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周應(yīng)書 周芳
摘要 針對畢節(jié)市的生態(tài)氣候條件和適宜核桃品種,從核桃良種采穗圃的選址、建設(shè)方式、品種選擇、嫁接技術(shù)、土壤管理、樹體管理、病蟲害防治、穗條的采集、檔案建立等方面總結(jié)了該區(qū)域采穗圃的建設(shè)與管理技術(shù)。
關(guān)鍵詞 核桃;采穗圃;營建
中圖分類號 S66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4)33-11771-02
Walnut Production Nurser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Bijie City
WANG Min1, ZHOU Ying-shu2, ZHOU Fang3 (1. Forestry Seedling Station in Bijie City, Bijie, Guizhou 551700; 2. Forest Research Institute in Bijie City, Bijie, Guizhou 551700; 3. Greening Management Office in Bijie, Bijie, Guizhou 551700)
Abstract Aiming at the ecological climate conditions in Bijie City and appropriate walnut varieties,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technique of picking ear nursery were summarized from aspects of nursery's location, construction way, species selection,
Grafting technique, soil management, tree manageme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acquisition of ear, records.
Key words Walnut; Picking ear nursery; Construction
作者簡介 王敏(1966- ),女,貴州畢節(jié)人,高級工程師,從事林業(yè)研究及種苗生產(chǎn)管理工作。
收稿日期 2014-10-13
核桃適應(yīng)性強、病蟲害少、管理省工、結(jié)果年限及壽命期長,果實貯藏及運輸方便,是非常適宜山區(qū)開發(fā)的經(jīng)濟林樹種,素有“木本油料之王”的稱號,具有極高的營養(yǎng)價值和良好的醫(yī)療保健效果[1]。畢節(jié)市作為貴州省的核桃主產(chǎn)區(qū),栽培面積15.773萬hm2,年產(chǎn)核桃2 267.4萬kg(2013年統(tǒng)計)。由于種種原因,發(fā)展的核桃樹基本上是通過實生苗種植。核桃是異花授粉植物,后代變異較大。為進一步加快貴州林業(yè)產(chǎn)業(yè)結(jié)構(gòu)調(diào)整,引領(lǐng)核桃果農(nóng)發(fā)展適應(yīng)性強、產(chǎn)量高、質(zhì)量好、具有市場競爭能力的優(yōu)質(zhì)核桃品種,必須及時建立有特色的、規(guī)范的、標準的核桃采穗圃,為下一步畢節(jié)市15.773萬hm2核桃基地品種改良提供可靠接穗,為今后發(fā)展的核桃提供可靠穗條,還向市外其他地方提供一定量的優(yōu)質(zhì)穗條,并獲得良好的經(jīng)濟效益。目前,畢節(jié)市已建立核桃采穗圃130.00 hm2,其中七星關(guān)區(qū)13.33 hm2、赫章縣66.67 hm2、金沙縣8.00 hm2、威寧縣3.33 hm2、織金縣10.67 hm2、納雍縣13.33 hm2、大方縣6.67 hm2、黔西8.00 hm2。筆者針對畢節(jié)市的生態(tài)氣候條件和適宜核桃品種,總結(jié)了該地區(qū)核桃采穗圃的建設(shè)與管理技術(shù),旨在為指導核桃優(yōu)良品種采穗圃建設(shè)提供參考。
1 采穗圃的營建技術(shù)[2]
1.1 采穗圃的選址
1.1.1 新建核桃采穗圃。要求選擇在生態(tài)條件良好,無環(huán)境污染,年平均溫度10~16 ℃,冬季絕對最低溫度在-20 ℃以上,夏季絕對最高溫度在38 ℃以下,無霜期200 d以上,全年日照時數(shù)1 000 h以上。海拔1 400~2 200 m,地勢相對平坦、土層深厚大于1 m,排水良好、地下水位在2 m以下,通透性良好的沙壤土、輕壤土或壤土,pH6.4~7.5。并且地下害蟲少,水源及運輸方便,相對集中連片,便于管理和采穗的地方。
1.1.2 改建的核桃采穗圃。利用現(xiàn)有核桃園進行改建,除符合上述立地環(huán)境條件外,還應(yīng)選擇園相整齊、長勢良好、樹齡3~10年,且666.67 m2有效株數(shù)在22株以上。
1.2 面積 相對集中連片,每個縣面積不少于3.33 hm2。
1.3 品種選擇 經(jīng)過貴州省林木品種委員會認定的畢林核1號、畢林核2號、黔核6號、黔核7號,以及具有特殊性狀的串核桃及早實核桃。
1.4 采穗圃的營建方式 畢節(jié)市核桃采穗圃的營建方式有2種:一種是新建的;第2種是在3~10年生核桃樹上改接而成。
1.4.1 新建采穗圃。
1.4.1.1 苗木規(guī)格。苗高60.00 cm以上,地徑1.45 cm以上,充分木質(zhì)化,根系發(fā)達,無病蟲害的1年生實生苗。
1.4.1.2 栽植時間。12月至次年1月。
1.4.1.3 定植密度。密度在1 110~9 000株/hm2。株行距有1 m×1 m、2 m×2 m、2 m×3 m、3 m×3 m。
1.4.1.4 栽植方法。挖80 cm×80 cm×60 cm的穴,挖穴時表土和底土分別堆放,回填時用表土填下。每穴用腐熟廄肥或堆肥25~50 kg,加2~3 kg鈣鎂磷肥與土壤拌勻回填踩實,栽植時將苗木的根系適度剪除后放入穴中央栽植,栽植埋土深度以高出原根際3~5 cm,同時要做到栽端扶正、根系舒展、埋土緊實,栽后立即灌足定根水。最后覆松土培樹盤,并用1.0~1.5 m2地膜覆蓋,使之中間略低,四周用土壓緊。
1.4.1.5 嫁接。次年的6~8月進行夏季方塊芽接。
(1)接穗采集及選擇。在品種純正、生長健壯的優(yōu)良核桃母樹上或已經(jīng)建立的采穗圃內(nèi)采集。接穗選擇當年生新梢中下部較飽滿的芽,最好選擇直順的新梢,接穗采后立即去掉葉片,留1 cm長的葉柄即可,以防水分蒸發(fā),最好隨采隨接,若不能隨采隨接,要小心保管好,放在潮濕陰涼地方,保存不能超過72 h。
砧木接芽部位的直徑要大于1.2 cm。 嫁接前7 d在砧木根頸以上3.0 cm左右處鋸傷口,進行放水。
(2)取芽。自制取芽工具——雙刃芽接刀。在采來的接穗上選擇充實、芽體飽滿的中、下部接芽,先用刀平切去掉芽柄,然后嫁接刀在芽體的上、下各橫切一刀,間距3~4 cm,刀口長2 cm,在芽體兩側(cè)各縱切一刀(四道切口深度均有到達木質(zhì)部),成長方形切塊,用大拇指壓住切好的長方形接芽的一側(cè),逐漸向偏上方推動,先不要取下,等砧木嫁接口準備好再將接芽取下,取下的接芽要帶有維管束(護心肉),注意不要挫傷接芽的生長點。
(3)砧木去皮。選擇與接穗等粗的砧木,在砧木距地面15~20 cm處選一光滑面,根據(jù)接芽片的大小先在砧木上下方各橫割一刀,兩刀的距離與接芽片的上下距離等長,再在一側(cè)割一刀,然后撕開砧木皮,撕到與接芽片等寬時,撕下。
(4)貼芽,綁縛。把從接穗上取下的接芽迅速貼在砧木割口上,應(yīng)至少保證芽片3個邊與砧木割口3個邊貼緊,之后用塑料薄膜進行綁縛。一般先綁縛接芽片的中部,以利其固定在砧木上,再在上下各綁1圈打結(jié)即可。動作要迅速,盡量縮短接芽在空氣中的暴露時間,使接口密封、接芽貼緊砧木,包嚴葉柄,露出芽。
(5)砧木去頭。在接芽上部保留2~3片復葉進行光合作用,剪除砧木上部其余枝葉,并將剩余部分葉腋內(nèi)的新梢和冬芽全部抹掉(或?qū)⒄枘窘友恳陨?0 cm左右處扭梢)。
(6)接后管理。一般來說,嫁接后7~10 d可看出成活情況,活的,芽保持綠色,死的,芽變褐或黑,要及時安排補接。15 d后,活的芽明顯膨大。及時除萌,7~10 一次,連續(xù)4次以上,以便集中供養(yǎng)。當嫁接的新芽萌發(fā)3~5 cm時,在芽上方,留3~5 cm枝干,其余的葉和干全部去掉,把新萌的枝芽輕輕綁在留好的枝干上,以防風折。據(jù)新梢的生長量及時解掉綁縛的塑料條。
1.4.2 改建的采穗圃。
1.4.2.1 改建要求。園相整齊、長勢良好、樹齡3~10年,666.67 m2有效株數(shù)22株以上,無病蟲害、管理精細、交通運輸方便的核桃園內(nèi)進行。
1.4.2.2 接穗的采集。在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優(yōu)良核桃母樹上或已經(jīng)建立的采穗圃內(nèi)采集。
(1)硬枝接穗。一般選擇直徑在1.0~1.5 cm的1年生核桃枝條,在落葉后到芽萌動前進行采集。剪成15~20 cm長穗條。將穗條在100 ℃的石蠟液內(nèi)速蘸一次使之表面形成一層透明蠟?zāi)?。蠟封好的穗條存放在低溫陰濕處備用。
(2)嫩枝接穗。選擇芽體飽滿、無病蟲害的當年生嫩枝,隨采隨接,要小心保管,保存最多不能超過72 h。
1.4.2.3 嫁接。硬枝嫁接在春季3月進行,采用插皮舌接方法;嫩枝嫁接在6~8月進行,采用大方塊芽接方法。
(1)硬枝嫁接[3]。每株實生核桃樹的接口多少根據(jù)高接樹的大小而定。該次高接樹,平均每樹嫁接2~4個頭。
砧木處理:嫁接前7 d在核桃樹基部深砍2~3 刀,深入木質(zhì)部,使傷流液從基部傷口流出來。選擇要改接樹干(枝)的平直光滑處,將上端截去,用利刀將斷面削平。在準備插穗的部位削一個寬3~4 mm、與樹干垂直的橫向月牙形斜切面,在切面下方削去6~8 cm長的外層老皮,然后在切面下邊中間部位縱切一刀深達木質(zhì)部,并在縱切口的上端挑開兩側(cè)的皮層。
接穗切削:接穗長12~15 cm,上端留2~3個飽滿芽,剪口距頂芽1.0~1.5 cm,下端芽背削成5~7 cm長的馬耳形削面,削面要平。然后用手將削面頂端捏開,使皮層和木質(zhì)部分離。
嫁接:將接穗木質(zhì)部插入砧木木質(zhì)部和皮層之間,使接穗皮層緊貼在砧木皮層的削面上,隨即用塑料條將接口包緊纏嚴。
接后管理傷流檢查:接后3 d檢查一下鋸口傷流,如果鋸口沒有大量傷流流出,證明鋸口較淺,必須再次鋸鋸口放傷流。
除萌去梢: 砧木接口以下的萌發(fā)枝,在接芽未成活前暫時保留1~2個,待接芽成活后全部剪除。每隔15 d除萌一次,連續(xù)3次。如接芽死亡,可利用保留的萌發(fā)枝用芽接的方法進行補接。
解綁: 枝接新梢長到40~50 cm時解除接口的綁縛,也可視生長情況來年萌芽后解綁。
定枝、疏果: 當接芽抽生的新梢長至20~30 cm時,根據(jù)新梢的長勢,去弱留強選留主側(cè)枝,疏掉多余枝。確定主枝后可在新梢50 cm時留外芽摘心。接穗成活后當年若有坐果,要及早疏掉。
(2)嫩(綠)枝嫁接[4]。操作步驟與新建時方法一致。
2 采穗圃的管理[1]2.1 土、肥、水管理
2.1.1 間作,套種。
新建的采穗圃,密度大的9 000 株/hm2不進行間作,密度在1 110~2 505株/hm2的根據(jù)情況進行間作。種植中藥材(半夏等)、蔬菜、綠肥、豆類等矮桿植物,增加收入。間作時留足1 m左右的樹盤,以不影響樹體生長為準,當樹冠郁閉后,立即停止間作。未間作核桃園根據(jù)雜草生長情況,每年松土除草3~4次。第1次在清明前,深度10 cm左右;第2次在6月中旬,深度20 cm;第3次在秋末,結(jié)合刨樹盤將雜草埋入土內(nèi),深度20 cm。
2.1.2 施肥。
2.1.2.1 基肥。落葉前施基肥。采用環(huán)狀施肥,每株施廄肥25~50 kg,氮磷鉀復混肥0.5 kg。
2.1.2.2 追肥。追肥以速效化肥為主,穴狀或條狀深溝施入。發(fā)芽前:在3月下旬至4月初及時追施尿素。株施0.1~0.2 kg。新梢生長期:5月中、下旬結(jié)合澆水或降雨進行,以氮為主,磷、鉀為輔。株施尿素0.05~0.10 kg、過磷酸鈣0.10~0.15 kg、氯化鉀0.03~0.05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