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風光
[摘 要]同治以前,關中地區(qū)回族村落分布密集,連結成片。沿渭河上游,自西至東,呈帶狀密集分布,回族人口呈現(xiàn)著大集中、小聚居分布特點,并且大都分布于平原地帶水路交通便利的鄉(xiāng)村。
[關鍵詞]清代;關中;回村;分布特點
清朝初期,統(tǒng)治者對回族采取了比較開明的政策,康熙、雍正曾經(jīng)多次下詔稱回民信仰伊斯蘭教“乃其先代留遺,家風土俗”,“不能強其畫一”,回民亦為“國家之赤子”,應對其“一視同仁,不容以異視”。[1]因而,清朝時期關中的回族人口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發(fā)展,至清前中時期已形成一定人口規(guī)模,最終形成了同治以前,回族村落遍及關中各地,回漢人口雜居相處的融合局面,并呈現(xiàn)出自身的分布特點。
一、大集中下的小聚居
同治以前關中地區(qū)的回民分布狀況與全國回族人口“大散居、小聚居”的格局有所不同,其表現(xiàn)為大集中下的小聚居。大集中是指的關中地區(qū)回民人口集中聚居、聚落成片分布的宏觀狀態(tài)。關中地區(qū)回民分布密集,連結成片。同治以前,關中回民主要沿渭河兩岸分布,由渭水上游鳳翔府的隴州、汧陽、寶雞等縣開始,沿渭河向下,經(jīng)眉縣,至乾州直隸州,向東到西安府之周至、興平、咸陽、省城西安、臨潼、渭南,達同州府之華州、華陰、潼關,由西至東,呈帶狀密集分布。尤其是以省城西安為中心的涇渭兩岸及以同州府之首廓大荔縣為中心的洛河、渭河下游地區(qū),回村分布最為集中。《清實錄穆斯林資料輯錄·穆宗輯錄》載:“勝保督軍援陜,計此時已抵潼關,著即探明回匪趨重之處迎頭痛剿。惟該匪黨與眾多,蔓延日廣,潼關以西自華陰等縣以至省城數(shù)百里均系回匪巢穴?!盵2]據(jù)陸偉東先生考證統(tǒng)計,同治前期,關中三府二州總共四百多處回族村落,其中西安府之禮泉縣11處,涇陽縣19處,咸陽縣87處,長安、咸寧兩縣四鄉(xiāng)112處,高陵縣23處,臨潼43處,藍田13處,渭南縣更是回村密集,不完全統(tǒng)計亦多達46處,[3]回族人口多達百萬。《平回志》記載:“回巢之巨者,在大荔曰王柯村、曰喬店、曰羌白。渭南曰禹家莊、曰倉頭、曰邸家莊……星羅棋布,不下數(shù)百村堡?!盵4]毗連西安府的同州府回民村落亦是連片分布。據(jù)前人考證,渭河下游的華州(今之華縣)有回村13處,大荔縣51處。[5]西、同兩府彼此相接,回民村落高度集中,緊密排布于涇渭河岸,形成一巨大的回民村落群,向西連接邠、乾二州,西府鳳翔,呈現(xiàn)出一條狹長的帶狀回民村落分布區(qū)域。
雖然從宏觀上來看,同治前關中地區(qū)的回族村落呈現(xiàn)出分布密集、連接成片的大集中狀態(tài)。但是在這種大集中的村落群并不是由純回民村組成,期間夾雜更多的是漢民村落,每一個回民村落仍以互不相屬小聚居形式存在,即使在回民人口比較稠密的村落里,仍有漢民雜居其中。在這樣的回漢雜居相處的生活環(huán)境中,回民由于自身的生活、宗教習俗,回民往往是以穆斯林身份者聚居生活。由于不能并域而居,也形成了同一城中,漢回內外有別的居住格局。比如關中回民村落分布集中的大荔縣王閣村,分南王閣與北王閣,北王閣以漢民居多,南王閣多居回民。據(jù)陸偉東先生考證,同治前,大荔縣有回村51處,乃關中地區(qū)回民村落分布最為密集的幾大縣之一。在這樣一個回村密集分布的地區(qū),回民以小聚居的形式存在著,王閣村只是關中回族小聚居的一個縮影,其他回民村落較少的地區(qū)更是如此。
二、多分布于平原地帶水路交通便利之地
同治以前,關中地區(qū)的回族村落主要分布于平原地帶臨近河流、湖泊等水源便捷,或是陸路交通便捷之地,交通不便、遠離水源的偏僻、旱原山區(qū)則鮮有回民聚落的分布。在關中地區(qū)的涇河、渭河、洛河下游地帶三角洲,或是在這些河流的支流入干口處,回村分布尤為集中。這些地方自然環(huán)境較好,不僅接近水源,而且交通便利,是生存生活的首選之地。同治以前,關中地區(qū)回民多以農牧業(yè)為主,靠近水源之地,不但有利于農業(yè)的灌溉,而且有效地解決了牲畜的飲水問題。如大荔縣回民村落分布密集的沙苑地區(qū)。大荔沙苑地處洛、渭兩河交匯之處,地下水資源豐富,在槽形谷地形成許多沼澤湖泊,較大的湖泊有馬子池、太白池、管子池等。大荔沙苑在遠古時代,地勢平坦,森林茂密,水草豐盛,是良好牧場。杜甫《沙苑行》云:“君不見左輔白沙如白水,繚以周墻百余里。龍媒昔是渥洼生,汗血今稱獻于此。苑中騋牝三千匹,豐草青青寒不死。食之豪健西域無,每歲牧駒寇邊鄙?!盵6]《唐六典》言,唐時沙苑監(jiān)掌牧養(yǎng)隴右諸牧牛羊,有司每歲獻馬一百五十匹?!镀交刂尽酚涊d:“大荔、渭南之回,世居渭北沙苑?!盵7]清代周銘旂的《琉鑿白馬池舊渠碑記》云沙苑“桃杏棗梨不下數(shù)十萬株”。[8]西北大學地理系余漢章曾提到:“從前這塊地區(qū)是回民居住,當時草木茂盛,樹蔭遮天?!盵9]這里集中著馬家、小園子、大園子、老莊子、北丁家、南丁家、伍家、草灘子、東營里、西營里、白馬營、海道子、潘邑、車村、禹家、喬店、秦家莊等二十多處回村。又如,同治前藍田縣西寨、大梁、黑溝、草坪、嘴頭、回回莊、海家坡、馬里灘、泄湖鎮(zhèn)等回民村落幾乎都是位于河流岸。
三、回族聚落多集中于鄉(xiāng)村
同治前,關中回族人口及村落分布的另一顯著特點就是回族聚落多分布于鄉(xiāng)村地區(qū),城市分布遠遠少于鄉(xiāng)村。據(jù)已有資料,同治前,西安省城回民聚落為八坊,另有研究說是十三坊,回民人口多達三萬,是當時關中地區(qū)城內回民分布較多的地區(qū)。《秦隴回務紀略》記載:“省城節(jié)署左右前后以北地帶,教門煙戶數(shù)千家,幾居城之半,教堂景樓高矗云天,氣勢雄壯。紳富三分之一,樂業(yè)安居,自成風俗?!盵10]而城外多達64坊。其他如鳳翔、涇陽、禮泉、周至、咸陽、高陵、大荔、華州等州縣,城內均有回民分布,但為數(shù)不多,多則十幾家,少則幾家而已。如同州府大荔縣,據(jù)已有考證,大荔總共有51處回民聚落,而成內僅有清真寺街、高家巷、牛市巷、老南街、西關十字街5處。禮泉縣城內更少,據(jù)已有資料考證,僅有紀姓一戶?!独m(xù)修禮泉縣志稿·兵事志》記載,“邑城向住紀姓回一家,此時由東竄來者,立城外,脅以見紀。紀登城,回大慰,且言曰:有紀便有縣城云云。旋又請見閡官,閩即登城,面回責以大義,回為心折,獻佩帶西去,城中得暫無恐”[11]即使居于城內的回民,也多在城市邊緣地帶。如咸陽城內回民居住于城東邊東、西巷,周至南關、涇陽縣城東南隅與西關外、三原縣西關、大荔縣西關與東關、華州西關、鳳翔之城關,這些城區(qū)邊緣地帶都有回民居住。
清代關中地區(qū)作為傳統(tǒng)的回民分布區(qū),不僅是陜西回民的主要分布地,并且是我國回民人口最多,回民村落分布最為集中的地區(qū)之一。清同治前,回村遍及關中各地,回族人口多達百萬。關中回民的分布格局是與當?shù)氐娜说仃P系是相適應的。但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口的增長,關中地區(qū)出現(xiàn)了回漢人地矛盾,繼而演變成為陜西回民起義的局面。在經(jīng)歷同治回民起義那場歷史浩劫之后,徹底改變了關中地區(qū)回民村落的分布格局。無數(shù)回民及村落在那場歷史巨變中消失于關中大地,成為歷史的意象。昔日關中三府二州教門煙戶林立,教堂經(jīng)樓高矗云天的宏偉氣勢杳無蹤跡,取而代之的是茫茫大地,回跡罕覓。
參考文獻:
[1]清實錄·世宗雍正皇帝實錄.卷八十.臺灣:臺灣華文書局影印本.1984.
[2]馬塞北.清實錄穆斯林資料輯錄(下)[M].寧夏:寧夏人民出版社,1998.36.
[3]、[5]陸偉東.清代陜甘人口研究[D].復旦大學博士論文,2008.221.
[4]楊毓秀.平回志卷一.白壽彝.回民起義[M].上海:神州國光社,1952.60.
[6]馬長壽.同治年間陜西回民起義歷史調查記錄[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3.108.
[7]楊毓秀.平回志卷一.白壽彝.回民起義[M].上海:神州國光社,1952.59.
[8]、[9]馬長壽.同治年間陜西回民起義歷史調查記錄[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3.110.
[10]余澍疇.秦隴回務紀略卷一白壽彝.回民起義[M].上海:神州國光社,1952.219.
[11]張道芷.胡銘荃.曹驥觀.續(xù)修禮泉縣志稿·兵事志[M].民國二十年影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