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毓成
1922年8月,彭德懷在長沙考入湖南陸軍講武堂,向超中(洞口縣洞口鎮(zhèn)人,幼年家貧,因負債投筆從戎)與其同在一個班。兩人都是現役連級軍官,從各自部隊而來,飲食起居和學習都在一起,直到1923年8月結業(yè)。學習期間,兩人彼此感情融洽,如同手足,由同窗好友變成金蘭之交。
1930年,向超中任國民黨第八師(師長毛炳文)二十二旅旅長,奉命與其他部隊一起“圍剿”紅軍,被彭德懷率領紅軍擊潰。毛炳文3個團被殲,四十三團營長龔陽泰被俘。龔陽泰與彭德懷亦是講武堂同學,彭德懷在接見龔陽泰時得知向超中在八師任旅長,便要求龔陽泰回去轉告向超中:“我們是好同學,何必自相殘殺,今后我們來個‘君子協議,兩軍相遇,若即若離,互不進犯,互避互讓。雙方及時聯系,履行協議?!饼応柼┍会尫藕?,轉告了向超中,向超中表示默認。從此,雙方履行“君子協議”,幾次相遇互不侵犯。
1935年秋,國民黨部隊在六盤山堵截北上紅軍,企圖在六盤山一舉殲滅紅軍。彭德懷得知國民黨在六盤山設伏的將領是向超中,當晚密捎一函,要向超中履行“君子協議”。向超中接函后,立即將主力部署在側翼,中央要隘則以親信率薄弱兵力防守,并安排親信部隊朝空打槍,示其火力強大。于是,紅軍由張易堡、青峰嘴安全地通過了六盤山。隨后,毛炳文電令向超中率兩個團,由隴西向通渭進攻,追擊紅軍。向超中恪守“君子協議”,率部到達距通渭40里的馬營后,尾隨紅軍前進,不即不離,不予進攻,使紅軍順利地由通渭經義崗川向石鋪方向轉移。3天后,紅軍到達靜宜以北的單家集、將軍堡附近。向超中駐足止行,電告毛炳文:“現前方情況不明,孤軍深入,恐有危險,停止待命,盼速指示?!苯枰酝涎訒r間,讓紅軍主力順利轉移。事后,蔣介石雖疑無據,開始只以“作戰(zhàn)不力”為由撤銷向超中職務,調其去陸軍大學學習,后又以明升(中將副軍長)暗降將向超中“發(fā)配”新疆。
1947年,向超中辭職回鄉(xiāng)。蔣介石為防其投共,于1948年任命其為湖南省田糧處長。向超中拒不上任,省主席黃杰登門勸說,他才勉強赴任。1949年8月,國民黨政府多次電令田糧處速遷芷江。向超中已看清時局,按令不動。直到解放軍到達邵東縣宋家塘時,才由邵陽遷至石下江。這時,另一路解放軍已到石下江。向超中立即派秘書蕭敬初向解放軍投誠,并交出田糧處全部檔案和錢糧物資。次日,向超中親赴長沙向軍管會銷差并請罪。后來,向超中又到北京謁見彭德懷,回湘后被安排為省政府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