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青山
一、將財政審計工作與國家的宏觀政策結合起來
財政審計涉及面廣,又是一項政策性、宏觀性較強的工作。要做好財政審計工作,必須經常不斷地提出更新更高的工作目標。一是在指導思想方面,要緊緊圍繞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立足于國家的宏觀政策,全面掌握國家的有關財經政策,堅持“依法審計、實事求是”的原則,貫徹審計署提出的“二十字”方針,全面審計,突出重點,從宏觀著眼,微觀入手,揭露和反映財稅領域的違法違規(guī)問題。二是在工作方式方面,要實現真實合法審計與效益審計的結合,實現審計與審計調查的結合,加大審計分析的力度,加強對審計成果的綜合利用,為地方政府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三是在審計處理方面,要做到分清“三個界限”,掌握“三個有利于”。分清“三個界限”是對審計查出問題的責任認定,要分清直接責任還是間接責任;分清是政府行為、部門行為、還是個人行為;分清是屢查屢犯的故意行為,還是偶然或過失行為。掌握“三個有利于”是指所揭露和反映問題的最終結果是否有利于處理中央財政與地方財政的利益關系,完善分稅制;是否有利于保障和促進政府宏觀調控措施的落實,貫徹政令的統(tǒng)一;是否有利于促進財稅政策的深化、財政管理的加強、財政體制的完善,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尤其是在維護政令統(tǒng)一和規(guī)范財政行為為目標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對下級政府財政決算的審計力度。
二、堅持“兩個報告”和審計結果公告制度
審計結果公開是推進依法治國、依法行政,促進審計監(jiān)督職能充分發(fā)揮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社會公眾及時了解審計結果,增強審計的透明度,擴大審計的影響力,對審計的發(fā)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近年來,財政審計工作機制逐步健全和完善,建立起以“兩個報告”為主體、單項審計結果公告配套的審計報告制度,實現了財政審計結果的全面和全方位公開,進而推進了被審計單位的預算公開和政務公開,通過“陽光審計”推動“陽光財政”。
三、積極探索和開展財政資金的效益審計
目前,我們的財政審計工作,主要精力放在了真實、合法性審計上,隨著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推進與深化,客觀上要求我們必須積極探索財政資金效益審計。檢查公共投資項目的可行性、資金撥付的及時規(guī)范性、支出使用的合規(guī)性與有效性,揭示影響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的因素,減少財政資金損失浪費;對財政投入較大的農業(yè)、教育、醫(yī)療衛(wèi)生、社會保障等重點領域專項資金的管理使用情況進行審計或審計調查,揭示資金管理部門存在的問題,規(guī)范其資金管理,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財政資金使用效益;逐步建立效益審計方法體系,著重研究效益審計目標的確定和標準的選擇、審計證據的收集和評價、審計報告的框架并探索效益審計的評價體系。
四、堅持揭露和查處問題與人大督促整改相結合
當前財政審計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與形勢的發(fā)展要求還有一些不相適應的方面:在思想認識上,一些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對加強財政審計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認識不到位,對經濟社會發(fā)展形勢和財政體制改革趨勢把握不夠準確;在工作定位上,有的地方財政審計目標不夠明確,對被審計對象的管理狀況和運行規(guī)律研究不夠深入,思路不夠清晰,財政審計工作層次和水平不高;在工作方法上,有的地方財政審計的深度、力度和高度不夠,審計范圍不夠廣闊,工作重點不夠突出,尚未真正做到全面審計、突出重點;在資源整合上,有的地方對財政審計資源的整合力度不夠,各項目之間聯系不夠密切,各自為戰(zhàn)的局面還沒有根本打破;在隊伍素質上,審計隊伍的知識結構、專業(yè)結構和政策水平與工作發(fā)展的要求不完全相符,審計任務重與審計力量不足的矛盾仍比較突出。這些問題,必須引起足夠重視,在今后的工作中認真研究解決。堅持揭露和查處問題與促進整改、完善制度、深化改革并重。一方面依法嚴肅揭露和查處各種違法違規(guī)問題,特別是重大違法違規(guī)問題,發(fā)揮財政審計在懲治腐敗、加強廉政建設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從推進建立長效機制著眼,促進規(guī)范管理、完善制度,推進民主法治建設和財政體制制度創(chuàng)新。各級審計機關要進一步重視整改工作,逐步建立健全整改報告制度、督查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切實提高審計監(jiān)督效能。強化整改是搞好財政審計的保證。在財政預算執(zhí)行審計中,積極尋求人大、政府及有關部門對審計工作的支持,形成財政審計的合力,保證審計查出問題的執(zhí)行落實和整改力度。每年的財政預算執(zhí)行審計工作后,市人大都要聽取審計整改情況的匯報,并提出具體要求;市政府每年都要召集有關部門、單位,專題研究部署財政預算執(zhí)行審計所反映問題的整改落實情況,要求有關部門、單位責任到人,限期整改,給公眾一個負責、滿意的答復。
五、加大上級財政轉移支付審計力度
要強化預算管理和監(jiān)督,加快形成統(tǒng)一規(guī)范透明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對轉移支付資金審計,一要看轉移支付形式是否規(guī)范,是否符合市場經濟體制下公共財政支出的要求,是否符合公共服務均衡化原則;二要看一般性轉移支付的數額確定依據是否科學;三要看專項轉移支付是否有明確嚴格的事權依據和規(guī)范的分配方法,分配過程中是否存在隨意性,有無將錢用到論證不足的項目上,導致財政資金的低效甚至無效運作的現象。通過審計,促進財政及有關部門配套和細化管理制度,發(fā)揮有限資金的社會經濟效益。抓住財政轉移支付,深入推進重點專項資金和重大投資項目審計。深化對農業(yè)、教育、科技、文化、社會保障、醫(yī)療衛(wèi)生、節(jié)能環(huán)保等重點資金、民生工程和重大政府投資項目的跟蹤審計,揭示和反映落實國家政策不到位、政策目標未實現以及嚴重影響和損害群眾利益、轉移支付資金分配分散、使用效益不高等問題,推動完善轉移支付體系。按照“財政資金運用到哪里,審計就跟進到哪里”的要求,審計機關按照“揭示問題、規(guī)范管理、促進改革、提高效益、維護安全”的財政審計總體思路,自覺融入經濟社會發(fā)展全局,在嚴肅揭露和查處違法違規(guī)問題的同時,注重揭示和分析違規(guī)問題背后涉及到的體制性障礙、制度性缺陷和管理漏洞,充分發(fā)揮審計保障國家經濟社會健康運行的“免疫系統(tǒng)”功能,為政府加強預算管理,人大和社會公眾加強預算監(jiān)督提供了重要依據和手段,也積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經驗。
六、有效防范和化解財政審計風險
一是要加強審計風險教育,強化審計風險意識,增強防范審計風險的緊迫感和使命感;二是盡快建立健全規(guī)范財政審計行為的一系列配套制度,完善審計法及其實施細則,明確財政責任,強化財政審計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三是嚴格按照審計程序辦事,按審計程序辦事是有效控制審計風險最基本的要求。四是嚴格按照審計準則的要求編制和整理審計資料。按照準則的要求,全面記錄審計人員對有關審計事項的測試評價、審計的具體過程、審計人員的判斷及意見等內容。這樣做能夠使審計工作量的計算、工作成果的考核以及審計質量的控制規(guī)范化。只有嚴格按照準則操作,才能不斷提高審計質量,有效區(qū)分審計人員、審計機關以及被審計單位的責任。
(作者單位:渭南市審計局)