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川浩
各位小天文迷,大家在平日里肯定見過貓,但你見過天貓星座嗎?我估計你沒見過,因為天貓星座里的星都不太亮,不容易辨認。當年,波蘭的大天文學家赫維留斯給它起名時,就感覺到這個星座暗淡難認,除非有貓一樣銳利的眼睛,才能把它看出來,所以命名為“Lynx”星座。不過請注意,這里的“Lynx”不是一般的家貓,而是山貓,又叫猞猁,你看看它的照片,怎么樣?那雙眼睛太銳利了吧?難怪它晝伏夜出,善于在黑暗中發(fā)現(xiàn)獵物。
有趣的是,“Lynx”這樣的名字還曾經(jīng)被用過。400多年前,意大利的幾位杰出學者成立了一個研究科學的社團,就叫作“猞猁學會”。一開始,大家還以為這是研究動物的組織,后來才知道,要想加入該學會,你得牢記“科學家在觀察事物時, 眼睛必須像山貓一樣敏銳”。
這個小團體里曾經(jīng)出了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就是做出世界第一架天文望遠鏡的伽利略,他通過仔細觀察,相繼發(fā)現(xiàn)月面環(huán)形山、土星光環(huán)和太陽黑子,等等。怎么樣,他的那雙慧眼沒辜負“猞猁學會”這個名字吧?
我相信,小朋友們大多知道英國的劍橋大學吧?那也是大名鼎鼎呀!這所大學有個科學實驗室(編者注:這就是享譽世界的卡文迪許實驗室)。當你走近這棟房子時,會發(fā)現(xiàn)外墻上有一個雕刻出來的醒目圖案——鱷魚(見右圖)。也許有人會想,這里應該是研究鱷魚的吧?其實不是,原來它代表了這樣的觀念:“科學家在研究問題時, 應該像鱷魚一樣咬住不放!”
在世界上所有的大學里,幾乎都有實驗室,但沒有哪個實驗室敢輕易和這個實驗室比,因為截止到現(xiàn)在,這個實驗室中已經(jīng)培養(yǎng)出20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享譽世界。這是偶然的嗎?當然不是,這應當歸功于選準目標、持之以恒、永不松懈的“鱷魚精神”。
劉老師想問問你,如果你想當科學家,那你的眼睛要不要學山貓呢?你的作風要不要學鱷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