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佳樂
蘇教國標版四年級下冊課文《番茄太陽》,是一篇充滿溫暖和愛意的記敘文,情感味很濃!
一、精心設(shè)計“番茄太陽”這個敘述標志
標志,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是:表明特征的記號。在一篇敘述文中,敘述標志就是文章敘述所圍繞的一種特定的記號或者事物。“番茄太陽”就是這篇文章的敘述標志,它在文中共出現(xiàn)了三次。第一處在文章第13自然段:“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陽。明明咯咯的笑聲銀鈴樣清脆,一串一串地追著人走?!钡诙幵谖恼碌?4自然段:“日子過得真快。明明像小屋里的光線,帶給我許多快樂?!粗男δ?,覺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陽”。第三處在文章第17自然段:“……紅紅的‘番茄太陽一直掛在我的心中,溫暖著我的心?!敝哉f“番茄太陽”是本文的敘述標志,原因有二:其一,它是串起全文故事的線索;其二,“番茄太陽”本身隱含著積極、光明、向上,與文章的感情基調(diào)一致。
好的敘述標志舉不勝數(shù)。如《一件珍貴的襯衫》中的“一件珍貴的襯衫”,《七根火柴》中的“七根火柴”,《半截蠟燭》中的“半截蠟燭”。
我們在教學中要引導(dǎo)學生精心設(shè)計敘述標志。比如要寫脾氣火爆的媽媽,就可以設(shè)置“辣椒媽媽”這個敘述標志,寫愛我的媽媽,可以設(shè)置“媽媽巧克力”。
二、意象組合
本文的敘述標志是“番茄太陽”。但它在實際生活中并不存在,這是“番茄”和“太陽”兩個意象的組合。為什么兩個不同種類的意象,能夠組合成一個新的意象“番茄太陽”呢?
為什么選擇“太陽”這個意象?這是因為,人們往往會把“太陽”的意象與積極、光明、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相聯(lián)系,與文章的情感基調(diào)一致。為什么選擇“番茄”?首先,“番茄”是引導(dǎo)小女孩感受太陽形狀的橋梁。當小女孩問道:“阿姨,太陽是什么樣的?”“我”不知道該怎么說下去時,她爸爸卻挑了一個大大的番茄放在明明手上,說:“番茄就是這樣的,你摸摸看?!彼职滞ㄟ^“番茄”這個意象,讓小女孩感受太陽的形狀,在“番茄”和“太陽”這兩個不同意象間架起了溝通的橋梁。其次,“番茄”還帶有一種可愛、好玩的情感,符合小女孩的心理特征。正因為“番茄”符合小孩子的心理特征,并且小女孩是通過“番茄”這座橋梁,感受到“太陽”所具有的積極、光明、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而“番茄”與“太陽”的情感基調(diào)又一致,所以才有了“番茄太陽”嫁接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全新的意象。作品中的組合意象比比皆是。如公婆餅,是公婆(人)與餅(意象)的組合;外婆湯,是外婆(人)與湯(意象)的組合。
我們在教學中可以引導(dǎo)學生通過意象組合創(chuàng)設(shè)敘述標志。比如,要寫媽媽愛你,可以找到一個媽媽愛你的標志性事物,比如媽媽為你親手編織的毛衣、給你買的巧克力,把它與媽媽直接組合,就構(gòu)成了“媽媽毛衣”“媽媽巧克力”這樣的組合意象。
三、雙線索敘事
雙線索敘事,就是兩條線索。其中一條線索是通過“我”的視角來敘述“我”的情緒變化:“我”雙腳殘疾而“心情灰暗”,受到小女孩情緒的感染而變得樂觀;另一條線索是敘述的是小女孩樂觀情緒。雙線索敘事能夠豐富文本內(nèi)容、制造沖突、形成對比。
我們在教學中可以引導(dǎo)學生采用雙線索敘事的技巧。如寫媽媽愛我,一條線索可用“我”的視角觀察媽媽對“我”的事例;另一條線索可直接展示媽媽關(guān)心“我”的事例。再如寫一次難忘的班會,一條線索可用站在“我”的視角來寫班會的過程;另一條線索站在第三者的角度來評價班級。
可見,雙線索敘事,意象組合,敘事標志是這篇文章的三大重要特色,我們可以細細揣摩,引導(dǎo)學生在寫作中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