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
毫無疑問,硬盤是筆記本當前所面臨的最大性能瓶頸。筆記本硬盤普遍為2.5英寸5400rpm標準,容量也多以500GB和1TB為主,這與臺式機專用的7200rpm標準、動輒2TB起步的3.5英寸硬盤相比,實在搬不上臺面。想彌補這種瓶頸,就需要筆記本用戶自行更換SSD固態(tài)硬盤(提速)或更大容量的硬盤(擴容)。只是,無論你將采取哪種方案,都需要建立在對筆記本進行“肢解”的前提下。
擴容第一步:拆!拆!拆!
不用擔心,筆記本的“肢解”并非將其大卸八塊,就對硬盤的更換升級而言,只需要我們拿筆記本底蓋(D面)“開刀”即可。就好像我們打開臺式機機箱的側板,拆卸筆記本的底蓋就是升級硬盤的第一步。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品牌和型號的筆記本,其底蓋設計將影響硬盤升級的難易度。
獨立擴展倉
絕大多數(shù)筆記本都在底蓋上設立了大小不等的擴展倉(小蓋板),擰下1~3顆螺絲后即可取下蓋板,直接對硬盤、內存、無線網(wǎng)卡甚至處理器進行更換(圖1)。此類產(chǎn)品升級最容易,幾乎沒有操作難度。
整體擴展倉
很多筆記本并沒有設立單獨的擴展倉,需要擰下底蓋上的所有螺絲,拆掉整個底蓋才可看到筆記本的內部結構(圖2)。此類產(chǎn)品拆機相對繁瑣,難度在于隱藏的卡扣以及底殼邊緣與USB、耳機接口之間容易卡到(圖3),有時需要拆機撬棒才可順利地拆卸。
鍵盤擴展倉
有些“極品”筆記本不僅需要擰下底部所有螺絲,想升級硬盤需要拆掉整個鍵盤所在的C面,期間還要注意鍵盤與主板間的連接排線(圖4)。此類產(chǎn)品拆機難度極高,不建議普通用戶自行嘗試。
掌握硬盤的固定方式
拆機后找到硬盤只是第一步,更換硬盤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目前筆記本內部通常提供了兩類標準的硬盤接口:2.5英寸的SATA標準,以及更為迷你的mSATA或NGFF標準。
2.5英寸標準硬盤
2.5英寸SATA硬盤多是先將硬盤固定在金屬托架(起到固定防震的效果)上,再用螺絲將金屬托架固定在筆記本體內(圖5)。此時需要我們先擰掉固定螺絲取下金屬托架,再將舊硬盤與托架分離并換上新硬盤,最后再將新硬盤連同托架一起固定在筆記本體內。
mSATA/NGFF迷你硬盤
很多筆記本除了配備一個2.5英寸SATA接口外,還會預留一個mSATA或NGFF接口,供用戶安裝迷你的SSD之用。此類迷你硬盤都是通過一顆螺絲固定(圖7),擰下螺絲迷你硬盤會自動彈起,插拔的方法與安裝筆記本內存類似。需要注意的是,mSATA和NGFF接口并不兼容(圖8),而且兩種迷你硬盤也存在不同長度的規(guī)格(比如mSATA就有半高和全高之別)。在購買此類迷你硬盤時要多加留意。
找到那些隱藏的硬盤位
為了提高筆記本的擴展能力,很多高端筆記本甚至會提供額外的第二個2.5英寸標準硬盤位。比如神舟戰(zhàn)神K680E,就在光驅的下面隱藏了一個SATA接口(圖9),以便用戶安裝兩塊2.5英寸硬盤組建RAID磁盤陣列。
此外,在筆記本擴容提速的道路上,光驅存在的意義也是不容小覷的。除了極個別產(chǎn)品外,絕大多數(shù)筆記本都可借助通用的光驅位硬盤托架(圖10),安裝額外的2.5英寸SATA硬盤。如果某款筆記本同時提供了標準硬盤、mSATA和光驅,意味著它一共可加裝3塊硬盤,無疑可最大限度解決磁盤在性能和容量上的瓶頸。
毫無疑問,硬盤是筆記本當前所面臨的最大性能瓶頸。筆記本硬盤普遍為2.5英寸5400rpm標準,容量也多以500GB和1TB為主,這與臺式機專用的7200rpm標準、動輒2TB起步的3.5英寸硬盤相比,實在搬不上臺面。想彌補這種瓶頸,就需要筆記本用戶自行更換SSD固態(tài)硬盤(提速)或更大容量的硬盤(擴容)。只是,無論你將采取哪種方案,都需要建立在對筆記本進行“肢解”的前提下。
擴容第一步:拆!拆!拆!
不用擔心,筆記本的“肢解”并非將其大卸八塊,就對硬盤的更換升級而言,只需要我們拿筆記本底蓋(D面)“開刀”即可。就好像我們打開臺式機機箱的側板,拆卸筆記本的底蓋就是升級硬盤的第一步。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品牌和型號的筆記本,其底蓋設計將影響硬盤升級的難易度。
獨立擴展倉
絕大多數(shù)筆記本都在底蓋上設立了大小不等的擴展倉(小蓋板),擰下1~3顆螺絲后即可取下蓋板,直接對硬盤、內存、無線網(wǎng)卡甚至處理器進行更換(圖1)。此類產(chǎn)品升級最容易,幾乎沒有操作難度。
整體擴展倉
很多筆記本并沒有設立單獨的擴展倉,需要擰下底蓋上的所有螺絲,拆掉整個底蓋才可看到筆記本的內部結構(圖2)。此類產(chǎn)品拆機相對繁瑣,難度在于隱藏的卡扣以及底殼邊緣與USB、耳機接口之間容易卡到(圖3),有時需要拆機撬棒才可順利地拆卸。
鍵盤擴展倉
有些“極品”筆記本不僅需要擰下底部所有螺絲,想升級硬盤需要拆掉整個鍵盤所在的C面,期間還要注意鍵盤與主板間的連接排線(圖4)。此類產(chǎn)品拆機難度極高,不建議普通用戶自行嘗試。
掌握硬盤的固定方式
拆機后找到硬盤只是第一步,更換硬盤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目前筆記本內部通常提供了兩類標準的硬盤接口:2.5英寸的SATA標準,以及更為迷你的mSATA或NGFF標準。
2.5英寸標準硬盤
2.5英寸SATA硬盤多是先將硬盤固定在金屬托架(起到固定防震的效果)上,再用螺絲將金屬托架固定在筆記本體內(圖5)。此時需要我們先擰掉固定螺絲取下金屬托架,再將舊硬盤與托架分離并換上新硬盤,最后再將新硬盤連同托架一起固定在筆記本體內。
mSATA/NGFF迷你硬盤
很多筆記本除了配備一個2.5英寸SATA接口外,還會預留一個mSATA或NGFF接口,供用戶安裝迷你的SSD之用。此類迷你硬盤都是通過一顆螺絲固定(圖7),擰下螺絲迷你硬盤會自動彈起,插拔的方法與安裝筆記本內存類似。需要注意的是,mSATA和NGFF接口并不兼容(圖8),而且兩種迷你硬盤也存在不同長度的規(guī)格(比如mSATA就有半高和全高之別)。在購買此類迷你硬盤時要多加留意。
找到那些隱藏的硬盤位
為了提高筆記本的擴展能力,很多高端筆記本甚至會提供額外的第二個2.5英寸標準硬盤位。比如神舟戰(zhàn)神K680E,就在光驅的下面隱藏了一個SATA接口(圖9),以便用戶安裝兩塊2.5英寸硬盤組建RAID磁盤陣列。
此外,在筆記本擴容提速的道路上,光驅存在的意義也是不容小覷的。除了極個別產(chǎn)品外,絕大多數(shù)筆記本都可借助通用的光驅位硬盤托架(圖10),安裝額外的2.5英寸SATA硬盤。如果某款筆記本同時提供了標準硬盤、mSATA和光驅,意味著它一共可加裝3塊硬盤,無疑可最大限度解決磁盤在性能和容量上的瓶頸。
毫無疑問,硬盤是筆記本當前所面臨的最大性能瓶頸。筆記本硬盤普遍為2.5英寸5400rpm標準,容量也多以500GB和1TB為主,這與臺式機專用的7200rpm標準、動輒2TB起步的3.5英寸硬盤相比,實在搬不上臺面。想彌補這種瓶頸,就需要筆記本用戶自行更換SSD固態(tài)硬盤(提速)或更大容量的硬盤(擴容)。只是,無論你將采取哪種方案,都需要建立在對筆記本進行“肢解”的前提下。
擴容第一步:拆!拆!拆!
不用擔心,筆記本的“肢解”并非將其大卸八塊,就對硬盤的更換升級而言,只需要我們拿筆記本底蓋(D面)“開刀”即可。就好像我們打開臺式機機箱的側板,拆卸筆記本的底蓋就是升級硬盤的第一步。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品牌和型號的筆記本,其底蓋設計將影響硬盤升級的難易度。
獨立擴展倉
絕大多數(shù)筆記本都在底蓋上設立了大小不等的擴展倉(小蓋板),擰下1~3顆螺絲后即可取下蓋板,直接對硬盤、內存、無線網(wǎng)卡甚至處理器進行更換(圖1)。此類產(chǎn)品升級最容易,幾乎沒有操作難度。
整體擴展倉
很多筆記本并沒有設立單獨的擴展倉,需要擰下底蓋上的所有螺絲,拆掉整個底蓋才可看到筆記本的內部結構(圖2)。此類產(chǎn)品拆機相對繁瑣,難度在于隱藏的卡扣以及底殼邊緣與USB、耳機接口之間容易卡到(圖3),有時需要拆機撬棒才可順利地拆卸。
鍵盤擴展倉
有些“極品”筆記本不僅需要擰下底部所有螺絲,想升級硬盤需要拆掉整個鍵盤所在的C面,期間還要注意鍵盤與主板間的連接排線(圖4)。此類產(chǎn)品拆機難度極高,不建議普通用戶自行嘗試。
掌握硬盤的固定方式
拆機后找到硬盤只是第一步,更換硬盤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目前筆記本內部通常提供了兩類標準的硬盤接口:2.5英寸的SATA標準,以及更為迷你的mSATA或NGFF標準。
2.5英寸標準硬盤
2.5英寸SATA硬盤多是先將硬盤固定在金屬托架(起到固定防震的效果)上,再用螺絲將金屬托架固定在筆記本體內(圖5)。此時需要我們先擰掉固定螺絲取下金屬托架,再將舊硬盤與托架分離并換上新硬盤,最后再將新硬盤連同托架一起固定在筆記本體內。
mSATA/NGFF迷你硬盤
很多筆記本除了配備一個2.5英寸SATA接口外,還會預留一個mSATA或NGFF接口,供用戶安裝迷你的SSD之用。此類迷你硬盤都是通過一顆螺絲固定(圖7),擰下螺絲迷你硬盤會自動彈起,插拔的方法與安裝筆記本內存類似。需要注意的是,mSATA和NGFF接口并不兼容(圖8),而且兩種迷你硬盤也存在不同長度的規(guī)格(比如mSATA就有半高和全高之別)。在購買此類迷你硬盤時要多加留意。
找到那些隱藏的硬盤位
為了提高筆記本的擴展能力,很多高端筆記本甚至會提供額外的第二個2.5英寸標準硬盤位。比如神舟戰(zhàn)神K680E,就在光驅的下面隱藏了一個SATA接口(圖9),以便用戶安裝兩塊2.5英寸硬盤組建RAID磁盤陣列。
此外,在筆記本擴容提速的道路上,光驅存在的意義也是不容小覷的。除了極個別產(chǎn)品外,絕大多數(shù)筆記本都可借助通用的光驅位硬盤托架(圖10),安裝額外的2.5英寸SATA硬盤。如果某款筆記本同時提供了標準硬盤、mSATA和光驅,意味著它一共可加裝3塊硬盤,無疑可最大限度解決磁盤在性能和容量上的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