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鶴
我白灼天目湖白水芹
以為漕龍沈記酒樓是一家新開的菜館,豈料沈老板見面頭一句話便是:“這爿店已經(jīng)開了16 年”,令我大吃一驚。
咦,怎么多是港式小吃、點(diǎn)心呢?漕龍蝦餃皇、肉汁西芹餃、鄉(xiāng)村咸水餃、經(jīng)典香芋酥、招牌酥皮湯圓、桂花雪梨酥、鹽焗雞、脆皮乳鴿、鮑汁蒸鳳爪、蜜汁叉燒酥……沈老板在一旁說:“這些是我們根據(jù)顧客需求而推出的潮汕鹵味、港式燒臘、港式茶點(diǎn)?!边@些點(diǎn)心、小吃都是港式茶點(diǎn)中膾炙人口之作,物美價(jià)廉。恰遇店家16 周年店慶,有許多優(yōu)惠措施。
這里的平價(jià)小海鮮、本地家常菜更是酒樓主打。金湯三絲,類似大煮干絲, 但此金湯是純雞湯,而非有些餐館“混腔勢”,故連湯帶絲,非常鮮美。酒釀糟四寶,以雞、鴨、魚、肉為原料,糟香撲鼻。本幫烤子魚,條條有子。椒鹽大蝦,非常入味。本幫浦東純?nèi)r,肉圓、魚圓和肉皮, 高湯燉成,是上海人難忘的“那一口”。河鰻大烤、魚大烤是上海的寧、紹籍人士最愛,河鰻和魚同五花肉共烹而成,濃油赤醬不失其味。還有南乳汁肉, 上海人又叫“乳腐肉”,用紅乳腐汁燒成, 腐香醉人。至于蔬菜色拉、呂泗海蜇,則是上海人喜食之冷菜,嚼嚼真有味道。還有白灼廣東芥蘭、白灼天目湖白水芹, 穿插在味濃菜之間,非常清口。而醋鱖魚雖說是魯菜、京幫菜,但上海人也能接受。我問沈老板:“本幫點(diǎn)心還有什么?” 沈老板答道:“薺菜大餛飩、特色鍋貼餃、蘇式高湯面、燜蹄面、大排面……”我要了一份“蘇式紅湯燜蹄面”,“蹄”是作為“過橋”小蝶端上。立即將燜蹄放入面中,再用燙燙的面蓋上去。不一會(huì)兒, 燜蹄都已融化,面香、湯鮮、蹄酥。
中國古代將小分量的食品喚作“小吃”,以區(qū)別于“大吃”,大吃就是筵席?!跋囟?,就是坐在草編的“席”上。而“筵”則是用蘆葦編成的墊子,上面放菜和飯。這就是請客吃飯的派頭。小吃中,干的叫點(diǎn)心,湯湯水水是小吃。各地的小吃五花八門,極其豐富。圍著“圓臺(tái)面”排排坐,往往又流行“菜點(diǎn)結(jié)合”,如有餡的包子、水餃,包括肉夾饃。如此看來,漕龍沈記酒樓還是大有來頭的噢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