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陽
1954年10月,周恩來總理陪同印度總理尼赫魯,游覽了八達嶺長城。也正是從那時起,八達嶺長城成為我國政府重要的國事禮賓場所。煥發(fā)了時代青春的古老雄關,開始了他新的歷史使命。
隨著新中國外交事業(yè)的發(fā)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八達嶺長城就像一條“友誼長虹”,放射光芒、連接歷史,通向未來,照耀了全世界……他以博大寬廣的胸懷,中華民族特有的熱情,向世界表達著中國人民,愛好和平的友誼之心。
半個世紀多過去了,世界政治格局發(fā)生了重大變化,但是,萬里長城作為世界人民友好往來的紐帶,始終在各國人民和領袖的心目中,占有著無可替代的地位。迄今,這里已先后接待了尼克松、里根、伊麗莎白二世、撒切爾夫人、明仁天皇、葉利欽、小布什、普京、盧武鉉等500多位世界各國元首、政府首腦以及眾多的世界風云人物,他們在這里留下了歷史的足跡,留下了對偉大長城的無限感慨,他們在這里播撒友誼的種子,在這里唱響和平的新曲。
新中國成立以前,八達嶺長城也像飽受磨難的中華大地一樣,墻毀樓塌,滿目瘡痍。新中國建立后的1952年,政務院副總理兼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的郭沫若提議:“修復八達嶺長城,接待中外游人?!惫爬系拈L城隨著民族的解放,也萌發(fā)出了新的生機。
1984年,小平同志向全社會發(fā)出了“愛我中華,修我長城”的偉大倡議,在小平同志的偉大號召下,古老雄關更換了新顏。修復和維修城墻4000余米,敵樓19座。
1961年,八達嶺長城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被評為“全國十大風景名勝區(qū)之首”;1987年,被聯(lián)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1991年,代表中國萬里長城,接受了聯(lián)合國頒發(fā)的,“世界人類文化遺產(chǎn)”證書;1991年,被評為“中國旅游勝地四十佳之首”;2001年,被評為“全國首批4A級旅游景區(qū)”;2002年,接受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關于接待世界各國元首、政府首腦和接待世界各國游人最多的風景區(qū),兩項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的50年代,有3位國家元首、政府首腦登臨八達嶺長城;在中國人民克服困難、奮發(fā)圖強的60年代,有9位登臨八達嶺;在中國結(jié)束“文化大革命”開始改革開放的70年代,登臨八達嶺長城的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增加到67位;在改革開放的推動下,中國起步發(fā)展的80年代,有80位國家元首、政府首腦游覽了這一世界奇跡;在中國高速發(fā)展的90年代,登臨八達嶺長城的各國領袖達到165位;在21世紀的頭4年之內(nèi),八達嶺長城已接待了76位國家元首、政府首腦。
他們來自不同的國度、不同的社會。他們的文化背景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政治見解不同。但是當他們登上八達嶺長城,面對歲月滄桑而又雄偉壯觀的萬里長城的時候,又都從心底產(chǎn)生了一個跨越國界與隔閡的共識,那就是長城是人類和平與友誼的象征。在莊嚴的國事當中,這些元首似乎都是高不可攀的“巨人”,但是在長城上,他們那坦蕩的驚奇、爛漫的歡笑、率意的情致,又展露出了可親、可敬、可愛的內(nèi)心世界。
1972年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登上八達嶺長城,感慨地說:太偉大了,只有一個偉大的民族,才能建造出一座偉大的長城。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則由衷的贊嘆道:我到過許多地方,長城是最美麗的。俄羅斯總統(tǒng)葉利欽說:這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從未見過類似的杰作。
或許是歷史的巧合,2002年2月22日,也就是尼克松總統(tǒng)登臨八達嶺長城之后整整30年的時間,美國總統(tǒng)喬治·沃克·布什,特意安排游覽了八達嶺長城。在長城上,他問身邊的導游:30年前,尼克松總統(tǒng)攀登到哪里?導游指著城墻告訴他就到達這里時。布什總統(tǒng)說:“OK,我要再向前走幾步,我要超過尼克松總統(tǒng)當年的紀錄”。由于對長城的神往,布什總統(tǒng)的專機不得不推遲了半個小時起飛。臨行前,布什總統(tǒng)在簽名簿上寫下了:祝愿我們的人民永享和平與好運。
為適應我國外交事業(yè)發(fā)展的需要和展示“元首文化”的精彩,八達嶺長城利用復建關城古建筑,修建了一座專門用于外事接待的“元首接待廳”。在這里舉行簡單的禮賓儀式,頒發(fā)登長城紀念證書和贈送紀念品。各國元首、首腦登長城的照片、題詞、互贈的禮品等文物都陳列在那里。這又形成了八達嶺長城一個特殊的景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