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澄澄
1956年,民主德國的KW公司推出了普拉提卡(Praktica) FX2型135單鏡頭反光照相機,該照相機(后期版,下同)機身上設計了一個非快門同步頂針式光圈自動收放結構,即光圈的收縮與彈開不與快門同步,只受快門釋放按鈕的控制;無論快門上弦與否,按下快門釋放按鈕,光圈即自動收縮;手指抬起,光圈即自動彈開,呈全開狀態(tài),便于取景。
該相機的快門調節(jié)旋鈕為:快門上弦、釋放聯(lián)動旋轉結構??扉T上弦時,該調節(jié)旋鈕作順時針方向聯(lián)動;快門釋放時,翻轉回位。
考慮到以前生產的尾部無快門收縮頂針的鏡頭也能在此相機上使用,該相機設計了可脫卸的光圈收縮推桿,在此推桿的中央偏右有一中心帶紅點的調節(jié)鈕。因為無光圈收縮頂針的老鏡頭在M42×1螺紋后部有較厚的凸出后圈,會壓住機身上述的光圈收縮推桿,(此推桿與快門釋放按鈕聯(lián)動)使快門按鈕不能操作,即使按下快門釋放按鈕,快門也不工作。為了克服此缺陷,此時只需將推桿上帶紅點的調節(jié)鈕向右撥動到底,該推桿就會脫離快門釋放結構,此時即能按下快門釋放按鈕,快門即時釋放,但推桿不動,相機能正常工作。
帶光圈頂針的鏡頭尾部設計了光圈自動收縮頂針,因其無凸出的尾圈,不會發(fā)生壓住光圈收縮推桿的情況。此時將帶紅點的調節(jié)鈕向左撥動到底,使推桿與快門釋放結構聯(lián)動。
普拉提卡FX2型照相機創(chuàng)新地在機身上設計了一個光圈自動收放的推桿,使照相機使用的方便性又向前跨進了一步,讓攝影者在取景光圈(全開)、工作光圈(收縮)之間不斷重復中解放了出來,但缺點是此推桿與快門不聯(lián)動。使用慢速快門時,也要按住快門釋放鈕,待快門完全釋放后方可松手,以免發(fā)生快門尚未關閉、手指已抬起、推桿已后退、光圈已全開并導致曝光過度的情況。然而,盡管有此不足,仍瑕不掩瑜,它畢竟在照相機使用的方便性上有了一定的提高,也可視其為135單鏡頭反光照相機的發(fā)展做出一項小小的貢獻。
由于該相機使用的是M42×1的螺紋接口,通用性極大,不受生產國、品牌等因素的影響,因此,可使用的鏡頭數不勝數。此接口的不足之處在于裝卸較繁瑣,也不利于有關信息傳遞桿的連接安裝。
面對相機,中間是M42×1的螺紋鏡頭接口,往里是面積稍大的倒梯形反光鏡。該反光鏡為非自動返回式,即快門上弦時,反光鏡下落;快門釋放后,反光鏡上翻。反光鏡前下部是一可脫卸的光圈自動收放聯(lián)動推桿,按下快門釋放按鈕,該推桿前推,推動鏡頭尾部頂針,收縮光圈;抬起手指,推桿后退,頂針彈起,光圈彈回全開狀態(tài)。
快門調節(jié)鈕上“B”門、1/25秒-1/500秒以黑色蝕刻表示,1/2秒-1/10秒以紅色蝕刻表示。快門值以調節(jié)鈕外圈一個可旋轉的紅點為基準,調節(jié)快門時,將該圈提起,旋轉至所需的快門值放下即可,無論快門上弦與否,均可調節(jié)。相機頂部中央是俯視式取景器,其結構無特別之處。
打開后蓋后就可以看到快門簾,此時很容易就可以檢測它是否漏光,也可以大概檢驗它的慢門是否基本準確。這盡管不是多么復雜的設計,但是在當時很少有相機能做到這一點。
從背部的飾皮及金屬部件來看,它的做工并不很精致,與聯(lián)邦德國的福倫達等單反相機相比有一些差距,但是比蘇聯(lián)和中國的135單反相機還是精美了許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