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平
內(nèi)容提要:《女仆作夫人》(或譯《女傭作夫人》)是第一部經(jīng)典的意大利喜歌劇,具有里程碑意義。它的誕生對后世歌劇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本文將從其產(chǎn)生的歷史背景、劇情介紹、人物角色、樂隊編制、音樂分析及作品流傳等方面進行特定解讀。
關鍵詞:佩爾戈萊西、意大利喜歌劇、女仆作夫人
一、歷史背景
正歌劇的由盛及衰,為喜歌劇的誕生創(chuàng)造了必要的歷史條件。喜歌劇又稱“諧歌劇”,是與正歌劇相對立的歌劇種類。歌劇自1600年在意大利誕生以來。長期吸引著一代又一代詩人、音樂家為之殫精竭慮的正是這種被稱為“正歌劇”(opera seria)的嚴肅歌劇。這種歌劇多以古希臘神話故事或歷史故事為題材,音樂則側(cè)重抒情,主要由宣敘調(diào)和詠嘆調(diào)的連綴構成。正歌劇中,獨唱處于重要地位(由此形成“美聲唱法”及其第一黃金時期),戲劇表演、器樂伴奏等均位居其后,合唱和芭蕾場面則完全不被所用;然而,當正歌劇跨入18世紀后,其程式僵化,內(nèi)容不接地氣,與現(xiàn)實生活脫離的弊端已逐漸顯現(xiàn)。再加上“閹人歌手”(castrato)趾高氣揚、為所欲為,隨意亂加花腔的陋習,使本該是一種“音樂戲劇”的歌劇,蛻化成為了歌手炫技的“化裝音樂會”,正歌劇的命運岌岌可危!然而,正是在這樣的節(jié)骨眼兒上,一種富于生活氣息,以現(xiàn)實中的普通人為主人公并表現(xiàn)他們喜、怒、哀、樂的“喜歌劇”(opera buffa),便于18世紀的20年代應運而生了。
1733年8月28日,佩爾戈萊西創(chuàng)作的三幕正歌劇《高傲的囚徒》在那不勒斯隆重上演。而采用費德里科臺本譜寫的幕間劇也被同時推上了舞臺。并且取得了比《高傲的囚徒》更為巨大的歡迎和成功,該劇很快演遍了意大利各大劇院。這部幕間劇就是《女仆作夫人》。
應該說,這部幕間劇是在不經(jīng)意之中寫成并出現(xiàn)在當時意大利歌劇觀眾面前的。由于徹底摒棄宮廷正歌劇的奢華與虛浮,題材源自百姓的日常生活,音樂簡潔質(zhì)樸,因而剛一露面,便受到廣大群眾的熱烈歡迎,幕間?。ā杜妥鞣蛉恕返难莩龀晒κ顾矫撾x正歌劇《高傲的囚徒》,并且一躍而成為了“意大利喜歌劇”(opera buffa)的成型之作、典范之作。而一場載入史冊、意義深遠的“喜歌劇論戰(zhàn)”(Querelle des Bouffons),亦因此劇1752年在法國巴黎的成功演出而引爆,其影響更擴展到法國和歐洲其他許多國家,并對西方歌劇的發(fā)展起到了指向性的作用,佩爾戈萊西本人也因此成為了意大利喜歌劇的締造者。
二、劇情介紹
意大利喜歌劇《女仆作夫人》的腳本,由費德里科(Gennaro Antonio Federio)根據(jù)劇作家奈里的(J.Neri)的短小喜劇用意大利語寫成。采用費德里科的腳本,在佩爾戈萊西已不是第一次。全劇總長約50分鐘,分為上、下兩個部分。上半部分的演出時間為22分鐘,下半部分的演出時間為28分鐘。
全劇的故事情節(jié)雖然簡單,但也相當生動、有趣一一單身的老貴族烏貝爾托(Uberto)失去料理自身飲食起居的能力,因此,家里雇傭著一女一男兩個仆人。前者叫賽爾碧娜(Serpina),是一位聰明、機靈,且很會擺布主人的姑娘;后者叫維斯波內(nèi)(Vespone),是一位忠實聽命于主人的“啞巴”,他處處被賽爾碧娜牽著鼻子走。
故事從一個早上開始,烏貝爾托有事情要出門了,賽爾碧娜卻遲遲沒有把作為早點的巧克力咖啡送上。主人催急時,賽爾碧娜有意讓他發(fā)火,說自己太忙,今天已時近中午,巧克力咖啡就免了。又氣又惱的老貴族對賽爾碧娜對他的種種嚴格管束極其反感與不滿,在無可奈何之下,他決心馬上結(jié)婚,娶一位能侍奉、照顧自己的妻子來擺脫窩囊、窘迫的處境。
當烏貝爾托大聲宣告這一決定時,賽爾碧娜竊竊自喜。因為她早就對自己的主人芳心暗許了,主人這樣一宣告,自己的機會不就來了嗎?!
接下來,她就作了一個精心的設計。跟她的主人講,自己也已經(jīng)戀愛并準備結(jié)婚了,對象是一位軍人,人稱“風暴上尉”。是一個一點小事就會大動肝火。甚至會出手打人的人。烏貝爾托聽后,十分同情地說:“你怎么找了這樣一個對象呢?”賽爾碧娜回答道:“那就是我的命唄!”然后,她又進一步地向烏貝爾托攻心:為自己過去對他的失禮、照顧不周抱歉,要他日后保重身體。并請他不要忘記賽爾碧娜這可憐的女人。
另一方面,她則讓維斯波內(nèi)充當“風暴上尉”這個角色,同她一起去面見烏貝爾托(此時他已充滿了對賽爾碧娜的關切、同情和愛戀),要這位原本心地善良的“啞巴”盡可能地對她粗暴、兇狠!見面后。她向烏貝爾托傳達了自己的未婚夫向他所提出的兩點要求:一是要主人拿出四干大洋來作為賽爾碧娜的陪嫁,而且這筆錢統(tǒng)統(tǒng)都要交給他:二是如果烏貝爾托不答應這一要求,就得自己娶了賽爾碧娜,不然的話,他就要把你這位主人殺了。
就在賽爾碧娜或柔軟或強硬的步步進逼之下,舍不得錢財、拿不定主意卻又極富同情之心的烏貝爾托,其內(nèi)心深處所潛藏著的那份對賽爾碧娜的愛。終于被這位聰明、大膽的女仆所喚醒,最后主仆兩人結(jié)成了眷屬。
三、人物角色
整部喜歌劇由烏貝爾托、賽爾碧娜、維斯波內(nèi)三個人物組成,角色和聲部如下:烏貝爾托(Uberto,單身老貴族),男低音;賽爾碧娜(Serpina,女傭),女高音;維斯波內(nèi)(Vespone,男傭),啞角。
值得說明的是:在這部短小精悍的喜歌劇中,男傭維斯波內(nèi)是啞角,劇中并沒任何宣敘調(diào)和唱段,按照傳統(tǒng)慣例,他需要在喜歌劇《女仆作夫人》的開場前致幕前詞。而在劇中,維斯波內(nèi)與烏貝爾托和賽爾碧娜周旋的無唱詞戲劇表演,以及喬裝改扮的“第四個角色”一一賽爾碧娜那高大威武、蠻橫的未婚夫。從劇情推進和戲劇發(fā)展的角度來看,對全劇起到了至關重要的烘托作用,具有強烈的戲劇性和喜劇效果。
四、樂隊編制
由弦樂和羽管鍵琴組成,具體為:第一小提琴(Voilino I),第二小提琴(Voilino II),中提琴(Voila),羽管鍵琴(Cembalo)。大提琴(Violoncello),低音提琴(Contrabasso)。
五、音樂分析
整部歌劇的音樂是由一段起序曲作用的樂隊“引子”,男、女主角所演唱的5首詠嘆調(diào)、2首二重唱。以及貫穿全劇的宣敘調(diào)組成?,F(xiàn)將劇中最具代表性的兩首詠嘆調(diào)進行分析如下:
(一)烏貝爾托的詠嘆調(diào)“左等右等,不見她來”(Aspettare e Don venire)
全曲為降B大調(diào),4/4拍,快板,曲式結(jié)構為帶變化再現(xiàn)的二段曲式。簡短的6小節(jié)的引子,拉開了全劇的序幕。該劇的表達開門見山,極富節(jié)奏感的音樂直接引入男主人公烏貝爾托的詠嘆調(diào):
左等右等,不見她來,躺在床上,終也睡不著覺,
對她寬厚,得不到回報,這樣下去,我可受不了。
烏貝爾托要出門辦事了,卻始終不見賽爾碧娜把作為早餐的巧克力咖啡端來,這怎能不讓他著急、生氣、惱怒呢!
由6小節(jié)的器樂“引子”導引出的這首詠嘆調(diào),運用的音樂素材非常質(zhì)樸、精煉,兩個富于特征的因素通過模進的手法,貫串在詠嘆調(diào)的開始部分。其中,一個是呼喊、宣泄式的,由同音反復的長音經(jīng)過大跳落到其低八度音上構成,長度為2小節(jié):一個是緊接其后從小節(jié)第一拍后半拍開始、以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構成的樂匯,長度為1小節(jié)。二者相互貫穿,既生動地刻畫出了烏貝爾托焦急等待的情緒,又著意渲染出詼諧幽默的喜歌劇氣氛,并很有效地發(fā)揮了人聲(男低音)的特點。
在音樂展開的過程中,這兩個因素以次第升高二度的模進層層凸現(xiàn),充分表達了烏貝托越來越急切的情緒和惱怒的心情。接著,緊繃的弦有了暫時的放松,在簡捷的3小節(jié)“間奏”后,樂韻漸趨平緩,由上而下的流暢唱句(高低端的音相隔純四度)又通過模進的手法三次出現(xiàn),第三次出現(xiàn)時音高跳了9度。在經(jīng)過2小節(jié)八分音符為主的短小樂匯的鋪墊后,位于上加二線上的下屬音以一拍或一拍半的時值接連出現(xiàn),弦樂與羽管鍵琴則以屬七和弦相襯托,音樂所表達的情緒甚為激動奔放。
隨后,由連續(xù)反復的短小動機構成的旋律再次連珠炮似地噴發(fā)而出,活躍的短小樂句也增添了一些變化,最后,在漸趨平緩而簡捷的收尾后,音樂于首尾呼應中完滿結(jié)束。
值得一提的是:將男低音作為男主角并運用在喜歌劇創(chuàng)作中,佩爾戈萊西是一個先行者,他是成功勇吃“螃蟹”的第一人。(見譜例1)
(二)賽爾碧娜的詠嘆調(diào)“小男人,我的小男人”(Stizzoso mio stizzoso)
全曲為A大調(diào),2/4拍,小快板,曲式結(jié)構為帶再現(xiàn)的三段式。賽爾碧娜雖是傭人,卻對主人的管束很嚴。心中早已暗戀上主人的她,時不時地還要捉弄捉弄她的主人:“你發(fā)急,我偏不急,還要提醒,正告你,不能對我這樣發(fā)火?!?/p>
小男人,我的愛發(fā)火的小男人!為什么你總是這么不虛心,這樣愛生氣可是要傷身!我對你的禁令你只要遵循,不要多問。噓!噓!賽爾碧娜就這樣決定。我們相處已經(jīng)那么久,我的意思你一定能聽懂!小男人,我的愛發(fā)火的小男人!……
這首詠嘆調(diào)的特點非常鮮明:由弱拍起唱的樂句,從一個由下而上的5度大跳開始,在抵達高點e2后,順勢降到低八度的e2,這一斜線進行經(jīng)過一次呈現(xiàn)、一次重復后,既鞏固了自身核心音調(diào)的地位。又加深了人們的印象。接著又是一個短小唱句的兩次出現(xiàn)。但句中出現(xiàn)的四分休止符,使音樂在時斷時續(xù)中更生動地刻畫出賽爾碧娜的性格特點:她的語調(diào)堅定,口氣帶有命令性。此后,音樂始終在活潑、俏皮的氣氛中發(fā)展向前,在斷連、松緊、高低、抑揚的統(tǒng)一變化中煥發(fā)出它們繪聲繪色的藝術表現(xiàn)力。最后,由一開始的核心音調(diào)發(fā)展構成的A段再次出現(xiàn),并快言快語般地直達這一唱段的終點。
這首詠嘆調(diào),將賽爾碧娜聰明、機智、俏皮的人物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不愧是整部歌劇中最精美的詠嘆調(diào)。(見譜例2)
六、作品流傳
佩爾戈萊西的喜歌?。ā杜妥鞣蛉恕纷?733年在那不勒斯首演后即不脛而走,迅速傳遍了羅馬、威尼斯、帕爾馬、佛羅倫薩等意大利重要城市,更在歐洲的維也納、漢堡、德累斯頓、巴黎、倫敦、巴塞羅那、布拉格、哥本哈根等地得到進一步的推廣與流傳。歌劇的腳本被譯成法語、英語、德語、俄語、波蘭語、瑞典語等多種語言。1960~1961年意大利斯卡拉歌劇院曾隆重演出了經(jīng)過精心策劃、排練的該劇;1980年該劇被譯成中文由中央歌劇院在北京演出。
結(jié)語
佩爾戈萊西的喜歌劇《女仆作夫人》雖不是最早的喜歌劇作品,卻是具有典范性和里程碑意義的第一部喜歌劇作品,因而具有開拓和奠基的重要歷史意義。正由于這部天才之作的橫空出世,世人才真正認識和領略到了喜歌劇的眾多長處和妙處,從而使喜歌劇理直氣壯地在歌劇的殿堂中擁有了一席之地。
《女仆作夫人》這部意大利喜歌劇的典范之作誕生迄今雖已280年了,但它那強大的藝術生命力卻始終常綠常青,并己成為世界各國歌劇學館、音樂學院訓練、培養(yǎng)青年學生演唱能力和歌劇表演能力的經(jīng)典劇目之一,對后世歌劇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