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燕,趙楊秋,曹雪晴
(江蘇省海安縣人民醫(yī)院,江蘇海安 226600)
氣胸、胸腹腔積液是臨床常見疾病,經(jīng)胸腹腔置管引流積氣、積液或向胸腹腔內(nèi)注入藥物是臨床治療的重要措施。胸腹腔置管一般采取透明敷料加膠帶固定,而在患者翻身或活動時容易發(fā)生導管脫出需重新置管,從而增加患者痛苦及住院費用,亦有并發(fā)感染的危險。復合固定法采用兩種或三種固定方法結合,可克服單一固定方法的不足。為減少導管脫落不良事件發(fā)生,2013年6月至11月,本院呼吸內(nèi)科改進患者胸腹腔引流管的外固定方法,效果較好,現(xiàn)報告如下。
1.1 對象 2013年1月至11月本科收治57例應用中心靜脈導管行胸腹腔置管引流患者,按固定法不同分為對照組25例和觀察組32例。對照組男20例、女5例;年齡16~93歲,平均年齡(62.0±22.6)歲;氣胸11例,胸腹腔積液14例;留置胸腹腔引流管時間2~39d,平均11.5d。觀察組男20例、女12例;年齡30~96歲,平均年齡(68.5±14.7)歲;氣胸11例,胸腹腔積液21例;留置胸腹腔引流管時間3~33d,平均11.6d。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疾病及引流管留置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材料 透明敷料,3M 醫(yī)療產(chǎn)品,型號1624W,6cm×7cm。醫(yī)用橡皮膏,12cm×15cm,上下、左右對折后在中間部位剪去直徑為5cm的圓形區(qū)域,形成鏤空。真絲膠布,長約10cm。
1.2.2 固定方法 對照組采用透明敷料和真絲膠布固定導管,穿刺成功后將外露引流導管盤成C型,再用6cm×7cm透明敷料以穿刺點為中心將導管固定在皮膚上,再用真絲膠布Ω固定延長管。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外覆蓋鏤空醫(yī)用橡皮膏,以置管穿刺處為醫(yī)用橡皮膏鏤空部位的中心,將外露管道呈反方向C型固定。
1.3 效果評價 觀察兩組引流管引流情況,有無導管滑脫。胸腹腔引流管安置成功后記錄導管置入長度,在導管留置過程中,當導管置入長度減少2~3cm時定義為部分脫管;當導管尖端完全脫出皮膚定義為完全脫管[1]。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3.0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采用Fisher確切概率法檢驗,以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1例患者2次置管。兩組患者胸腹腔引流管均引流通暢,無堵管、局部感染現(xiàn)象,無皮膚瘙癢、皮疹等接觸性皮炎癥狀。兩組患者胸腹腔引流管脫出情況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胸腹腔引流管脫出情況比較
3.1 采用中心靜脈導管行胸腹腔置管引流的特點 中心靜脈導管組織相容性好,富有彈性、不易壓癟,且引流形成密閉系統(tǒng),可長期引流而不引起感染[2];置管創(chuàng)傷小,可根據(jù)需要持續(xù)或間斷引流及胸腹腔內(nèi)藥物治療,被臨床廣泛應用。該治療方法雖較傳統(tǒng)方法優(yōu)點多、療效好,但缺點是成本較高,管徑細,易于滑脫。對照組5例管道滑脫病例中,有一慢性支氣管炎、阻塞性肺氣腫、左側氣胸的69歲男性患者,胸腔壓力大,出汗多,在1周內(nèi)2次導管完全滑脫,導管滑出的同時透明敷貼仍粘貼在位,多次穿刺置管,給患者增加了痛苦,同時亦影響了治療效果。
3.2 醫(yī)用橡皮膏加強固定法能降低胸腹腔置管的脫管率 胸腹腔引流管傳統(tǒng)的固定方法有3M透明敷料粘貼固定[3],因敷料粘性不強且導管較細,加上引流袋或引流瓶重力作用及牽拉,極易造成導管在透明敷料下滑脫;伏虹[4]報道,穿刺后為防止滑脫,可于胸壁皮下縫一針絲線固定,再用透明敷貼貼于穿刺處固定導管,但縫線固定后,調(diào)整管道不易,不僅增加患者痛苦,也增加了醫(yī)護人員的工作量。而如單純使用醫(yī)用橡皮膏固定法,因其非無菌,易造成穿刺部位感染,并且不便于觀察置入深度及穿刺部位情況。本科室遵從感染管理及無菌技術要求,一貫采用3M透明敷料加膠帶固定法[5],但導管滑脫仍時有發(fā)生??苾?nèi)積極應用頭腦風暴法進行討論,結合醫(yī)生觀點,采用透明敷料、鏤空醫(yī)用橡皮膏、真絲膠帶復合胸腹腔置管固定法,獲得良好效果,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胸腹腔引流管脫出的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3 復合固定法的優(yōu)點 復合固定法先在穿刺處以無菌透明敷料覆蓋,預防穿刺部位感染,透明敷料方便觀察導管置入刻度及穿刺處有無紅腫、滲血、滲液。醫(yī)用橡皮膏粘性強,不易致敏,不易滑脫;價廉,不增加患者經(jīng)濟負擔;無創(chuàng),減少患者局部縫線固定的痛苦;方法簡便,易于醫(yī)護人員掌握,固定用橡皮膏可根據(jù)臨床需要,隨意裁剪成所需形狀。
[1]曾明麗,岳志瑛,符琰,等.應用導管固定器防止胸腔引流管脫落的效果觀察[J].腫瘤預防與治療,2013,26(1):27-29.
[2]林雯,黃建嬌.45例胸腔積液患者胸腔置管引流的護理[J].護理與康復,2005,4(1):35.
[3]高瑛,劉軍浩,李碧玉.自發(fā)性氣胸采用改良中心靜脈導管置管閉式引流的護理[J].護理與康復,2012,11(12):1143-1145.
[4]伏虹.胸腔置管引流并腔內(nèi)給藥治療惡性胸腔積液患者的護理進展[J].護理學雜志,2010,25(12):91-94.
[5]黃應香.胸腔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的護理[J].當代護士,2011,22(8):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