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文志
今年春節(jié)前,同學阿亮的老母親去世了,得知此消息,我匆匆趕回去,在吊唁儀式上給老人叩了三個頭,為老人燒了些紙錢,在老同學面前表示了一份心意。喪事辦完后,一些鄉(xiāng)鄰和親友對同學在喪禮上的表現(xiàn)卻議論紛紛。緣由是,他的母親去世后,他既沒有按家鄉(xiāng)的風俗三叩九拜,也沒有嚎啕大哭,而是不緊不慢、有條不紊地料理了老母親的后事。眾人議論說,老人去世了,他不僅沒有像別人那樣哭得昏天黑地,也沒有長跪母親靈前叩頭施禮,一點兒孝心都沒有!
大家依照鄉(xiāng)下的傳統(tǒng)習俗議論歸議論,但我深知阿亮是一個大孝子。他大學畢業(yè)參加工作有了收入后,三十多年來一直把自己的“孝心”裝在心里,把對母親的愛捧在手里。我曾經親眼看到過好多次,他給母親洗腳的情景。他的母親在60多歲的那年,不幸摔倒,腿部骨折,躺在床上長達半年,每天晚上他都蹲在床前給母親洗腳,并且一直堅持到母親去世。母親的床頭上,他買來的高檔營養(yǎng)品、水果及農村人很少見的“洋”食品堆了很多,常年不斷,只要母親說想吃什么,第二天他就會送到床前。
去年秋天的一天晚上,他的母親因病不能下床,聽見母親說頭癢癢,他在母親的床上鋪了一層塑料薄膜,把水溫調好后端上床幫母親洗頭。那天晚上我恰巧去同學家找他聊天,這感人場景讓我看見了,剎那間我的眼里有些濕潤,眼里的熱淚幾乎流出來。那天晚上,他為母親洗頭洗得非常仔細,他慢慢地用雙手在母親頭發(fā)間抓來抓去,抓洗了一會兒用水沖干凈,再涂上洗發(fā)液輕輕地揉搓,把洗發(fā)液沖干凈后,再重復一次。然后,他又換了干凈的溫水,給母親洗了臉和脖子。整整十多分鐘,同學一邊與我聊著天,一邊給母親洗發(fā)。他的母親坐在床上,一臉愜意地任他擺布。感動中,我問她:“阿亮常給您洗頭嗎?”大娘笑著點點頭:“這幾年我腿腳不靈便,都是阿亮幫我洗?!睋?jù)阿亮的愛人說,由于她在學校里教書,時間不夠,都是丈夫伺候母親,母親摔傷十多年,他就一直這樣在母親跟前盡著孝心,從來無怨無悔,直到母親去世。
聽完妻子夸丈夫的好,想想多年來耳聞目睹的老同學母親膝下盡的孝心,這難道是一個不孝順的兒子所為嗎?對老人盡孝,要把孝心時刻裝在心里,像“磕頭”那樣的孝敬,要在老人活著的時候多表示。平時不孝順,老人去世后再痛哭流涕,在眾人面前顯示一副孝順的樣子,哭得再傷心,頭叩得再響,只能是給別人造成一種孝順的假象,九泉之下的老人如果有靈,也會對這樣的假象給予斥責。
老家鄰村就有這種假孝順的例子。孫某常年在外做生意,賺了很多錢,父母親失去勞動能力后,他從未給老人一分錢,甚至父親重病在身,他也從未到床前看望過老人。而兩位老人先后去世時,他都是將喪事大操大辦,在老人的靈前哭得悲慟萬分,讓在場的人看了都禁不住流淚。其實,知其底細的人都明白,他這樣“盡心”為老人“送終”,無非是借大操大辦收取禮金,將自己多年在商場朋友中的投資收回來。
老人在時不盡孝,去世之后假“孝順”的現(xiàn)象在社會上不乏其例。要想贏得眾人在背后稱好,讓老人在九泉之下安息瞑目,還是要像我的同學阿亮那樣,在老人活在世上多盡孝心,讓老人多享受一些人間的溫暖和幸福,使之感到未白養(yǎng)育兒女一場。老人在世時給他們洗洗腳、洗洗頭,多在老人跟前陪他們說說話,遠比去世后叩一千個頭,流萬滴淚要孝順得多。做為人子,感念父母之恩應該把“孝心”裝在心里,就像埋藏在泥土中的金子,發(fā)現(xiàn)與不被發(fā)現(xiàn),它閃現(xiàn)出的都是一種耀眼的光芒!
農業(yè)知識·百姓新生活2014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