均溫度為Tbm,氣體常數(shù)為R,根據(jù)靜力學積分方程,兩等壓面之間的位勢厚度Φ2-Φ1為
圖3 北半球1000hPa氣溫距平分布圖:(a)1993年1月,(b)1977年1月Fig.3 Distribution diagram of temperature anomaly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SLP in January 1993(a)and January 1977(b)
由此可知,兩等壓面之間位勢厚度Φ2-Φ1的變化是由氣柱的平均溫度Tbm決定的,所以極區(qū)大氣溫度的異常變化將引起極地渦旋強度變化,當極地氣溫異常升高時,700hPa位勢高度增加,極地渦旋減弱甚至填塞變?yōu)楦邭鈮?,如AO負位相的1977年1月,北極區(qū)域氣溫異常偏高,北極低渦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高壓中心;當極地氣溫異常偏低時,700 hPa位勢高度減小,極地渦旋加深,如AO正位相的1993年1月,由于極地氣溫下降極渦加深,導致中高緯度指向北極區(qū)域的氣壓梯度異常增大,西風環(huán)流異常增強,環(huán)繞極地的緯向環(huán)流盛行.
(2)氣壓場變化之后,由高壓脊所主導的溫度平流分布也發(fā)生相應變化,從而影響了溫度分布格局.如AO正位相的1993年1月歐洲南部大西洋沿岸和北美西部太平洋沿岸只是一個淺脊,脊后暖平流引起的增溫主要在歐洲南部和北美南部;AO負位相的1977年1月原來在歐洲南部大西洋沿岸和北美西部太平洋沿岸的淺脊得到加強北進(見圖1d),脊后暖平流引起的增溫不僅影響到歐洲南部和北美西部,進而影響到北極區(qū)域(見圖3),成為北極區(qū)域異常增暖的重要因素;脊前冷平流引導極地冷空氣南下,使東亞大槽加深為深厚的東亞冷渦、使北美大湖區(qū)低槽加深為深厚的大湖區(qū)冷渦,兩大深厚冷渦的存在,導致北半球中緯度異常寒冷.
上述兩點說明,氣壓場雖然總是由大氣溫度變化決定的,但是氣壓場形勢變化以后便立即對溫度場分布產(chǎn)生反作用,所以大氣系統(tǒng)內(nèi)部溫壓場總是在相互快速適應而趨于平衡狀態(tài).只有外部額外的熱量輸入才可能打破這種平衡,產(chǎn)生氣候異常.
(3)大氣系統(tǒng)的熱量來源主要是太陽輻射和地球反射的太陽輻射以及地球本身的長波輻射,而后面兩種輻射也是主要源于太陽輻射,所以地球大氣系統(tǒng)的熱量來源主要是太陽輻射.
關(guān)于太陽輻射,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逐漸認識到影響地球氣候的太陽輻射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可見光和短波輻射;二是太陽高能粒子流噴發(fā).
太陽可見光和短波輻射是地球氣候形成的決定性因素,但是其異常變化較小,只占太陽總輻射的1%左右,不足以激發(fā)地球氣候發(fā)生大幅度振蕩.研究證明,太陽爆發(fā)時期其高能粒子流是平靜時期的數(shù)百萬倍,是激發(fā)地球氣候異常振蕩重要因子.
太陽爆發(fā)時期也是太陽磁場異常增強時期,并且太陽高能粒子流是沿太陽磁場磁力線向外運動的,所以太陽磁場強度和磁場方向變化是太陽活動影響地球氣候十分關(guān)鍵的因素,更由于太陽磁場方向變化能夠?qū)Φ厍虼艑有螒B(tài)施加影響,即當太陽磁場南向,行星際磁場磁力線與地磁場磁力線相連接,地球磁層成為開磁層,太陽風攜帶大量等離子體沿磁力線涌入地球磁層.進入地球磁場的帶電粒子在洛侖茲力作用下繞磁力線巡廻于南北極之間,釋放能量,加熱大氣;反之當太陽磁場北向,地球磁層閉合,太陽風攜帶的大量等離子體從地球磁層外圍滑過,難以進入地球磁層.所以太陽磁場南向時期與北向時期,對應著地球磁層獲得太陽輻射能量異常偏多時期和異常偏小時期.顯然,這種情況對于地球氣候來說至關(guān)重要!特別是兩極區(qū)域,高能粒子流不僅影響極地高空大氣,而且直接與低層大氣接觸,加熱極地低空大氣.所以北極區(qū)域?qū)τ谔柋l(fā)尤其敏感.
本文就是從太陽磁場強度和磁場方向變化兩個方面考察太陽活動對北極濤動的影響.
太陽活動、太陽磁場強度和磁場方向變化存在顯著的80~110a世紀周期和準22a周期(Qu etal.,2007).既然北極區(qū)域大氣溫度變化對于太陽爆發(fā)尤其敏感,那么,北極濤動就應該與太陽活動具有尺度類似的周期變化,實際情況是否如此呢?回答是肯定的!本節(jié)主要闡明北極濤動的周期性及其與太陽活動的密切聯(lián)系.
對1889—2013年北極濤動指數(shù)時間序列完成了功率譜分析,并作信度α=0.05顯著性檢驗,計算方案見參考文獻Qu等(2003).由表1可以看到(表中黑體字欄),北極濤動指數(shù)第二行功率譜密度在1波處(對應周期110a)和4波處(對應周期22a)顯著大于第三行紅噪音檢驗譜值,通過了信度α=0.05顯著性檢驗,就是說1波對應的110a周期和4波對應的22a周期是北極濤動的顯著周期.
根據(jù)表第5行第6行可知,110a周期波的振幅A=0.592,初相角φ=0.51rad,則110a周期分量C110(i)方程為
表1 1889—2013年北極濤動指數(shù)功率譜與檢驗譜(信度α=0.05)Table 1 Power spectrum and test spectrum of the AO index from 1889to 2013(reliabilityα=0.05)wavelength
其中l(wèi)為波數(shù),即第幾波;m為最大后延,即分波總數(shù).
由表1可以看到,北極濤動指數(shù)功率估計譜在4波處顯著通過了信度α=0.05顯著性檢驗,就是說4波對應的準22a周期,是北極濤動顯著周期.根據(jù)表第5行第6行可知,22a周期波的振幅A=0.357,初相角φ=-1.53rad,則22a周期分量C22(i)方程為
盡管譜分析揭示了110a周期和22a周期是北極濤動的顯著周期,那么實際情況如何呢?下面將理論周期曲線與AO時間序列實況曲線繪在同一張圖上比較,做一個檢驗.
將1月北極濤動AO指數(shù)距平值9a的滑動平均曲線(實線)和110a周期分量曲線繪于圖4(粗實線,根據(jù)(2)式計算),二者比較可以看到110a周期與AO實況曲線變化趨勢基本一致,說明110a周期是北極濤動指數(shù)世紀變化中所蘊涵的顯著的周期性特征,在1900—2013年時段110a周期可以看做北極濤動的變化趨勢.
要把22a周期也繪在圖4上,需要將110a周期和22a周期合成,即
根據(jù)方程(4)把22a周期也繪在圖4上(粗虛線),可以看到22a理論周期與AO波動十分吻合,說明22a理論周期正確反映了AO的實際波動特征.
圖4 1月AO指數(shù)9a滑動平均曲線與AO 110a準周期分量曲線(粗實線)和AO準22a周期曲線(粗虛線)Fig.4 AO index in January 9years moving average curve and AO 110-year quasi-periodic component curve(heavy line),and AO 22-year cycle curve(dashed line)
為了便于分析太陽活動世紀周期與北極濤動世紀周期的聯(lián)系,我們把太陽活動沃爾夫指數(shù)(R.Wolf)準110a周期(Qu etal.,2014)曲線(粗虛線)疊加在圖5上,由圖5看到太陽活動準110a世紀周期與北極濤動110a世紀周期波峰波谷基本反相,太陽活動準110a周期變化超前,可以認為是太陽活動激發(fā)了北極濤動的世紀際周期性變化.
圖5 1月AO 110a周期(實線)與太陽活動110a周期曲線(粗虛線)Fig.5 AO 110-year quasi-periodic component curve(solid line),and solar activity 110-year cycle curve(dashed line)
為了便于分析太陽活動對北極濤動年代際周期性變化的影響,我們首先把這個世紀周期從北極濤動指數(shù)序列中濾除.從原始北極濤動指數(shù)序列AO(i)中減去110a周期,即可得到不含世紀周期的北極濤動指數(shù)序列y(i):
求得原始北極濤動指數(shù)序列AO(i)的方差:
就是說,110a周期變化是北極濤動指數(shù)世紀變化十分重要的特征,其影響程度超過總的北極濤動指數(shù)異常變化的44%!
根據(jù)1889—2013年AO(i)資料分析其110a周期變化,一般來說由于資料長度不夠長,可信程度不高.不過從圖4看到,AO(i)實況資料與110a周期曲線基本吻合,說明110a周期基本反映了100多年來AO(i)的變化趨勢,所以,把這個準110a周期作為1889—2013年AO(i)序列的趨勢項來理解就可以了.
根據(jù)文獻Qu等(2014)給出的太陽磁場磁性指數(shù)22a周期分量:
為了分析太陽活動磁場異常變化與北極濤動22a周期變化的聯(lián)系,將北極濤動22a周期分量曲線(粗實線)與太陽磁場磁性指數(shù)曲線(實線)繪于圖6進行比較,將太陽磁場磁性指數(shù)(MI)準22a周期曲線(粗虛線)疊加到圖6,太陽磁場磁性指數(shù)22a周期分量是根據(jù)(6)式計算結(jié)果,截取1900年以后部分繪于圖6.可以看到磁性指數(shù)準22a周期曲線與AO 22a周期分量曲線(粗實線)變化趨勢基本相反,MI準22a周期波峰與AO 22a周期波谷相對應并有所超前,說明AO 22a周期乃MI準22a周期所激發(fā).
由于MI準22a周期曲線與太陽磁場磁性指數(shù)曲線十分吻合,說明太陽磁場磁性指數(shù)準22年周期乃太陽磁場固有振蕩周期,所以太陽磁場磁性指數(shù)曲線變化與AO 22a周期分量曲線變化趨勢也基本相反,波峰波谷基本反相,太陽磁場磁性指數(shù)曲線波峰波谷超前于AO 22a周期分量曲線,二者波峰波谷取向比較固定,顯示出太陽活動尤其是太陽磁場磁性指數(shù)變化與1月北極濤動22a周期變化密切的反相關(guān)關(guān)系.
圖6 1月AO 22a周期分量(粗實線),太陽磁性指數(shù)(除150)曲線(實線)和太陽磁場磁性指數(shù)準22a周期曲線(粗虛線)Fig.6 The line of AO 22-year periodic component curve in January(heavy solid line),the MI of the solar magnetic field and quasi-22-year cycle curve of the MI of the solar magnetic field(heavy dotted line)in January
Qu等(2007)指出,太陽磁場磁性指數(shù)曲線從波谷到波峰時段是太陽磁場南向時期,此時在太陽磁場的各種波長的擾動中,其南向分量容易維持,從而與地球磁場磁力線重聯(lián)機會增多,導致大量帶電粒子輸入地球磁層,加熱地球大氣.從圖6可以看到,1月AO 22a周期分量(粗實線)從波峰到波谷時期正好對應著太陽磁場南向時期,即太陽物質(zhì)拋射加熱北極區(qū)域地球大氣,極區(qū)大氣偏暖,對應著AO負位相時期.
相反,太陽磁場磁性指數(shù)曲線波峰到波谷時段是太陽磁場北向時期,此時在太陽磁場的各種波長的擾動中,其南向分量不容易維持,從而與地球磁場磁力線重聯(lián)機會減少,導致大量帶電粒子從地球磁層外圍滑過,地球大氣得不到加熱.從圖6可以看到,1月AO 22a周期分量(粗實線)從波谷到波峰時期正好對應著太陽磁場北向時期,即太陽物質(zhì)拋射滑過地球,無法加熱北極區(qū)域地球大氣,極區(qū)大氣偏冷,對應著AO正位相時期.
通過AO正負位相時期北半球1000hPa、700hPa位勢高度和氣溫月平均圖及距平圖對比分析可知,北極區(qū)域異常增暖時期對應著AO負位相時期,而北極區(qū)域異常偏冷時期對應著AO正位相時期,說明北極區(qū)域氣溫異常變化將決定AO異常變化符號.
逐次濾波法分析可知,冬季1月北極濤動現(xiàn)象表現(xiàn)出十分清楚的與太陽活動密切聯(lián)系的準110a世紀周期和準22a年代際周期,具體表現(xiàn)為:
(1)冬季1月北極濤動現(xiàn)象具有十分清楚的與太陽活動密切聯(lián)系的準110a世紀周期.準110a世紀周期對于北極濤動指數(shù)的方差貢獻率達到44.4%,是冬季1月北極濤動現(xiàn)象最顯著的世紀際變化特征.
(2)譜分析結(jié)果表明,濾除準110a世紀周期變化以后的1月北極濤動指數(shù)具有顯著的22a周期,其方差貢獻率達到18.5%,乃僅次于準110a世紀周期之后北極濤動指數(shù)年代際變化重要特征.對比分析表明,太陽活動尤其是太陽磁場磁性指數(shù)變化與1月北極濤動22a周期變化呈密切的反相關(guān)關(guān)系,二者變化趨勢基本相反,即多數(shù)情況當太陽磁性指數(shù)MI由最低值轉(zhuǎn)為上升以后都可引起北極濤動AO由最高值轉(zhuǎn)為下降;當太陽磁性指數(shù)MI由最高值轉(zhuǎn)為下降以后都可引起北極濤動AO由最低值轉(zhuǎn)為上升.
綜上所述,北極濤動的準110a世紀周期變化、22a年代際周期變化對于北極濤動方差貢獻率達到62.9%,標志著太陽活動是北極濤動的重要驅(qū)動因子.
Friis-Christensen E,Lassen K.1991.Length of the solar cycle:an indicator of solar activity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climate.Science,254(5032):698-700.
Friis-Christensen E.1993.Solar activity variations and global temperature.Energy.,18(12):1273-1284.
Dong S L.1997.A cause of evolution of solar magnetic field——Solar gyromagnetic effect.Acta Astrophysica Sinica(in Chinese),17(1):86-90.
Gong D Y,Zhu J H,Wang S W.2002.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ummer precipitation over Yangtze River and the former Arctic Oscillation.Chinese Bulletin of Science,47:546.
Lean J,Beer J,Bradley R.1995.Reconstruction of solar irradiance since 1610,implications for climate change.Geopgys.Res.Lett.,22(23):3195-3198.
Liu Y,Zhang H Q,Bao S D.2001.A research on observation of solar magnetic field.Progress in Astronomy(in Chinese),19(1):34-44.
Peristykh A N,Damon P E.2003.Persistence of the Gleissberg 88-year solar cycle over the last~12000years:Evidence from cosmogenic isotopes.J.Geophys.Res.,108(A1):1003,doi:10.1029/2002JA009390.
Qu W Z,Deng S G,Huang F,etal.2004.Influence of magnetic index abnormal change in the solar magnetic field on climate at the middle latitudes of North Hemisphere.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in Chinese),47(3):398-404.
Qu W Z,Wang L N,Liu Y C,etal.2003.Research of stratospheric climate anomaly variation in Northern Hemisphere.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Qingdao(in Chinese),33(3):329-336.
Qu W Z,Zhao J P,Huang F,etal.2012.Correlation between the 22-year solar magnetic cycle and the 22-year quasicycle in the earth′s atmospheric temperature.The Astronomical Journal,144(1):6,doi:10.1088/0004-6256/144/1/6.
Qu W Z,Huang F,Zhao J P,etal.2005.Arctic oscillation and the antarcic oscillation modes in the atmospheric stratosphere.Acta Oceanologica Sinica,24(6):46-53.
Qu W Z,Huang F,Zhao J P,etal.2007.The significance of solar magnetic field direction variation on anomalous variability of the atmosphere temperature on the earth.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in Chinese),50(5):1304-1310.
Rigor I G,Colony R L,Martin S.2000.Variations in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observations in the Arctic.J Climate,13(5):896-914.
Shi Z X,Wang J X.1994.Delta—sunspots and x class flares in solar cycle 22.Chinese Journal of Space Science(in Chinese),14(1):1-7.
Thompson D W J,Wallace J M,Hegerl G C.2000.Annular modes in the extratropical circulation.part ll:trends.Journal of Climate,13(5):1018-1036.
Thompson DW,Wallace J M.1998.The Arctic oscillation signature in the wintertime geopotential height and temperature fields.Geophys Res.Lett.,25(9):1297-1300.
Xiong G M,Chen Q L,Jiang Y,etal.2012.Relationship between Arctic oscillation and planetary waves in winter.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in Chinese),27(3):273-278.
Zhang D H,Xiao Z.2000.The study of ionospheric TEC during the flare on Nov 22,98by means of 4GPS receivers over China.Acta Scicentiarum Naturalum Universitis Pekinesis(in Chinese),36(3):416-421.
Zhang Z D,Lin J,Chen J Y,etal.1998.Researches on ideal MHD models of coronal mass ejections.Progress in Astronomy(in Chinese),16(3):196-209.
附中文參考文獻
董士侖.1997.太陽磁場演變的起因之一——太陽的回磁效應.天體物理學報,17(1):86-90.
劉煜,張洪起,包曙東.2001.太陽磁場觀測研究.天文學進展,19(1):34-44.
曲維政,鄧聲貴,黃菲等.2004.太陽磁場磁性指數(shù)異常變化對南北半球中緯度氣候的影響.地球物理學報,47(3):398-404.
曲維政,王麗楠,劉應辰等.2003.北半球平流層氣候異常變化探索.青島海洋大學學報,33(3):329-336.
曲維政,黃菲,趙進平等.2007.太陽磁場方向變化對于地球大氣溫度異常變化的意義.地球物理學報,50(5):1304-1310.
史忠先,汪景琇.1994.22太陽活動周的δ黑子群與X級X射線耀斑.空間科學學報,14(1):1-7.
熊光明,陳權(quán)亮,蔣玥等.2012.冬季北極濤動與行星波活動的關(guān)系.成都信息工程學院學報,27(3):273-278.
張東和,蕭佐.2000.利用GPS方法對1998-11-22太陽耀斑引起的電離層TEC變化的觀測研究.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36(3):416-421.
章振大,林雋,陳敬英等.1998.日冕物質(zhì)拋射的理想MHD模型研究.天文學進展,16(3):196-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