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六個表妹,卻只有兩個在我的家鄉(xiāng)。而家鄉(xiāng)的這兩個表妹是我生命中重要的人,她倆年紀(jì)與我相仿,我們從小玩到大,常廝混在一起,亦友亦師,更是最好的玩伴??梢哉f我們是挨得最近的三片葉子。從小開始,我們互相打量、觀望,在各自的身上探索,發(fā)現(xiàn),對照,慢慢就長大了,我們從玩兒幾塊石頭子兒開始,到村外水塘的一次遠行,看水,看魚群,探究天空與云彩,這些都意義非凡。為一塊磁鐵和一兩句大人們的表揚,我們慪氣,對抗;為衣服上的一塊油漬,我們喋喋不休。我們是吵鬧不停的孩子們,沒人在乎我們?yōu)槭裁礌幊?,因為大人們知道,我們無論怎么鬧總會和好如初的。隨著時間的更迭,我們大了,懂得了珍惜彼此,懂得在一起要互相陪伴,謙讓,開始懂得憧憬未來,我們姐妹的情誼像蜜一樣稠,甜蜜。
時間只是水,它化開了我們,也沖散了我們。
最先結(jié)婚的是石燕,她是我和祝燕的表妹。她花枝招展地出嫁了,嫁得雖不遠,可卻成了一個有家的人,與我倆區(qū)分開來。再后來,我倆也有了家,懷著各自那份淡淡的甜蜜去經(jīng)營自己的生活,奔自己的方向。有時我想,我們就像蒲公英的花絮,分散了,落在了各自的地方,在那里生根,開花,結(jié)果。
可命運總讓人猝不及防,石燕表妹在三十八歲生日那天,確診得了不治之癥,不到半年就離開了我們。把《小五》看成是一種紀(jì)念,倒不如說其實在說親情。親情被血緣這根帶子纏著,扯不斷,它甚至高出自己一點點。我在二○一○年查出慢性腎病,那時雖知道病情不會發(fā)展那么快,但心情卻一下子跌入谷底。人在那個時候愿望也簡單之極,多陪陪父母和孩子,現(xiàn)在身體雖無大礙,但我一直懷著警醒與疼痛生活著。
在《小五》里除了洗頭的場景是真實的,那是表妹的一頭烏黑長發(fā),其余都是虛構(gòu)的,可那些情是真的,那些疼惜,那種生命到盡頭時的愿望與訴求。在《小五》里,姐姐那一跪其實并不是低下去了,恰恰是高出自己一點點,讓憤怒、自尊、絕望、怨恨變得不足為道,只為親情讓路,為愛讓路。
孫焱莉,七○后,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遼寧省文學(xué)院簽約作家?,F(xiàn)已在《山花》《清明》《長江文藝》《星火》《鴨綠江》等刊物上發(fā)表中短篇小說六十多萬字。短篇小說《掃塵》入選《2012年短篇小說》,并獲遼寧文學(xué)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