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梅
西安唐皇城墻含光門遺址博物館,是在原隋唐含光門遺址基礎上建立的一座集遺址保護、專題陳列于一體的專題性博物館,建于明清城墻的內部。將千年歷史齊聚于一室的含光門博物館建筑面積達4000平方米,于2008年9月26日正式對外開放,剛剛度過5周年華誕。
作為遺址類博物館,含光門博物館主要有含光門門道、城墻斷面和隋唐過水涵洞三處遺址,另有以城墻發(fā)展為主題的唐長安城和中國城墻發(fā)展史兩個專題陳列,以及明清古建構建基本陳列。此外,該館還設有一些豐富多彩的臨時陳列展,是對基本陳列以及專題陳列的補充,具有周期短、內容新、靈活性強等特點。
作為13朝古都的西安,凝聚了中國歷史長河中千年的文化精粹,周禮、秦制、漢典、唐詩熠熠生輝,唐長安城作為其中一顆耀眼的星辰,在歷史的風云變幻中依然散發(fā)著無與倫比的光彩與魅力。含光門作為過往歷史的見證者,默默地訴說著昔日長安城的富麗與繁華。
隋唐長安城距今已有1400余年的歷史。隋開皇二年(582年),隋文帝始令宇文愷營造新都,當年六月開始動工,按照“先筑宮城、次筑皇城、次筑外郭城”(元·李好文《長安志圖》卷上),至次年三月,基本完工,始稱大興城。雖然營建時間只有9個月,但除外郭城墻工程過于浩大而來不及完成外,其他諸如宮城、皇城、大興宮、百官衙署,都會、利人兩市(唐代改稱東市、西市),諸多坊里與寺院道觀,及龍首渠、清明渠等引水渠道,多已建成。建筑規(guī)模之大、工程進展之迅速,在中國古代都城建筑史上前所未有。
公元618年,唐王朝建立,遂將大興城改稱長安城。在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年)、五年和玄宗開元十八年(730年),增修了外郭城墻;永徽五年在外郭城東西南三面九座城門之上修建了高大的樓觀;開元時期在郭城的東壁,先后修筑了由興慶宮北通大明宮、南通芙蓉園的夾城。
隨著唐國力及國際影響力的增強,長安城成為了國際化的大都市,其規(guī)劃宏偉、規(guī)??涨埃钱敃r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全城面積達84平方公里。到了唐中葉玄宗開元天寶年間,長安城發(fā)展到了最為繁榮的時期。誠如清代著名史學家趙翼所說:“唐人詩所詠長安都會之繁盛,宮闕之壯麗,以及韋曲鶯花,廣運潭之奇寶異錦,華清宮之香車寶馬,至天寶而極矣?!保ā敦ザ吩洝肪矶┒螅洑v安史之亂后,長安城飽受戰(zhàn)火摧殘,多次遭受焚掠破壞,已逐漸凋敝。唐末藩鎮(zhèn)朱溫劫昭宗遷都洛陽之后,佑國軍節(jié)度使韓建改建幾成廢墟的長安城。韓建以原來長安城皇城為基礎,放棄了宮城和外郭城。將新城改建為有著高大城墻的封閉的堅固堡壘。至此以后,唐長安城也不復昔日大唐帝國首都之榮耀,隨著時間慢慢流逝,城墻靜靜矗立于關陜大地之上。
含光門是皇城南面自西向東第一座門,門內左側為鴻臚寺及鴻臚客館,右側為大社;門外西側為西市,與東市遙相呼應,成為長安城中商貿集聚地。門上原建有廡殿頂建筑,至唐末遭遇黃巢、朱溫兩次戰(zhàn)亂,被焚毀。之后,雖屢次被破壞但一直沿用至元,時間跨度長達730余年,直到近代被發(fā)掘后才得以重見天日。
1986年、2004年經過兩次考古發(fā)掘,含光門門道遺址展現在世人面前。遺址平面呈長方形,長37.4米、寬19.6米,以純凈黃土版筑而成,東部保存最高處8.2米,中、西部殘存僅1米;有三個門道:中門道為御道,寬5.72米,東、西門道各寬5.35米,進深均19.6米,門道之間的隔墻均3.07米;東門道保留著唐代、宋代兩層路面,中、西兩門道是唐代的路面。門道中設石門限,兩邊有排列整齊的柱礎石。門道及路土有明顯的火燒痕跡,印證了“縱火焚剽,宮室居市閭里,十焚六七”(《舊唐書·僖宗紀》)的記載。
據史料載:“回紇以大歷六年(771年)正月于鴻臚寺擅出坊市掠人子女,所繇官禁止,反怒,毆以三百騎犯含光門朱雀門。是日,皇城諸門盡閉,帝使中使劉清潭宣慰乃止?!庇纱耸录浑y看出含光門的重要作用。而其門道遺址的完整性、真實性、唯一性更值得稱贊。這一用純凈黃土版筑的門墩,一高一低,巍然聳立,其散發(fā)出來的黃土氣息,讓人浮想聯翩,猶如長安城的雄渾氣勢散發(fā)出咄咄逼人的光芒。
該館歷來收集的明清古建構建,造型精美、圖案生動,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特別是大連檐,用整根原木鑿琢而成,漆色至今保持鮮艷,是非常珍貴的研究明清古建的實物資料。
城墻斷面遺址,是對城墻發(fā)展史的立體展示,通過地層關系,形象生動地向世人展示了西安城墻的發(fā)展歷程,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通過2004年的考古發(fā)掘,結合地層及歷史可知,西安城墻最早修建于隋開皇二年,歷經唐、五代、宋、元、明、清,其中明洪武三年(1370年)擴建,隆慶二年(1568年)改土城而為磚城,清、近代的多次修葺、增建,形成今天的規(guī)模。這段歷經千年的城墻,見證了一代繁華帝都如大廈傾倒般轟然倒塌,親歷了兵火戰(zhàn)亂、朝代更替、民族動蕩,包孕著重要的歷史信息,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軍事、思想文化、工程技術等多方面的內容,具有較高的研究和展示價值。這在我國現存城墻遺存中也較為罕見,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歷史文化遺存。
過水涵洞遺址,是2004年在對城墻斷面展開考古調查時在城墻底部發(fā)現的。其軸線與城墻走向垂直,壓于隋代所筑夯土城垣之下,現存直壁高約1.5米;頂部為單拱拱券,拱跨度約0.6米左右,拱高約1.2米,涵洞全高接近3米。拱洞南部外側,水平橫向埋設有長0.8米、寬0.45米、厚0.19米的花岡巖質大石條,左右砌入磚壁,下石條上面與上石條下面相對鑿有橫排3個邊長0.1米、深0.09米的菱形方孔,內插鐵柵,作為涵洞外側的柵門。這處水柵既能通水,又能防范外人從涵洞進入皇城禁區(qū)。其柵用邊長近10厘米的粗方鐵柱直立,間縫隙甚窄,一般人即使兒童亦難由其縫進入。含光門之內為國家重要機構所在地,大社太廟與百官衙署、禁軍倉廩均設于此。無民居。戒備森嚴,門有魚符方得通行, 故皇城城墻下設帶柵水門亦不可或缺。
涵洞南高北低,經測量,兩端底部高差在20厘米左右,內部水流應為從高到低,從南向北。從地形圖看,長安城地勢是東南高西北低,故諸渠引水皆從城南進入向北流淌。此處涵洞位于含光門西側,處于南高北低的地勢上,推測可能與城內外大街西邊排水路溝有關。
隋大興城的設計者中宇文愷與賀婁子干兩位都精通水利。長安城引有清明、永安、龍首、漕渠、黃渠等數條大渠入城,另外,城中還有諸多支渠與水溝,并與諸大渠共同形成一套完整的供排水系網絡。這處涵洞覆壓于隋代所建皇城之下,而隋皇城建筑時代比較明確,自隋文帝開皇元年(581年)始規(guī)劃,至三年春即建成主體并遷都于新城。所以,這處涵洞應當是公元581~582年間建成,先修建下水系統而后再筑城,這種設計思路是非常合理和先進的。過水涵洞的發(fā)現對研究隋唐長安城的建筑設施與水利系統建設具有一定的意義。這處過水涵洞采用的是當時先進的磚券頂形式,這就保證了上部沉重城墻的壓力和夯筑時的震動不致于對券洞產生破壞,證實古人的設計是科學的。如不遭到歷史上的人為破壞,其完全可以歷經1000多年保存至今。涵洞式水道結構非常類似于現代公路鐵路上的涵洞,說明在公元7世紀左右,對于大型工程的過水結構已經發(fā)展成熟。
這處殘存的過水涵洞,還為我們保留了許多重要的歷史信息。它的存在,使我們掌握了一處隋唐皇城外界的精確位置,與其東側的含光門遺址外界相配,可以大致定出這段唐皇城的走向。
唐含光門遺址向我們展現了古城西安城市發(fā)展的歷史脈絡,從一個側面向人們展示了作為絲綢之路起點的唐長安城的雄渾氣勢。那燦爛奪目的華光穿過了千年歷史,依然光彩閃亮,這是我們祖先的智慧結晶,是隋唐無韻的離歌,它詠頌著隋唐長安城那詩畫般的城市境界。
責編 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