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紅葦走在觀音廣場[外二首]
姚宏偉
一程又一程
不知因緣起于何處何時
來到觀音山,漂泊
不再是漂泊。站在觀音廣場上
我已經(jīng)變了一個人,只是
沿用了過去的名字
渾身塵垢,觀音山,我來了
面朝九十九尺觀音菩薩
清凈的力量,讓我
獲得一次愉悅的新生
以往六根不凈的俗物
不忍回看
雙手合十,剎那間
一念悲憫在我的內(nèi)心
悠然而生。
體內(nèi)突然出現(xiàn)的另一個
只帶著那顆慈悲心
走在了我的前面
丟下這副皮囊,體溫尤在
觀音山下有客家小鎮(zhèn)
而樟木頭,就像一只
活的樟木箱子,里面存放著
尋常百姓世俗平淡的生活
這個小小的世界
炊煙就是炊煙,一聲犬吠
僅是一條狗叫了一聲
在觀音山,所有的事物只有自性
箱子里的時光,可以
溪水一樣四季流淌
也能整日陪伴一把茶壺打盹兒
枯坐,內(nèi)心像觀音山一樣安靜
走在四季里的人們
怎么進來的又怎么出去了
小鎮(zhèn)里,觀音山上,淡淡的香樟味
不生不滅,不增也不減
幸有一塊知情的石頭留守
這些汨汨而出的河水
才沒有被誤認作涌泉
奔向桑干的恢河
緊貼著朔州大地流淌
經(jīng)過幾米落差
本應(yīng)是快樂的小小瀑布
遭遇了堰壩,恢河
呈現(xiàn)了一段隱忍的留白
伏流,是妙手點出的詩眼
一條河對于一塊土地的愛
除了曲曲折折的流淌
還有,深藏在內(nèi)心的那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