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T(WorldWide Telescope)譯為“萬維天文望遠鏡”, 微軟把它定位成一個公眾教育系統(tǒng),設計了許多適合普通公眾的功能。和其他天文軟件相比,WWT 易于天文初學者掌握且界面華麗有藝術(shù)性,在顯示天體位置方面方便且人性化。WWT將全球的天文資源融合在一起,具有3D 視圖效果并可預測、回顧、跟蹤各種天文現(xiàn)象。WWT 的向?qū)铰?,?nèi)容豐富且充滿趣味。
2013年10月全國首座數(shù)字式WWT虛擬天象廳在石新路小學科技館5樓落成。面對新設備,老師們懷著激動而又敬畏的心情開始了WWT天象廳的應用。
小學校園的孩子,普遍在6-12歲左右,在以往的天文教學中明顯感到對孩子們來說天文知識太冰冷,缺乏童趣。WWT的開放性,讓老師可以把孩子們喜歡的喜羊羊與灰太狼、熊出沒等動畫片中的角色制作到天文片里面。小朋友在看到自己熟悉角色出來后,都高興得又蹦又跳,在不知不覺中就學到了天文知識。
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在6年級有一單元是講太陽系的,其中老師最犯難的是日食月食的實驗模擬。孩子們很容易把晝夜交替和日食月食弄混淆,這是教學中的難點。在有了WWT之后,其強大的3D立體感和時間調(diào)試模式,使得孩子們自己玩一玩WWT就非常明白了日食月食時三球之間的位置關系,老師也不用再費力地去制作動態(tài)PPT了。
去年10月,天象廳建成后,我校啟動了主題為“彎彎的月亮”的科技節(jié)活動。孩子們首先觀看了美國“阿波羅”飛船人類第一次登月的影片,還在天象廳觀看到在太空探測回來的真實畫面;接著孩子們閱讀月球的書籍,擴大知識面;收集資料,用電腦制作關于月球的動漫;最令人難忘的是當天晚上大約7點左右,羞答答的月亮露出了半張臉,學校在小操場架起了兩個天文望遠鏡,老師和孩子們依次排隊觀察月球上的環(huán)形山。月球近在咫尺,揭開了它朦朧的面紗,孩子們一遍又一遍排隊觀看,神秘的科學也悄悄走近了孩子們的學習生活。在實際觀測了月球之后,孩子們再進入WWT天象廳的氣氛就格外不同。每一個孩子都在轉(zhuǎn)動著WWT中的月球,想看一看望遠鏡中不清晰的球面上到底有些什么?虹灣、哥白尼環(huán)形山......一個個名稱不需要老師講,就已經(jīng)深深地映入了孩子們的腦海中。
如今WWT軟件社區(qū)開發(fā)的群體已經(jīng)越來越多,愛好者們都拿出自己的創(chuàng)作炫出自己的風采。但這終究不成體系,配音、圖片等專業(yè)程度不夠;如果能借助部分專業(yè)的開發(fā)公司,結(jié)合人教版小學科學教材,開發(fā)與課程內(nèi)容相對應的WWT影片、教學課件,相信WWT軟件運用會進入一個新的高度。
作為自然科學六大基礎學科之一的天文,是培養(yǎng)孩子科學素質(zhì)最好的內(nèi)容之一。當學生腳踩大地,仰望藍天,探索無垠的宇宙時,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很容易被激發(fā)出來。這也是我們開展天文教育的目的。
(責任編輯 張長喜)
重慶石新路小學的天文教育
——WWT互動式數(shù)字天象廳之運用
□ 重慶九龍坡區(qū)石新路小學 楊 鵬 唐東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