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能
千年古村釣源村始建于唐代末年,系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歐陽修宗裔聚居地,有“小南京”之稱,被列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及國家3A級旅游景區(qū)。
據(jù)傳,釣源的祖先歐陽萬為安??h令時,經(jīng)常往返于吉安和安福之間。每次路過釣源垅,均遇一老翁在水邊垂釣,便與釣翁攀談,竟為同年,進而與之同釣。留宿之際,觀釣源垅群山環(huán)抱,一溪穿垅而過,垅里土地肥沃,來往交通又十分便利,是安家立身的好地方。問地方名稱,老翁說他亦不知,萬公遂與老翁戲謔:“吾每次過境,均遇同年于水濱垂釣,此非偶然。昔有文王姜尚于渭水之濱,今與同年同釣于此活泛之水,稱之為釣源如何?”老翁甚為贊同,于是該地從此就叫“釣源”。
走近釣源,猶如穿越時空隧道,一幅令人賞心悅目的明清風景畫呈現(xiàn)。遠眺近觀,舉目所及的青山碧水,長道短巷,宅院重檐,以及深隱其中的神幽奇絕,無不令人生發(fā)出問古風之悠遠,尋流韻之長傳的雅興情思……
整個村莊依山就水,環(huán)境優(yōu)美。千年垂柏矗立,堂前屋后,蕉翠欲滴,竹風如濤;村內(nèi)池塘,星羅棋布,眾星捧月,黛頂翹檐,倒映水中;村外古樟成林,稻田、水塘、青山交映,林木扶疏,山禽唧唧,花紅柳綠,蜂飛蝶舞,風景秀麗,空氣清新如洗,沁人心脾。古村內(nèi)外環(huán)境渾然一體,宛如世外桃源。
古村建筑布局順乎山勢,它的燦爛之處在于無處不在的合應太極八卦。該村由莊山和渭溪兩個自然村組成,由東西走向如“S”形的一座人工填造的“長安嶺”隔開,村莊依照太極圖的雙魚星坐落在“S”形彎里,西為莊山,東為渭溪。兩村又各自根據(jù)八卦圖形依山就水而建。目極釣源的村頭巷尾,沒有一條筆直路和直筒巷,甚至每幢房屋也尋覓不到四方皆直的邊沿。民居的門扉、窗欞、床架、臉盆架的木雕圖案和門楣、屏墻石雕圖也多以八卦圖案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